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七十七。(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少陽臟獨至,是厥氣也。蹺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接前文)我就舉一個例子,說明針灸需要施術者非常有悟性。什麼叫有悟性呢?實際上就是非常有靈感,你見到這個患者瞬間你就能想到這個穴位,再加上你對針灸學非常熱愛。在熱愛的基礎之上,你讀了非常多的書,你還能記住,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在這基礎之上你才能聯想到這個穴,你連這些穴位都記不住,你怎麼聯想?(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我們當時上學的時候背的八脈交會穴這個歌訣,現在我都能基本上把它順下來,第一句話叫做“公孫衝脈胃心胸”,公孫對的穴位連的是衝脈。衝脈治療的病症叫做胃心胸,有胃病,有心病,有胸病。大家注意心和胸,中醫裡邊的所謂的胸指的是胸壁,有點類似現在的心臟病。心是指的神明,胃是指的胃,也就是胃疼這些病針刺公孫穴,因為它是衝脈所主。
大家知道衝脈是身體非常最內核的一個脈,它在裡頭有一些十二經脈是淺表的,像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都比較表淺。經脈有深有淺,衝脈是非常靠底。你要是打坐,有很多人說打坐,在入靜的時候你能感受到這種感覺。就是每一條經脈都有自己的走形和感覺,你能找到它的層次非常深。
第二句話叫做“內關陰維下總同”,內關穴跟陰維相連,所以叫做八脈交會穴。八脈就是奇經八脈跟十二正經的這些穴位進行了交匯,這些穴位就通著奇經八脈。第三句話就是“臨泣膽經連帶脈”,由足少陽膽經當中的臨泣穴跟帶脈相連。第四句叫做“陽維目銳外關逢”。目銳眥就是兩個眼睛的外緣,兩臉眼睛的內緣是內眥,內眥叫做“後溪督脈內眥頸”,這裡邊非常很有意思,以前我在門診上有一個患者來針灸科針灸,是一個住院患者,推著他來的那是一箇中風的後遺症。(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推著他來的是一個護工,護工幫著把患者扶到床上去,已經給他針好了在這等著,因為需要等二十五分鐘起針,所以他在等,等著的時候我他就問我,他說:彭醫生,你看我這眼睛一直在這兒跳,怎麼辦?我就問他是眼皮是偏內側還是外側,他說是內眥,就那就好辦了,因為八脈交會穴,後溪就對內眥。我當時正好是念碩士實習期,然後就取了一個針,消完毒之後就給他針後溪穴,一針下去之後他立刻就停跳,非常快,非常好,他說簡直有點太快。
我說這個就是針灸學的一種奧妙。然後給他針完了之後起了針,起了針之後他又推著患者走了,說第二天還會再來針灸,第二天來了之後我就問他,你眼睛有沒有好?他說當時好,至少是三四個小時沒再跳。第二天早上起來他又開始跳了,針灸它不是一次性解決問題的,尤其是這些長期的、頑固的疾病,經氣不通,需要反覆的疏通才能慢慢的鞏固療效。所以我又給這個護工,他每次推著這個患者來針灸科來進行針灸治療的時候我都順便給他針一下,針了大概七八次,內眼皮跳就好了。我們為什麼當時能想到針後溪穴呢?一般可能就你就會給他針攢竹穴、迎香穴,在眼睛周圍找地方或者是精明。為什麼針後溪呢?其實就是當時把八脈交會穴背得特別熟,瞬間就反應出來。
“陽維目銳外關逢”,目銳眥就是眼睛的外角,這個地方是外關所主。所以古人寫這些歌曲非常的有深意,把穴位跟病症的聯繫之處,還有他所主的病都寫清楚。然後叫做“申脈陽蹺絡亦通”,申脈穴跟陽蹺穴相連。“列缺任脈行肺系”,列缺穴也是臨床常用的穴位,列缺是跟任脈相通。任脈我們都知道任督二脈,任脈是前正中線的這條脈,跟肺系相連,肺系當中的列缺穴,所以有時候呃逆,你就針列缺,有的時候咳嗽,感覺前胸,就尤其是偏上的部分比較堵,說明整個肺系受阻,也是針列缺,以後我有時間專門跟大家講這些穴位。(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再往後,“陰蹺照海膈喉嚨”,陰蹺穴跟照海穴相連,是通著膈喉嚨的。這就是整體的八脈交會穴的歌訣。
我們在臨床上,尤其是做針灸或者是做中醫臨床,有很多歌訣你都得背過,因為歌訣是古人寫的,不是現代人寫的,這些方歌也好,針灸歌訣也好,你把它背過之後在臨床上非常好使,剛才就講了八脈交會穴的歌訣。(未完待續)
學了彭鑫博士今天講的課程之後,相信您對《黃帝內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後做一個答題互動,測一下您的學習成果。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七百七十七。(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