“溼氣在,百病生。溼氣除,百病無。”溼氣困擾無處不在,睡不好,吃不好,現在溼氣儼然成為了我們身體健康的最大阻礙!溼氣其實並沒有傳言中可怕,或許你感覺自己被溼氣纏身,工作生活節奏也已全部被溼氣所打亂,只苦惱是不會有用的,生活中多加註意,去除溼氣也並非難題!辦公室裡動動手指就可以祛溼,你知道嗎?
身上有這4條症狀,你得“小心”了!
1.睡覺打唿嚕,頭暈沒精神,特別疲勞
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像是身體被一塊溼布包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睡覺不能進入深度睡眠,總打呼嚕。
2.腰痠關節疼痛,胸口悶
身體關節處氣血運轉不通暢,特別是陰天下雨的時候關節疼痛難忍,腿關節與肘關節不能靈活屈伸,行動困難,這是溼氣入體,傷及關節。
3.白帶有異味,瘙癢
白帶異常有異味,可能與體內的溼熱有關,溼氣較重女性就容易出現帶下病,白帶異常,包括顏色發黃,等症狀,還會伴有異味。
4.口乾、口苦、口臭
溼氣重表現有胃炎、消化不良等,感染等,它是引起口臭、食慾不振、甚至噁心、嘔吐等的原因之一。溼氣重很容易傷脾胃,吃些冬瓜可以達到保護脾胃的功效。既平時注意好好休息,不要太過勞累。
這些症狀都是由於溼氣所致,溼氣的影響已經滲透到我們身體的各個角落,去除溼氣也成為了我們身體健康保障的必經之路!
90歲老中醫自用祛溼法,清溼無壓力,還你一身輕!
1、菊花丁香茶 ★★★★☆
原料:菊花8g,丁香10g。
做法:曬乾的菊花和丁香一起泡水喝,每天喝上1000ml左右。
功效:菊花清熱解火,丁香溫中降逆,行氣排溼,抗氧化、促進消化、殺菌。
2.砂仁肘子 ★★★☆☆
原料:豬肘子1000克,砂仁10克,蔥段25克,姜塊10克,大鹽10克,硝3克,花椒、料酒、香油適量。
做法:砂仁搗成細面,硝研細粉。豬時子在開水中燙一下,刮在肘子上扎眼,便於入味。花椒炒熱,溫鹽灑在肘子上,用手搓勻,醃24小時。撒上砂仁面,用布裹好紮緊,再加入蔥段、姜塊、料酒,蒸1.5小時,晾涼,抹上香油,即可食用。
功效:適宜於脾虛溼滯或脾胃虛弱患者。
3.大椎穴按摩 ★★★★☆
取穴:正坐低頭,大椎穴位於後正中線上,頸部下端,約與肩平齊。
按摩方法:雙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4指併攏放於頸項部,反覆斜擦大椎穴30~50次,直至大椎穴發熱。
功效:輔助治療面部色斑、粉刺、溼疹、過敏皮膚、黃疸等病症,但是需要長期堅持。此處受溼氣入侵,容易造成肩頸病症。刺激該穴位可避免風寒溼邪的侵襲,提高免疫力。
傳統中醫上的穴位按摩推拿,對身體的養護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祛溼方面效果也不錯,關鍵自己在家就可以做。
日常生活注意幾點,溼氣去除輕鬆無壓力!
1、不要熬夜
熬夜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尤其是傷害脾臟,脾臟不好,溼氣就非常容易進入身體。
2、少吃涼食
涼食也非常傷害脾臟,脾臟虛弱,就相當於打開了溼氣的大門,溼氣會更加猛烈的進入身體。
3.運動排汗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祛溼方法,跑步、瑜珈、太極等運動都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