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治療頭痛的一個特效藥

介紹治療頭痛的一個特效藥
介紹治療頭痛的一個特效藥,叫川芎茶調散。歷史上,以茶來命名的方子並不多,川芎茶調散算一個。現在也有中成藥。
 
川芎茶調散出自宋代的官方醫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以你看,宋朝的時候就已經在用了,到今天,歷經千年,依然在發光發熱,古人的智慧,不得不佩服。
 
川芎茶調散:川芎12克,荊芥12克,白芷6克,羌活6克,甘草6克,細辛3克,防風4.5克,薄荷12克
 
把這些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3-6克,每日1-2次。
 
川芎茶調散現在也被製成了中成藥,叫川芎茶調丸或者川芎茶調顆粒,藥店就可以買到。
 


簡單來看一下這個方子。
 
川芎,自古以來就是治療頭痛的特效藥,有時候,就這一味藥打成粉,一吃下去,甭管你是風寒頭痛,還是瘀血頭痛,都能治,它就像常山趙子龍一樣,單槍匹馬,就能把敵人打得潰不成軍。
 
川芎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它“上行頭目,下行血海,中開鬱結”,就是說川芎這味藥,不固守,它一進到體內,喜歡走來走去,它的藥性可以一直走到頭面上去,而且川芎既能散寒,又能化瘀,可以把因寒凝啊,血瘀啊導致的淤滯通開,讓氣血順暢流動起來,氣通血活,何患不除?
 
防風驅風,既能防止外界的風侵入,又能把已經侵入人體的風趕出去。
 
荊芥解表,解表就是發汗,通過出汗把身體裡的寒邪帶出來。荊芥一煮開,有一股奇特的清香,有點像薄荷,又有點像紫蘇,它就是靠著這股香氣去流通的,所以這種芳香的藥物不能煮的太久,不然的話,隨著香氣一點一點揮發殆盡,它的藥效也要大打折扣。
 
細辛能祛寒,能止痛,也能通竅,同樣能止痛的還有白芷,再加上白芷還有燥溼的作用,所以中醫也常常把這兩味藥放到治鼻炎的方子裡去,鼻炎的症狀有哪些?鼻塞,流鼻涕,有時候還會連及頭痛,三者一結合,不正好與細辛、白芷的作用相合拍嗎?
 
羌活,古人對它的描述是,“散肌表八風之邪,利周身百節之痛。”就是說,羌活,它不光能治頭痛,周身的疼痛,只要是風寒溼引起的,它都能治,在這一領域,它的作用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很多祛風溼,止疼痛的方子裡都有羌活的身影,比如,金元名醫李東垣的羌活勝溼湯。
 
最後用清涼的薄荷來防止風寒入裡化熱,再用甘草來調和一下諸藥。
 
到這裡,不難看出,川芎茶調散主要治療的是風寒頭痛,就是風邪帶著寒邪進入體內引起的這個頭痛,不管是偏頭痛還是正頭痛,用它都管用,都能治。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十二經脈中所有陽經都匯聚於此,你看即使再冷的天,臉都要暴露在外,但你並不會覺得冷。也正是因為頭部陽熱氣盛,毛孔時常處於開張的狀態,所以那些風邪、寒邪啊隨隨便便就進來了。換句話說,風寒入體,頭部首當其衝。而寒又有凝滯收引的特點,寒氣往回收的同時,會把經脈捆綁的緊緊的,氣血走到那裡,堵住了,像那個自來水管一樣,一扭一打結,那水就過不去,只好不斷的衝擊水管內壁,在人體而言,這個時候的感覺就是痛,也叫不通而痛。
具體來講,又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第一,風寒感冒以後,又鼻塞,又頭痛,川芎茶調散既能通鼻竅,又能止頭痛。
 
第二,不慎吹了冷風以後,單純頭痛。《黃帝內經》裡是怎麼說的,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就是在告誡你要遠寒涼。然而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往往是背道而馳。比如,現在很多人喜歡在早上洗頭,洗完以後也不吹乾,頂著溼漉漉的頭髮就出門;或者天氣轉涼以後,不及時添加衣物,走在路上,感覺冷風一個勁兒地往身體裡灌,尤其是後脖頸那裡,是最需要特別保護的地方;又或者夏天的時候貪涼,一整天躲在空調房裡……這些行為都會導致風寒入體,川芎茶調散用上,把風寒散出去就好了。
 
第三,長期頭痛或者慢性鼻炎引起的頭痛,只要是遇寒加重的,也可以考慮用川芎茶調散。
 
第四,經期頭痛。月經期間是女性身體相對比較虛弱的時候,所以一不留神就會出現各種類型的痛,首先是腹痛,再有就是頭痛。吃了寒涼瓜果,頭痛;晨起洗完頭髮,頭痛;在外淋了雨,頭也痛。這個時候,川芎茶調散就可以用起來了。
 
既然叫“茶調散”,那麼,這個方子在服用的時候,需要以茶水送服,一方面,茶能清利頭目,你看人在很睏倦的時候,一杯茶下肚,很快就能清醒過來;另一方面,茶苦涼輕清,所以它能制約防風、白芷等等這些風藥的溫燥之性。


臨期處理 八綱調形貼 二折優惠

9貼/盒 有效期至2023年6月29日
一盒原價168元 臨期優惠價33.6元
兩盒原價298元 臨期優惠價59.6元
十盒原價990元 臨期優惠價198元
六十盒原價4800元 臨期優惠價960元
或戳下方「閱讀原文」進入購買專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