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夜話 | 當你心中總是燃起怒火

健康夜話 | 當你心中總是燃起怒火

一位36歲的二胎媽媽坐在診室裡,焦躁地問我:“我總是愛生氣,怎麼辦?”

    
我沒有直接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和緩地問道:“你說的愛生氣指什麼?你能舉一些事例讓我更好地瞭解你的情況麼?”
    
這位媽媽說:“我家老二才一歲多,我現在全職在家帶兩個孩子。我輔導老大作業的時候經常控制不住發脾氣,有時候老公也不怎麼理解我,我一個人在這個家待得太窒息了,天天心煩意亂,遇到什麼事都想發脾氣,總也控制不住……”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時常與生氣相伴。當我們遇到“愛生氣”的情況時,該怎麼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降低對他人的期待
    
在你心中的怒火還只是個小火苗的時候,我們的怒氣可能只是來源於事件本身,但我們之所以會越想越氣,越想越不滿,很多時候是因為對方沒有達到我們的期待。比如,我們期待孩子成績優秀,期待愛人能重視我們的感受,期待他人能一眼洞察我們的情緒變化……
    
然而,我們應該儘快冷靜下來,意識到自己單方面的期待並不是他人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誰也沒有義務照顧你的情緒,按照你的期待處事。與其在期待落空時越想越氣,我們還不如從一開始就降低對他人的期待,這樣更有利於將心態放平,減少情緒波動。
    
擺脫受害者心態
   
“為什麼總是我幹活?”
    
“為什麼沒有人尊重我?”
    
“為什麼我總是這麼倒黴!”
……
    
很多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時總忍不住這樣想,這樣的心態被稱為“受害者心態”。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即使對方已經道了歉,我們還是會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受到的傷害上,久久不能釋懷。
    
想避免情緒化地思考問題,就要從擺脫受害者心態做起,在感到憤怒的時候,換一個視角看待問題,試著把目光投向對方。
    
比如,當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沒有達到你的期待時,不妨想想“雖然孩子學習不好,但這也不是她故意的”;當老公回家就知道玩遊戲,沒有與你溝通,忽視你的感受時,試著想想“老公總玩遊戲是他的錯,這並不是我的問題,我不該為此生氣難受”。
    
想要擺脫受害者心態,就不要為別人的錯影響心情。
    
放棄對錯的糾結
    
當兩個人情緒激動地爭吵時,多半是因為想在一件事情上分出個對錯。諸如插隊、偷竊、暴力等違反法律或者基本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的確有對與錯之分。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看法,其實很難分出絕對的對與錯。要避免越想越氣,就要放棄對一件事情一定要與人分清是非對錯的執念。
    
朋友突然接到加班任務,不得不放你鴿子,未必是“錯”;男朋友工作太忙,重要紀念日忘了送花,未必是“錯”;同事堅持和自己相反的主張,也未必是“錯”。如果大家彼此間都能多點包容,就能減少很多越想越氣的崩潰時刻。
    
畢竟,每個人的境遇都不盡相同,“正確”自然也因人而異。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