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一微笑,火遍全網

開篇提問,你最近一次主動搜索一首華語歌曲的名字是什麼時候?
想必有不少朋友的答案會是這首——
截止到發稿前,李榮浩的《烏梅子醬》已經在微博上斬獲了20多條熱搜,相關話題的閱讀量高達4.5億。
熱歌年年有,但像《烏梅子醬》這樣能夠在走紅之餘還能掀起巨大討論聲量的單曲卻少之又少。
看著微博上從樂評人到聽眾都在為這首歌真情實感地發聲,不管你對這首歌的喜愛程度如何,又或者在討論中站隊哪方,都不得不承認:
華語樂壇很久沒這麼熱鬧過了
(劉濤在微博直播中翻唱《烏梅子醬》▼)
01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首近期頻頻成為輿論焦點的歌早在去年就已經跟聽眾見面了。202211月底,李榮浩就在微博上發佈了《烏梅子醬》的MV
1221日,李榮浩的第七張音樂專輯《縱橫四海》正式發佈,《烏梅子醬》正是其中一首收錄曲。
清新的旋律、經典的和絃為這首歌賦予了“甜歌”屬性和“過耳不忘”的特點,通俗易懂且畫面性極強的歌詞又為《烏梅子醬》在短視頻平臺的爆火埋下了伏筆。
今年2月份,伴隨著情人節這個特殊節點的臨近,《烏梅子醬》的熱度也在逐漸攀升,也是在這個階段,《烏梅子醬》的副歌片段作為BGM被大量使用,越來越多的網紅開始進行翻唱、鬼畜等二創。
這也是過去幾年內絕大部分短視頻快消爆款的走紅路徑——
片段式的截取與傳播、短期內鋪天蓋地、迅速洗腦聽眾,然後在下一首hot曲出現之前又悄無聲息的湮滅於互聯網。
而《烏梅子醬》顯然不能用普通的“網絡神曲”來定性。
相比聽眾可能只記住了幾句歌詞、連完整歌名和演唱者都不知道的“神曲”,《烏梅子醬》引爆過程中在微博承載的熱議和話題度,才是這首歌出圈的關鍵。
222日,#丁太升說烏梅子醬俗不可耐#登上微博熱搜,各種評價湧入微博站內。

微博熱搜和討論讓這首歌獲得了指數級的熱度裂變和出圈討論爆發。緊接著,#如何評價李榮浩的烏梅子醬##烏梅子醬#也陸續登上了高位熱搜,《烏梅子醬》由一首熱單變為一種引人注目的社會文化景觀。
在這個過程中,微博熱搜作為娛樂圈中心舞臺也再次發揮著強大的“滾雪球效應”。
如果說熱搜之前,《烏梅子醬》的熱度還只是停留在粉絲圈層、情人節限定,那麼在熱搜之後,這首歌正式迎來了熱度的集中爆發和全面開花,受到了來自全網、全媒體、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成為開年現象級爆火的音樂作品。
02
覆盤《烏梅子醬》的出圈之路,不難發現微博作為音樂作品重要的宣發陣地和泛娛樂社交場域,在每個環節都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和影響。
新歌上線,音樂人能在微博收到來自歌迷最真實的即時反饋。
在李榮浩分享《烏梅子醬》MV這條微博的評論區,歌迷自發玩梗,“烏梅子醬MV裡沒有我”“拍MV的時候在和我約會,所以沒有”、“不會你自己也被甜到挖野菜去了吧”、“你淺淺的微笑就像烏梅子醬,而我咧嘴的微笑就是單身狗樣”。
@微博音樂 #新歌來了#也聯合@一樣音樂工作室 發起互動話題#表白後的烏梅樹下#
吸引粉絲、各領域博主參與活動,積極產出手繪、二創視頻等內容,為《烏梅子醬》的爆紅帶來了第一波流量和豐富的內容素材。
情人節前後,《烏梅子醬》多個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微博音樂 及時發起《烏梅子醬》二創活動#花式演繹烏梅子醬#,面向全站徵集翻唱彈奏作品。
在微博的推動下,從藝人,到美食、舞蹈等領域的大V再到普通用戶,都成為了助推《烏梅子醬》大規模出圈的一環。
白鹿翻唱的《烏梅子醬》登上熱搜、曹楊在吉他彈唱《烏梅子醬》的微博評論區和李榮浩工作室夢幻聯動、《夏花》女主徐若晗新浪掃樓時手繪Q版《烏梅子醬》……相比熱歌在短視頻平臺的快速迭代,微博對音樂作品的宣發是長線式和全方位的。
而微博獨具的廣場屬性和生態優勢,則吸引各領域博主和用戶自產大量UGC內容,為音樂作品的宣發賦能。
樂評人丁太升對這首歌的評價在微博自然發酵引起熱議後,微博選擇第一時間營造一個客觀的討論場域讓樂評人和博主來客觀評價《烏梅子醬》,順勢發起話題#如何評價李榮浩的烏梅子醬#,呈現多元化的觀點交鋒。
熱搜話題吸引了眾多網友自發且主動地參與到對《烏梅子醬》的衍生討論中,有人用那英的文字表情包玩梗↓
有人從專業角度進行評析↓
有人引用歌詞表明自己的態度↓

關於《烏梅子醬》的審美熱議逐漸演變為流量快消的短期熱歌和品質歌曲之爭,大家在微博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這些發散自微博的討論和議題,來自專業樂評人、各領域博主、粉絲、普通網友針對音樂作品的討論、爭論、評價,這些真實的聲音遠遠比一首歌火或者不火更重要——
它代表著普羅大眾依然在關注音樂作品,依然期待在微博看到更好的作品,也仍對華語樂壇抱有熱情和期待。
03
音樂這種藝術形式從誕生之初,就不僅僅是人類情感的載體,更是分屬於每代人的集體記憶。
對於70後而言,這種記憶是鄧麗君、林子祥、徐小鳳;對於80後而言,這種記憶“四大天王”、王菲、陳奕迅;對於90後而言,是周杰倫、孫燕姿、五月天…..
(《最好的我們》耿耿和餘淮一起在體育室聽周杰倫的新專輯▲)
在當下的快消時代,短視頻對音樂作品的截取和切割加速了一首歌的走紅,但也分解了音樂作為集體記憶而存在的意義,華語樂壇屢屢被唱衰,歌迷們只能在老歌金曲盤點中追憶華語樂壇最後的榮光。
(某“年度十大熱歌”發佈後熱門第一的評論▲)
而此次圍繞《烏梅子醬》發酵的討論,不管是專業樂評人、各領域博主、媒體、樂迷,還是普通用戶的參與和互動,都為這首歌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和作品弧光。
在這個過程中,微博的音樂宣發所做的並不單純是把一首歌短期推熱攫取一時流量,而是選擇更深層次地去撬動音樂作品的價值內涵。
通過微博的娛樂生態和全平臺生態的傳播勢能,幫助作品打通打造熱度助推出圈塑造作品口碑影響力全鏈條,甚至進一步帶動行業熱議推動行業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微博是中心舞臺,亦是連接各個環節的紐帶,牢牢佔據著音樂宣發和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卡位。
每一首音樂作品,都可以像《烏梅子醬》一樣,在微博被討論、被評價、甚至被爭議;每一首音樂作品,也都有可能如《烏梅子醬》一樣在微博出圈、爆火、甚至攪動行業的水。這些紛紜的聲音和文字,恰恰是華語樂壇在悄悄復甦的徵兆和跡象。
熱度會消退,但聽眾因音樂而調動起的感受不會;流量準瞬即逝,而旋律永存。
華語樂壇完不完,聽眾說了算。
喜歡本文,別忘記點個“贊”“在看”支持一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