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作序,金雞湖畔,“2023第六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於4月15日在蘇州李公堤街區老子廣場啟幕。“蘇州·金雞湖雙年展”發起、創辦於2012年,涵蓋雕塑、國際設計、裝置、多媒體等多種藝術形式,至今已連續舉辦5屆。本屆雙年展共設有“我們,漸入佳境”國際前沿藝術展、“虹——來自橋的世界”當代藝術展、第六屆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三大主題展,同時還舉辦一場學術論壇和20場平行展。
“生動江南 立體蘇州”是本屆雙年展的主題,正如本屆雙年展學術總主持、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所說:“‘生動’是指我們要通過鮮活、創新的藝術內容、形式、材質、技術、手法與面貌來表達新時代豐富多元的社會生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並領悟文明交融的真諦,向世界講好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故事;‘立體’是指我們要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多層次、多視角、多方位地反映歷史文化之美、紅色文化之美、社會主義建設之美、改革創新之美、民族偉大復興逐夢之美。因此,‘生動江南,立體蘇州’既是對前5屆雙年展5個主題的延續,也是對美好蘇州的祝福,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展望。”
▲ 展覽現場
青年雕塑藝術展與金雞湖雙年展
相伴相生
金雞湖雙年展從開辦起就以雕塑為抓手尋求差異化發展。2012年,蘇州工業園區邀請吳為山為園區文化發展出謀劃策,彼時決定以雕塑激活文化發展,便有了第一屆金雞湖雙年展。至今,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作為金雞湖雙年展重點打造的主題展覽,已成功舉辦6屆。據介紹,本次展覽在篇章結構的總體策劃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分為3個篇章,分別是“文化·對語”,以中華文明為主線,突出人類文明交融互鑑,展現青年雕塑家對文明發展和文化創新的理解;“時代·歷程”標舉新時代主旋律,從中國人民偉大征程的歷史畫卷中激發創作靈感;“姑蘇·江南”則以聚焦青年視角下的蘇州地域文化元素為主旨,呈現青年塑者對立體蘇州城市空間元素的多維體驗。
與往屆一樣,本屆青年雕塑藝術展由特邀作品與徵集作品兩大部分組成,其中特邀作品部分彙集了吳為山、呂品昌、景育民、尚榮、任豔明、李迅等一眾中國雕塑界名家的作品近50件;而來自全國青年雕塑家的百餘件精品力作則顯示出一股生機勃勃的青春力量,呈現了屬於年青一代的前沿視野及關注焦點。策展人尚榮表示,同時展出特邀作品和青年雕塑家的徵集作品,已經成為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的固有模式。據尚榮介紹,本屆青年雕塑藝術展全面展示了當代青年雕塑的高質量創作成果。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覽徵集的作品要求藝術家拿出近兩年來最為滿意的作品。“我們希望給所有的作品一個生長期,每一件作品都經過了兩年的生長、發酵,以避免出現‘到蘇州就全是花窗和扇子’的刻板印象。”尚榮說。
人民性始終是雙年展的主題
本屆雙年展在策劃上處處體現著人民性。展覽走進廣場,深入市區,與城市無縫對接,不僅拉近了大眾與藝術的距離,更起到了非常好的美育作用。
在李公堤文化創意街區,150餘件造像各異、風格多元的前沿藝術精品走進廣場,拉進了藝術與人民的距離。多年來,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始終賡續“藝術為人民、藝術服務於人民、藝術走進人民”的宗旨,將一件件藝術作品帶到廣場、路邊,真正做到了青年雕塑與百姓生活“零距離”,讓藝術切實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這是吳為山先生的創意。作為雙年展的合作方,蘇州工業園區的李公堤文化創意街區是一個開發良好的5A級商業區,恰好滿足了雕塑在戶外展出的條件,更好地體現了其公共屬性。”尚榮說。
在金雞湖美術館,“虹——來自橋的世界”當代藝術展吸引著無數蘇州市民前來觀賞、拍照打卡。展廳內,繪畫、影像、裝置等多元藝術類別的百餘件作品有序排列。為了讓觀眾有更好的體驗感和代入感,展覽空間從中國園林中吸取靈感,做了特別改造。聲、光、電、色有節奏的穿插其中,看展時,觀眾還可以關注展廳中一些符號,探尋背後的隱喻。
“通過優化預約方式,對觀展人員進行分流;強化安保措施,藉助志願者力量,做好現場服務保障與展覽講解等工作,我們希望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觀展體驗。”金雞湖美術館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雙年展舉辦為契機,園區持續將更多優秀的國際化展品帶到蘇州,並依託跨界藝術的集聚推動全民美育的普及,以此營造良好的全民藝術生態圈,真正讓藝術“觸手可及”。
蘇州地標性建築東方之門附近的蘇州中心商場,“我們,漸入佳境”國際前沿藝術展正在展出,90%的作品是首次在國內亮相。“你和我”“這座城市”和“這個時代”三大主題板塊下彙集了雕塑、裝置、油畫、手稿、多媒體藝術等多種形式的參展作品。一直以來,雙年展所呈現的創新性被人們津津樂道,一系列極具現代性和探索性的作品的展出,既展現了全球藝術家最新的藝術創作成果,也為觀眾搭建了了解、親近國際藝術的平臺。
此外,相較於以往的傳統美術展覽,本屆雙年展首次採用展覽與數字藝術、行為藝術與互動體驗相結合的方式,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非凡交互體驗,進一步增強觀眾在藝術賞鑑過程中的參與感、體驗感和獲得感,不斷彌合大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展現立體蘇州,
講好中國故事
“這又是一個因蘇州的樣子與性格而生成的展覽。”三大主題展之一,“虹——來自橋的世界”策展人吳洪亮這樣評價這個展覽。該展覽集結了眾多國內外著名的建築、設計、戲劇、影視等行業領軍人物、跨界藝術家,包括費俊、張永和、丘挺、賴聲川、霍建起、王紹強以及限像工作室等,帶來《睿·尋》《那人那山那狗》《暗戀桃花源》《桃幻》等作品。
藝術家們以蘇州別具特色的“橋”為媒,融入蘇州和園區特有元素,定製設計數字、裝置、雕塑等藝術作品,從物理空間到精神理念,從現實場景到虛擬世界,解讀江南文化,並與世界串聯,展現“橋”在不同文明中的象徵意義,為蘇州這座古老水鄉帶來新的講述,為大眾讀懂蘇州之美搭起一座藝術橋樑,構建令人印象深刻的當代美學敘事。
吳洪亮表示:“本次展覽是基於蘇州的歷史尋找未來的過程,‘虹——來自橋的世界’當代藝術展是對蘇州的一次致敬,是經歷了風雨之後外化出來的一道彩虹。而橋穿越時空的存在,是此岸與彼岸的攜手,是傳輸中連通天地的途徑,代表著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青年雕塑展對蘇州也進行了全面演繹。尚榮表示在策展過程中,策展團隊內部在對蘇州的認知方面出現了分歧:“我們認為蘇州是安靜的、有小橋流水的古鎮,而蘇州朋友則認為,蘇州是一個現代城市,追求創新和國際化。這種碰撞導致了策展思維的轉變。因此,在作品的選擇上更加多元和豐富,展覽挑選了很多用不鏽鋼、金屬、石材等多種材料來表現蘇州的作品,希望呈現出蘇州人心目中的‘蘇州’。此外,它不僅僅是蘇州人的蘇州,也是中國的蘇州,從中國的傳統裡生長出來,所以,展覽也必須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展示。”
在國際前沿藝術展中,拉斐爾·佩雷茲特別創作的畫作《蘇州園林》驚喜亮相,讓人耳目一新。作品通過熱烈、天真、富有表現力的色彩,生動地展現了國際藝術家心中的蘇州城市景觀。
李公堤上,150餘件造像各異、風格多元的雕塑作品與蘇州城市的古風新韻相契;金雞湖畔人頭攢動,等待看展的人們排起了長龍;蘇州中心展廳內,偌大的空間被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點綴……當全球視野下的藝術湧流彙集園區,一個生動的江南、立體的蘇州躍然於人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