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湘橋蓬蒿人
來源丨國家人文歷史(ID:gjrwls)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守)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孫子
孫子這段話的大意是,如果十倍於敵,就包圍對方;五倍於敵就實施進攻;兩倍於敵則分割對方;勢均力敵則設法抗擊;如果兵力弱於敵人,就能守則守,不能守則避其鋒芒;如果兵力本就不佔優勢,還一味死拼固守,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在《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孫武闡述了他的用兵理念。面對不同的戰爭場景,只有用兵者善於根據戰場形勢排兵佈陣,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而這其中,孫武對於“包圍戰”和防止被“包圍”尤為強調,那麼,“包圍”戰術到底有什麼優勢?為什麼實戰中,軍隊被包圍後幾乎九死一生?
來源/電影《大明劫》截圖
在現實的戰術運用中,包圍戰往往與殲滅戰息息相關,如果不對敵軍進行包圍,則很難成建制消滅敵軍。而在戰爭中,能否對敵人的軍事組織建制予以摧毀,亦是決定最終勝負的重中之重,一支部隊如果僅僅是被擊敗,各級軍事將領得到保留,組織框架仍然健在,只要進行兵員補充和物資補充,部隊恢復戰鬥力只是時間問題。楚漢爭霸中,劉邦屢敗屢戰正有賴於此;而如果被成建制殲滅,組織框架被徹底打散,重建會十分困難,明朝初年的捕魚兒海之戰,一戰幾乎打散北元的行政和軍事組織,從此,北元的行政和軍事倒退回草原模式;另外,成建制殲滅敵軍也更容易獲取地方的裝備物資,金末的蒙古軍和明末的清軍正是依靠著成建制的殲滅和收編敵軍、以戰養戰,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中原。
由此也不難看出,只要運用得當,包圍這一戰術常常能發揮巨大的效能,而歷數戰爭史中把包圍戰、圍點打援、殲滅戰等包圍戰相關戰術博弈充分發揮的,當數明崇禎年間的明清松錦之戰。
松錦之戰前,明軍主帥查看地圖。來源/電視劇《皇太極》截圖
松錦之戰會發生,起於清軍在遼西走廊對錦州的圍困。彼時,清軍在松山、錦州一帶擺開架勢和明軍開戰,以錦州為誘餌邀擊明軍。在這場戰役中,除了包圍戰術的成功,圍點打援的計劃也被再次實現。這場戰役中,幾乎徹底摧毀了明朝最後的野戰力量。
從山海關到松山,從狹長的遼西走廊向北延伸,即松山堡(廣寧中屯所),在松山這裡,自西南向西北的遼西走廊遇到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勢拐彎的松嶺攔截,陡然將遼西走廊的地勢分割,松山再向北,則是相對遼闊的小淩河下游平原區。而松山以北的錦州,雖有“東北門戶”之名,卻是孤懸於遼西走廊之外。這樣一來,錦州作為明清兩軍爭奪的焦點,明軍據守錦州的成本十分高昂。
錦州(紅框處)位於狹長地帶的重要節點。來源/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得廣寧至錦州地勢平坦開闊之便,清軍對錦州的包圍也有了天然優勢,而早在清軍包圍錦州之初,業已佔據松山以南的杏山,錦州在地理上被清軍割裂合圍,錦州也就成為對明軍實施“圍城—殲滅援軍—攻下城池”的戰術起點。
實施包圍戰術的一大前提,是包圍方的絕對優勢兵力,或者搶佔了地理之形勝,清軍也正是憑藉對錦州明軍的兵力優勢,得以搶佔地利優勢,或是長期強行進攻,或是切斷明軍補給待到錦州明軍人馬睏乏再行進攻,清軍無疑有著極大的優勢。此時錦州的糧草不斷耗損,清軍還不斷派遣軍士刈錦州城外的禾稼,明軍又無據守之地利,全軍士氣低迷,同時,皇太極抓住了錦州明軍內外交困的時機,竭力招降在東北地區極具影響力的明朝錦州守將祖大壽。皇太極想招攬祖大壽的願望到了什麼地步?甚至做夢都會夢到和祖大壽結拜為兄弟。(昔漢昭烈與關張二人,異姓也,立盟之後,始終不渝,名垂後世,至今稱焉,將軍其鑑斯而速答之”——大清國皇帝諭祖大將軍。)
站在明軍角度來看,若不欲放棄錦州,便只得打破清軍的包圍圈,向錦州運入糧草。自崇禎十三年夏始(1640年)到第二年,洪承疇率數萬明軍自遼西走廊出發,穩步推進,與駐紮杏山的多爾袞多次交戰,把明軍陣線一路向北從杏山推進到松山,明軍暫時打開了清軍的合圍圈,暫時解圍錦州並抓住機會,將糧草運入錦州城內,錦州守將祖大壽才得以繼續堅守,錦州的局面也被盤活。
在明軍進抵松、杏,繼而打破清軍的包圍圈以後,明軍還開始撤至包圍圈外圍的清軍進攻,雙方互有勝負,洪承疇為增加勝算,請求增兵,宣化、大同、密雲等部相繼前往戰場,此時的明軍已經達到十三萬,而清軍先戰不利,優勢兵力轉為劣勢,包圍圈被打破以後形勢已然是岌岌可危。
戰場的轉折發生在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三月末,錦州的城防分為內、外,這月一天,駐守外城的兩營蒙古籍明軍發生譁變向清軍投降,錦州外城失守,清軍再度包圍錦州。皇太極得知此事後,立即向錦州增兵,以錦州為誘餌,引明軍與其決戰,皇太極意在一箭雙鵰。
松錦會戰態勢圖,紅色為明軍進軍路線,橙色為清軍進軍路線。底圖來源/譚其驤 《中國歷史地圖集》
明朝朝野的壓力迫使洪承疇舉大軍向錦州進抵,松錦決戰就此爆發,四月至八月間,明軍開始衝擊錦州外圍的清軍,在野地與清軍接連交戰互有勝負,但整體上仍是明軍佔優。【此戰撲面對斫,雖未能卻虜(清軍),原系實實血戰。所斬虜級有數,而虜之拖屍負傷者甚多。各鎮攻山步卒從下仰攻,最難著力,馬兵據戰尤猛。】
明軍指揮得當,糧草供應充足的前提下,並非不可一戰,這一階段的交戰中,無論是野地交戰或者陣地攻防,吳三桂、曹變蛟、楊國柱等表現都十分出色,祖大壽也不斷配合明軍援軍作戰,明清兩軍在錦州陷入嚮明軍有利的方向對峙。
但此時,明朝兵部再次催促洪承疇出戰,兵部官員張若麒到洪承疇身邊監軍,一時間“挾兵曹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總督”。洪承疇被迫放棄穩步求進的戰略,出兵尋求決戰。
此時,皇太極雖與明軍兵力相當,戰場上也僅僅只能做到不落下風。不過,他發現了明軍一個致命的戰略部署缺陷,這就給了他合圍明軍的機會。
洪承疇陳大軍於松山至錦州之間,松山地勢又隔斷了平原與山地,以東以北便是一馬平川,而明軍的糧草陸路自杏山而來,海路則是通過筆架山運入,在洪承疇的進攻部署中,大軍集前、後防過弱,清軍有了從後方切斷補給線的機會。皇太極抓住明軍部署的失誤,藉助地形合圍明軍。清軍兵分兩路,一路錦州南下,繞過鬆山,攻擊杏山,截斷明軍陸路糧道;又一路沿渤海海岸線自東北向西南攻擊明軍的海路運輸,戰場局勢瞬間對明軍不利。
此時的明軍宛如置身於一個熔爐之中,外無糧草供應,內則軍心渙散,令本就是由各地支援而來組成的軍隊士氣更加低迷。但儘管如此,明軍仍然有最後的機會。洪承疇意圖激發明軍,在皇太極來援之際與之決死交戰,一旦勝利便可打破死局。
然而,已處在包圍圈的明軍,在戰略部署上的開局失敗讓局勢難以轉圜。
此時,明軍的戰略縱深僅餘下自寧遠至松山之狹長走廊,洪承疇在指揮上也只能“帶著鐐銬跳舞”。士氣低迷的諸鎮將領已無效死之心,他的決死意見遭到諸將反對,大家更傾向回寧遠就餉,先取得糧草供應。勸阻無效後,洪承疇無奈接受了諸將的意見,但他仍然提出由本部留駐、六鎮來援兵馬突破包圍圈後迴轉攻擊的方案,以期給清軍來個反包圍、內外夾攻。
可陷入包圍圈的明軍,在糧草匱盡、軍心不定的情況下,要實現分兵突圍、內外夾攻何其艱難,各部兵馬相互通信、調度配合已無法遊刃有餘。來援的軍隊中的大同總兵王樸逃撤戰場,本該有序的突圍戰術成了一邊倒的“大逃生”,突圍的明軍成倒卷珠簾式的潰敗,終是“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盪,多如雁鶩”。
同時,由於明軍十三萬大軍被圍於狹窄的遼西走廊,道路擁擠以致人員堵塞、信息隔絕,不知道明軍援軍大潰敗的洪承疇,無法快速調度其他分支部隊做出反應、降低損失,混亂的明軍變得更加混亂,以致徹底覆亡。而留在松山的洪承疇的戰敗,只剩下時間問題。
松錦之戰中,清軍對包圍、圍點打援等戰術應用靈活,利用地形將十數萬明軍熔於遼西走廊,從戰略上來說,明軍已然是棋差一招,而洪承疇的努力也成了困獸猶鬥。在通訊相對落後的古代,利用地形包圍敵軍,也就意味著對方的補給和退路被切斷,在部署得當的前提下,可能未待進攻,明軍便土崩瓦解於包圍圈之內。
雖說如果戰爭一方坐擁優勢兵力或有利地形,對戰爭弱勢方進行合圍會有很大的優勢,但包圍並不是何時何地都可以運用。戰爭史上,總有一些極其特殊的情況,或是被包圍軍隊突圍,只能是空耗人力物力,折損了己方的士氣;甚至於被包圍的軍隊反包圍,最後大敗虧輸甚至全軍覆沒。論及包圍戰失敗後的慘烈,歷代各場戰役比之蒙金三峰山之戰少有能出其右。巧合的是,三峰山之戰蒙軍和金軍,正是包圍戰術運用的正反面。
金宣宗時期,金朝盡失河北、山西等地之後,金朝以黃河潼關構築關河防線來抵擋蒙古軍。防線建成後,金軍接連在衛州之戰、倒回谷之戰挫敗蒙軍。當此情形,蒙古大汗窩闊臺決議分進合擊,攻滅金朝。
窩闊臺親率中路軍由山西南下渡黃河,攻佔河中,直指河洛、開封;一路軍取道山東;另由一路偏師約四萬人由拖雷率領,繞道宋光化軍,入唐州、鄧州,合擊開封。
金正大八年(1231年),面對兩路蒙軍的進攻,金朝統治者認為如堅壁清野則是坐以待斃,給了蒙古軍各個擊破的機會,於是以主力屯兵襄、鄧,欲阻拖雷軍北進。金軍統帥完顏合達、移剌蒲阿並未選擇攔截渡河的蒙軍,而是在拖雷部進入河南後進行攔擊。此時,金軍以大軍圍蒙古軍一偏師,忽略了蒙軍行軍的高機動性、對後勤依賴薄弱,這為三峰山合圍的慘敗埋下隱患。
拖雷軍剛剛渡江後,金軍未能成功攔擊,只得一路尾隨。途中,楊沃衍、蒲察定住等金軍將領相繼會合,會合後的十數萬金軍一直到鄧州道,才與拖雷軍遭遇,兩軍不斷纏鬥,蒙軍一路交戰不利,戰場上的局勢也逐漸從蒙軍金軍的遭遇戰,變成金軍對蒙軍的合圍殲滅戰。
蒙、金兩軍行至三峰山,金軍“武(仙)、高(英)前鋒擁其西南,楊(沃衍)、樊(澤)擁其東北”,蒙軍被迫退往三峰山東部,金軍張惠、按得木乘勢佔據了三峰山較高地勢後,不斷自上而下衝擊蒙軍,並將拖雷軍四面合圍。
金軍對拖雷軍圍之數匝,在戰場上也一度攻勢凌厲,但蒙軍的失利只是暫時的,如果金軍不能快速殲滅拖雷所部,等窩闊臺的援軍趕來會十分危險。合圍戰術被瓦解,變為蒙軍的“中心開花”(即以自身為誘餌,配合友鄰部隊對敵方實施反包圍)。
在重重包圍之後,金軍並未能迅速擊潰被圍於三峰山的蒙軍。隨著天降大雪,不斷趕路的金軍已然精疲力盡,此時,北路的窩闊臺派遣的援軍晝夜間就已趕到,拖雷下令蒙軍四面突圍,與援軍一同反包圍金軍,蒙軍“熾薪燔牛羊肉,更遞休息”,乘金軍困憊不已,開一路讓金軍逃走,蒙軍不斷追擊一路潰敗逃走的金軍,金朝最後的十五萬精銳一戰盡沒,金朝也在不久之後徹底滅亡。
在三峰山中,金軍和蒙軍都使用了包圍戰術,結局卻截然相反。金軍從包圍者到被反包圍,直到全軍覆沒;蒙軍卻裡應外合,盡殲金軍精銳。這也體現了包圍戰術的兩面性。誠然,在大多數包圍戰中,被圍者即便得以突圍,逃出生天,也必然元氣大傷。那麼,金軍的包圍戰術為何沒有奏效?主要源於戰略上的重大失誤。
第一,金軍幾乎是舉國大軍齊聚,行動相對遲緩,蒙軍則一人數馬高速機動,以大軍攔截偏師本就風險極大。第二,河南地區地勢平坦,金軍無法借地利堵截蒙軍,一路追擊下來,反而是被拖雷牽著鼻子走,全軍困頓的同時,後勤也成了重大問題,使得拖雷再突圍後迅速擊潰金軍。第三,強行包圍蒙軍後,已顯疲態的金軍又無法迅速解決戰鬥,又因蒙軍具有極強的機動性,無法掐斷蒙軍的通訊,拖雷與窩闊臺的中軍調度有序,另一支蒙軍迅速前往支援,無法通過長久包圍讓拖雷所部彈盡糧絕。
後勤斷絕、士氣低落、通訊混亂,是被包圍者往往大敗虧輸的幾大原因。包圍戰大獲成功的蒙軍,也正是對金軍的後勤、士氣、通訊進行打擊。首先,拖雷一路帶著金軍大軍趕路,消耗金軍糧草、破壞金軍後勤。等援軍趕到,又乘著雨雪天氣突破此時已經飢寒交迫的金軍包圍圈,金軍的士氣降到冰點。這時,再開一路令金軍逃跑,金軍就會徹底陷入混亂,指揮體系完全失靈,最終全軍覆沒。
包圍這一戰法,並未因熱兵器的出現和迅猛發展而退場。二戰時期,德軍正是憑恃機動分割和包圍戰術的運用,通過以機械化部隊為核心的閃擊戰,在歐洲戰場大獲成功。
此時,科學技術空前進步,戰術機動性因坦克的出現而有了大幅提高,德國人率先將裝甲部隊具有高速突破能力的運動戰投入戰場。
第一階段,德軍首先將以裝甲部隊為首,協從作戰的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集中,形成一個突出的攻擊點,之後抓住對方防禦較為薄弱的地方猛烈進攻。成功突破後為第二階段,德軍的裝甲部隊深入穿插,切斷敵補給線,後續跟進龐大的步炮摩托化軍團配合正面部隊合圍,形成火力優勢,將失去補給、士氣全無的敵軍部隊分割殲滅。由於德軍佔據機動優勢,快速突破成為戰役發動的起點。
德國閃擊戰中的裝甲部隊。來源/紀錄片《二戰全綵實錄》截圖
閃擊戰是在“戰役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將深植於普魯士-德意志的“戰役層級運動戰”戰術思想與高速發展的機動力量融合,使得德軍在二戰初期“天胡開局”。
德軍的機械化部隊猝不及防地在波蘭防線上撕開幾個口子,將波蘭的常備軍切割得支離破碎,被合圍的波蘭軍隊要麼成建制被消滅,要麼投降,直至戰爭迅速結束。
在西線法國戰場,德軍曼施坦因計劃同樣成功實施。在德國名將曼施坦因的倡導下,德軍主力選擇在法德交界的阿登森林山區強渡馬斯河進行突擊,北方德軍則引誘法軍,在法軍東部防線上撕開口子,擊潰法軍於未發之際,最後形成合圍之勢,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合圍。
事實證明,機動力量與分割合圍的威力不容小覷,德軍裝甲師迅速突破阿登地區,一路碾過後方的法軍預備役部隊的集結地,直抵英吉利海峽,合圍之勢已成的同時,也削奪了法國的戰爭潛力。於是,隨著法國索姆河戰役的失敗,整條防線繼續後撤。法軍發生災難性的潰退,成建制的法軍被殲滅在戰線上,法國北部被德軍迅速佔領。
蘇德戰爭前期,德軍的迅速推進,正是機動和包圍戰法相互配合的結果,以裝甲機動打開局面並導向包圍會戰,會戰勝利後挾勢推進從而開啟下一階段作戰。有賴於此,巴巴羅薩計劃在前期取得了巨大成功。而最終的失敗也是因為蘇聯的縱深過大,突進的德軍過於深入,後勤線不斷拉長,再遇上蘇聯寒冷的冬天,強勢的德軍最終淪為強弩之末,戰況也被逐步逆轉。
孫子兵法說“十則圍之”,自古至今,包圍戰術被屢屢使用,一旦成功,往往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換來巨大的戰果。同時,被包圍的一方也很難翻盤。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是地面這一個維度的,物理空間的包圍,將帶來巨大的被動。
機動性上,被包圍的一方失去了機動作戰的能力,被固定在一個區域中,剩下的選擇只是從哪個方向突圍。如果是被分割包圍,將面臨更加悲慘的命運。
通訊上,軍隊被包圍後,與外界的聯繫基本上被切斷,被圍的軍隊無法獲知外部形勢的變化,無法與外部援軍協同。自身的各作戰單位的協同也更加困難,更難以有效做出戰術配合。
補給上,軍隊被包圍後,補給線會被切斷,越是技術性強的戰爭越依賴後勤,後勤一斷,全軍將面臨彈盡糧絕的困境。
在部隊士氣上,四面楚歌的包圍,被圍部隊士兵是可以感受到的,補給品越來越少,安全後方的空間越來越小,絕望情緒蔓延,士兵士氣不斷被瓦解。
這一系列不利後果,即使是在現代戰爭中也是致命的,除非被包圍一方擁有制空權和強大的空運能力,否則依然很難改變戰敗的命運。
對於包圍方而言,除了不斷擠壓包圍圈、切割縮小敵軍的縱深空間外,還會“圍師以闕”。“圍師以闕”也出自孫子,意思是在包圍時,要故意留一個突圍的缺口,即利用敵人逃生的迫切心理,故意留一個缺口,讓敵人看到突圍的希望,誘導敵人不斷往缺口突圍,達到管理敵方的戰術動作的目的。包圍方在缺口不斷殺傷敵人有生作戰力量,蒙金三峰山之戰正是“圍師以闕”的成功戰例,在包圍消耗的前提下,“圍師以闕”的作戰效果也絲毫不差於合圍殲滅。
參考資料:
韓玲:《蒙、金三峰山之役若干問題新探》,內蒙古大學,2014年06月
謝思遠:《從普德學派軍事思想看德國閃擊戰戰法的形成與內涵》,華東師範大學,2013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