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滿動力的孩子,才能在有朝一日變得優秀、自律,並最終驚豔全場。
來源|青春期父母成長學堂(頭條號)
我是湖州當地一家銀行的副行長,老公也是企業高管,兒子剛剛結束高中,進入大學。
就在一年半前,我們原本幸福的家庭發生了天塌地陷般的震盪,兒子陷入厭學,退學,變得叛逆難管,親子關係破裂。
這一切,迫使我放下了以前的自負,開始學習,慢慢改變。
我和老公都是出身農村,走到今天的位置,我深刻地明白,這美好的一切,都是努力讀書、認真學習得來的。
在教育兒子的時候,也是從小就嚴格要求,督促他努力學習,考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以後也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兒子確實也不負眾望,從小就聰明懂事,學習非常努力,一直都是班上前幾名,是周圍親朋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中考結束,兒子也如願考上了重點高中,為了幫兒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我找朋友把他送進了學校最好的班。
本以為進了高中的兒子能夠繼續領先,誰知第一次月考,就給了我們當頭一棒!班上二十多名,年級一百五十多名。
兒子從來沒有被罵過,那次被我們數落之後,成績不僅沒有起色,反而越來越下滑,到了高二,甚至成了班上倒數。
不僅如此,兒子的脾氣還越來越大,對我們說話一點都不客氣,每天放學回家就反鎖房門,窗簾也不拉開,沒日沒夜的玩手機、玩遊戲、看小說,作業也不做。
房間裡亂七八糟的,連床上都是垃圾。兒子以前是沒有手機癮的,現在幾乎手機不離手。
此後,我們還會因為學習的問題,三天兩頭的爭吵,關係也越來越差,以至於後來,他都不理我們了。
過完春節,高二下學期馬上開學,兒子卻突然跟我們說:
看著他一臉嚴肅的樣子,我忽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追問:
兒子一聲不吭地坐在床上,反覆就是一句話:“我不想讀了。”
為了讓兒子回心轉意,我和老公輪番開導,說多了兒子就特別不耐煩,看我們進來就直接轉過身去,不理我們,也不願多說一句話。
實在發愁,第二天我就去找做心理諮詢師的閨蜜聊這個事。也正是在閨蜜的幫助、指導下,孩子不想上學、自暴自棄、沉迷網絡等種種不好的行為,出現了轉機。
兒子在和閨蜜的聊天中,第一次講出了他上高中以來的迷茫與無助。
原來自從進入了重點班之後,兒子就感受到了來自周圍的壓力,他也很努力、很用功地在學習,但周圍都是實力型選手,即使他用盡了力氣,第一個月考也只能排到了二十幾名。
被我們批評後,他自己也很著急,很焦慮,每天晚上熄燈後都睡不著覺,凌晨三點就起床看書,刷題,就這樣整整堅持了高一一年。
因為孩子住校,很多事情,並不為我們所知,這一問,孩子的情緒也比較激烈:“和你們說有什麼用?你們不是一直要我努力嗎?我努力了啊!”
至此,我心痛到無法呼吸,原來兒子一直都生活在“熬夜學習→睡眠不足→學習效率不高→成績沒起色→父母批評→兒子焦慮→繼續熬夜學習”這樣的惡性循環中,也正是如此壓抑的氛圍,壓得孩子透不過氣。
“父母如果只關心孩子的分數、表現,而不在意孩子本身,或孩子的努力,就像給孩子人為造了一口‘絕望之井’,孩子漸漸明白,他們怎麼努力也無法讓父母滿足,陷入自己的心理陷阱,進而自暴自棄。”
在閨蜜的指引下,我們一點點回溯問題的根源,我也第一次反思了過去對兒子的教育方式。
1. 夫妻關係第一位,儘量多託舉爸爸,讓爸爸多參與教育
一直以來,在家庭中都是我佔主導位置,家裡事情基本都是我來管,我的重心也都是在兒子身上,老公的存在感很低。
同時,我的性格也很強勢,思想比較消極,老喜歡挑毛病,挑完兒子的毛病,還挑爸爸的毛病。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只有批評、消極和焦慮,孩子內心嚴重缺乏安全感,根本無法安心學習。
只有父母相互欣賞,相親相愛,家庭氣氛好,孩子才會心安。
另外,孩子到了青春期,爸爸的力量一定要出來,媽媽多給情感支持,爸爸多給力量支持,利用各自的優勢來陪伴孩子,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家庭。
兒子做得好的,我們從來沒有誇讚,反而還會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得不好的地方,就使勁批評、責罰、辱罵。
而這一切給孩子的感覺就是,在學習上得不到任何正面的肯定,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麼,再加上長期受挫,逃避、放棄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不懂得認可孩子,孩子的自我價值得不到滿足,就需要在其他地方尋找,玩手機、打遊戲、談戀愛。”
給孩子足夠的肯定、鼓勵和讚美,常常為他的進步、成長獻上真摯的掌聲,孩子才會打從心裡真正認可父母的話,並以此為念,想方設法讓自己進步、成長。
充滿動力的孩子,才能在有朝一日變得優秀、自律,並最終驚豔全場。
找到問題的根源後,閨蜜建議我們每天堅持做一件事——隨口認可孩子的三五句話,如:你今天的狀態還不錯哦,今天怎麼這麼帥,繼續努力哈……
千萬別小看這些話,就是這樣的一件件小事,讓我們和兒子的親子關係快速變好。
第二步,是對孩子表明我們對他的愛與支持,無論他是什麼樣子,我們都愛他、支持他。
“媽媽以前錯了,一直都在要求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你,但我們一直都是愛你的,無論你以後學習好不好,我們都會一直愛你,支持你。”
在我們的愛與陪伴之下,兒子的心靜了,臉上重新出現燦爛的笑容,之後也順利地重返校園。
高考成績出來,兒子超重點線50多分,我們一家人抱在一起喜極而泣,這一路走來,實在太不容易了。
我把自己和孩子這一路走過的經歷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果你也面臨孩子青春期叛逆、厭學,甚至已經休學,可以參考我的經驗和方法。
點個“在看”,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