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免疫系統未老先衰
年齡老化的跡象大家都很熟悉,比如頭髮變白、出現魚尾紋、關節開始不靈活等,但是最近,大媽看到一個說法,說是很多人的免疫系統其實比實際年齡更老!一個50多歲還沒有出現太多皺紋的人,可能擁有的已經是一個80歲人的免疫系統了!
因為世界上最好的醫生,莫過於我們的免疫系統。人體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腫瘤細胞,但並非人人得癌,這主要就是免疫系統的功勞。
免疫系統未老先衰,不僅會提高癌症風險,就連打疫苗的效果都會受影響呢!
免疫力需要處在一個平衡狀態,身體才健康。當免疫系統處於失衡狀態時,這個防火牆就“失靈”了。此時,一般會出現兩個現象:
1、免疫力太弱
免疫太弱意味著本該幹活的安保系統休息了,該清除的壞人沒人管理,此時,身體容易出現病毒或細菌導致的各種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等。
腫瘤也是在類似的機理下形成的:腫瘤細胞非常聰明,它會生成一些物質,讓監視它的“警察”睡著。沒人看管後,就毫無顧忌地生長。
長久以來,主流觀點認為,癌症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上升,是因為基因突變增加。然而《美國科學院院刊》刊登的一篇論文提出了不一樣的推測:衰退的免疫系統,才是導致癌症發病率增加的首要原因。
2、免疫力過強
如果免疫功能過於強大,免疫細胞會對來自外界的非致病因素(比如花粉、毛髮等)發起攻擊,導致過敏反應。
嚴重時,免疫細胞甚至會攻擊自身正常組織和器官,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有意思的是,免疫系統男女有別,因為它會受到內分泌的影響。女性更容易患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1
營養均衡是基礎
人體生成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離不開營養支持。在保證食物多樣、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適量補充以下7種營養素,有助增強機體對疾病的防禦能力。
| 營養素 | 功效 | 推薦食物 |
| 蛋白質 | 抗體形成的基礎 | 牛奶、雞蛋、瘦肉、大豆 |
| 維生素C | 抗體形成的“催化劑” | 西蘭花、大白菜、西紅柿、獼猴桃、鮮棗 |
| 維生素A | 免疫力“守護神” | 動物肝臟、魚肝油、胡蘿蔔、南瓜、西蘭花、菠菜 |
| 鐵 | 抗體形成的有力後盾 | 動物肝臟、動物血、紅肉 |
| 鋅 | 調節免疫力的“好幫手” | 海產貝類、菌菇類、動物肝臟、瘦肉、山核桃 |
| 維生素E | 免疫力的調節劑 | 植物油、堅果、豆類、穀類 |
| 硒 | 免疫細胞的組成部分 | 動物肝腎、海產品 |
2
樂觀是養分
精神緊張、壓抑、悲觀等情緒會影響糖皮質激素等的分泌,進而影響到免疫力。
要學會應對隨時而來的壓力,儘可能樂觀、積極,廣交朋友,多傾訴,多參加唱歌等活動。
3
生活規律是保證
英國研究發現,與每晚睡七八個小時的人相比,每晚只睡4個小時的人,體內抵禦流感的抗體減少50%。
4
運動給免疫細胞送“子彈”
美國阿帕託契州立大學有3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45分鐘,每週5次,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
-
老年人可進行一些中低強度的運動,比如飯後散散步,跳跳廣場舞等。這些運動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一小時左右。
-
年輕人可以增加運動強度,騎車、打羽毛球、游泳、瑜伽等都是增加每日運動量的不錯選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
疫苗是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