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話脾胃

立夏話脾胃

本文作者
葛述權

執業助理醫師

執業藥師

厚朴中醫非藥物調理師

厚朴中醫臨床班八期在讀

自幼受叔父影響,接觸醫學,後逐漸喜歡中醫醫理,業餘常讀中醫書籍。後加入厚朴潛心跟隨徐文兵、關立雙和陳維禮老師學習醫理,醫法,醫技。
喜歡通過艾灸、刮痧、推拿等手法結合心法,作用於身體,調理機體運行機制,達到身心同調效果。擅長成人脾胃問題、亞健康問題、失眠焦慮問題、小兒脾胃消化系統問題、成長髮育問題、老年人康復保健問題。

▶ ▶ ▶

人生一世,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可什麼是幸福呢?年少之時,覺得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人到中年慢慢體會到其實幸福就是徐老師常說的,人生要做好的三件事:“要頤,要愉,要恬”。頤,頤和,就是吃好了,吃美了。吃的合適,吃的舒服。愉,夫妻生活和諧美滿。恬,學會自我療傷,自我修復傷痛。當這三件事做好了,慢慢就能體會到《內經》上所說的“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的生活狀態,恬淡而虛無,心安而無懼。這或許就是幸福。

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因為沒有一個健康而強壯的脾胃,不能盡情的體會飲食帶來的美好和舒心,離“頤和”漸行漸遠,或者還在苦於追尋“頤和”的路上。

大家都知道,脾胃五行屬土,土曰稼穡,生長滋養萬物。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身體能量的供應站。徐老師註解的四色版內經中說,“脾者,生成之官。胃者,陽氣之宗,命門之支焉”,脾胃運化,滋養五臓,使人志氣滿滿,精力無竭。所以作為後天之本,脾胃對身體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非常重要。那怎麼樣才能有一個健康而強壯的脾胃呢?

今天我們從時令和七情的角度來看下成年人的脾胃到底是怎麼了,該如何調理和呵護,才能讓我們吃的美、吃的舒服、吃出健康。

人生病多有內因和外因,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六淫為風、寒、暑、溼、燥、火。

正值立夏節氣,立夏,夏天的開始,意味著暑溼季節的來臨,溼熱來襲。在夏季,人的陽氣散在體表四肢,脾胃的消化功能就會減弱,六淫溼熱之邪會趁機而入,彌散在脾胃三焦。溼邪粘膩,很難被化開,它會阻遏氣機的運行,困住脾胃運化的機能。人就容易沒有食慾,發胖,乏力,困頓,四肢沉重,大便黏膩,遇涼則洩瀉。有的人還會嗜睡,睡了很久,但還是疲勞感。舌象表現,水汪汪的大舌頭,苔白大齒痕,或者舌紅苔黃而粘膩。脈象摸起來走如滾珠,滑。夏季又因為暑熱,很多人特別貪涼,啤酒冰棍飲料,一通入胃,內外夾擊,脾胃豈能安好?

這也是我們日常調理中常見的脾胃問題,尤其是夏季,外感天行和飲食不當對脾胃的傷害。這種情況,多數人會有很明顯的體徵表現,但很多人把沒有食慾乏力、疲勞當成是氣血虛的表現,會買些補氣血的藥或是補品來吃,結果越吃越嚴重。其實這多是實證的表現,痰溼溼邪,屬於有了不該有的東西。所以我們在調理的時候思路多指向瀉,瀉痰溼溼邪,把壓在包裹在脾胃的溼邪清除掉,讓它輕裝上陣,恢復應有的功能。

在調理中,驅邪和扶正會同時進行,我們通過推揉和推搖的手法來鬆解腹部和背部的肌肉和筋膜,通過筋膜的刺激和傳導,激活三焦的功能。然後重點通過艾灸的力量,激活脾胃經穴,引氣調神,喚發自身的氣機進行自我修復,把溼邪導引和氣化出去。可以艾灸陰陵泉、足三里、痞根等穴位。同時在飲食上注意不能過多攝入生冷寒涼,適當加入芳香食材如各種大料、甘淡食材如薏苡仁及蓮子等、苦味食材如烤饅頭片等來化溼、利溼、燥溼。

再來說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人到中年,上需贍養老人,下要撫育孩子,中要工作應酬,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對於生命來說,這個過程是一個動七情的過程,人一旦動了情緒,就有了消耗,所以身體是一個不斷被消耗的過程,有個詞叫虛勞,人躺那沒動,可是情緒在波動中,就會暗耗氣血。這個過程多以脾胃的損耗來體現,所以現代人亞健康狀態很多都是因為脾胃功能出問題或者下降了。

很多人工作生活壓力大,不開心不快樂,鬱鬱寡歡,去醫院各種檢查,各種指標都正常,但就開心不起來。多數都是因為脾胃出了問題。胃是個情緒器官,徐老師說,早期的心病要治胃。表現出來的看似心病的問題,實則脾胃出現了問題。有個詞叫令人作嘔,看著不舒服了,胃會表現出來給你看。所以,要想有一個快樂的心情,需要一個健康的脾胃,胃喜為補,人心情好的時候胃口就會大開。反過來想,當人吃的過多過飽的時候,會堵到心口窩,心口那不舒服,或者睡不好覺或者引發心臓方面的疾患。

離胃口最近的穴位叫巨闕穴,是心的募穴,吃多了就會頂到巨闕,影響到心。所以七情和脾胃的相互影響,在巨闕穴位置多有明顯的反應點,有的壓痛,有的按下是條索狀、痰結、硬塊。巨闕下面有胃脘的重要三穴,上脘中脘下脘,很多人在胃脘部條索狀結節。還有的人會有明顯的腹橫紋,一道或者兩道。在體徵上,有的人會經常泛酸燒心,打嗝,噁心,乾嘔,脹滿,情緒低落,抑鬱,無力,失眠多夢,健忘,多愁善感等等,這些症狀又多在陰雨天或者情緒波動的時候加重。

在七情影響脾胃的調理中我們會重點關注巨闕、內關和膻中,點揉按摩或者以火罐,結合手法,溝通梳理心胃。配合上脘中脘下脘的深度手法按摩,艾灸脾經上的公孫穴和大包穴,使得脾胃表裡同振同調,通常會有很大的改善。另外在調理中我們發現很多人在大包穴到乳房附近區域的肋間隙疼痛無比,間隙中滿滿的軟痰結。這些都是各種情緒的堆積和脾胃功能失常的表現。這些地方自己手指能輕易觸及,我們會給與按揉和艾灸的指導,做到在家日常的隨手處理,加之配合練功和站樁,慢慢都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在時令最不太友好的季節裡,保護好自己的脾胃,在時光最卷的年華里呵護好自己的脾胃,在有限的人生中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活得瀟灑自在而從容。這或許是每個中年人的願望,更是我們的願望。


編 輯 | 王   聞

審 核 | 宣   教

點擊“閱讀原文” || 瞭解更多信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