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是黨中央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動員全黨同志為完成黨的中心任務而團結奮鬥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部署。為推動主題教育紮實開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本報即日起開設“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專欄,集中展現文化和旅遊系統開展主題教育的進展和成效。
根據相關部署,文化和旅遊部於近日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讀書班。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部機關司局、駐部紀檢監察組、直屬單位司局級以上領導幹部(含一、二級巡視員),部主題教育巡迴指導組組長,部業務主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進行集中學習。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學員們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認真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和黨章,學習《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等中央指定的主題教育權威教材,結合工作實際進行研討交流,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
把握“六個必須堅持”,開創偉大事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系統闡明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概括了“六個必須堅持”: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為我們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金鑰匙”,也是指導文化和旅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位列“六個必須堅持”首位。“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副院長唐曉雲表示,在交流發言中,學員談到最多的是“六個必須堅持”,大家深刻認識到,人民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屬性。人民情懷是這一思想的顯著特徵,彰顯了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和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黨的百年奮鬥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闢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深入領會、實踐“必須堅持自信自立”這一立場觀點方法。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張蕾表示,要堅持自信自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築牢文化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基礎。文化企業要自覺擔當起新時代文化建設的使命,厚植文化自信,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文化的凝聚力和精神的推動力。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在於堅定藝術追求,更在於結合時代發展新語境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表現形式與生命活力。
堅持守正創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守正是根基,創新是生命。”國家京劇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魏麗雲提出,新時代新徵程為文藝事業開闢了更為廣闊的舞臺,也對文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迅猛,技術日新月異,加快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推進文化數字化建設已經成為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華文化增強傳播力號召力、擴大影響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國家京劇院將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持續推動國粹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國粹藝術數字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文化和旅遊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宋薇認為,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守正創新,積極探索,不斷開創文化和旅遊工作的新局面。發揮典型引路的作用,在矛盾問題集中的領域,在制約發展的重點領域,發揮好改革“試驗田”作用,推進相關改革舉措先行先試,對於地方探索出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宣傳推廣。要堅持系統觀念,發揮綜合部門頂層設計、整體謀劃、系統推進的優勢,使各項政策舉措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談及“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故宮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章宏偉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將中國的前途命運同世界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不斷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充分彰顯了胸懷天下的深厚情懷。在研討中,同志們談到為全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和自覺實踐。胸懷天下,不僅要有大視野、大格局、大情懷,更要有大擔當、大作為。
發揚鬥爭精神,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史為鑑、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以頑強的鬥爭意志、果敢的鬥爭精神、高超的鬥爭藝術、強大的鬥爭能力,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針對政治、意識形態、經濟、文化、社會、外部環境、黨的建設等領域重大風險,有效防範、應對、處置、化解各種風險挑戰,駕馭中國航船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在研討交流中,有的學員指出,在對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要增強鬥爭意識,提高鬥爭本領,維護文化安全。有的學員提出,要全面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既要注重外部安全,也要注重內部安全。要從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認識加強傳統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的重要意義。
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港澳臺辦)副局長石澤毅表示,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我們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時刻保持警覺和清醒,持續提升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深入研究世界文化發展格局演變,密切關注國際突發事件,研判可能產生的風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石澤毅說。
國家圖書館研究院院長申曉娟認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和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乎黨和國家政治根本的極端重要內容。文化和旅遊戰線處在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和國家文化安全的第一線,肩負重要職責。必須緊密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動防範和抵禦不良文化影響。各級各類公共文化機構一方面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黨的宣傳思想陣地作用,主動以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浸潤百姓生活,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特別是要未雨綢繆,從總體國家安全觀出發,主動應對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工作新挑戰,加強面向人工智能、互聯網社交媒體平臺等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強化黨性鍛鍊,化解風險挑戰,牢牢守住意識形態陣地。
面對發展新時期的風險和挑戰,文化和旅遊部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副所長陶從瑞表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必須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要不得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迴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文化和旅遊領域不是隻有詩和遠方,也有意識形態、安全生產等方面的風險。“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為”,只要遵循鬥爭規律、用好鬥爭方法、講究鬥爭策略,主動投身到各種鬥爭中去,文化和旅遊工作就能實現穩步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