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用巴豆?試試打粉外用,也可收奇效

中醫書友會
第3426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巴豆作為一味藥性豐富的中藥材,其功效與作用對治療寒冷積便秘,腹滿脹痛,水腫腹滿,氣急喘促等症狀有奇效。然而,內服用量頗難恰到適度,臨床未免出現偏盛與毒副之弊,而外用較為穩妥。讓我們一起學習以下三則醫案中巴豆外治急症的應用。


點擊文章底部右下角【點贊】【在看】
建立深度閱讀(友誼)關係

巴豆在急症中外治擷要
作者/董國良

巴豆性猛剛雄,峻用有祛病之功,微用有調中之妙。然而,內服用量頗難恰到適度,臨床未免出現偏盛與毒副之弊,稍有不慎則貽害非淺。鑑此,在能夠以相應療效的同時,儘可能尋求外治療法為妥。
《本草綱目》雲:“巴豆生猛熟緩,能吐能下,能止能行,是可升可降藥也”。又如《本經逢源》對巴豆性能指出“其性峻烈,有破血排膿,攻痰逐水之力,宜隨症輕重而施,生用則峻攻,熟用則溫利,去油用霜,則推陳致新,隨症之緩急,而施反正之怡”諸多文獻論述了巴豆藥用的神奇功效。
然而,巴豆溫熱毒甚,含巴豆油酸、巴豆甙、生物鹼等毒素成分,稟陽剛雄猛之性。內服量頗難恰到好處,臨床不免出現偏盛與毒副之弊。對老羸衰弱病患,用之則禍不旋踵,鑑此,臨床唯有向外治著手。

圖片來自大家中醫app

清名醫吳尚先教戒“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醫理藥性無二,而法則神奇變幻”。他高度地概括了內外用藥規律和靈活多變的運用法則。
餘深得其旨,將巴豆入藥外治,運用在急症中效驗卓著,茲擷選出病案三則簡述如下。
  • 案一:吹入咽喉3次,吐出喉間痰團
徐某,女,56歲。患哮喘病20餘年,常咽癢乾咳,氣粗喘息無時不有,一遇風寒即哮喘發作,若表症解除哮症亦隨之減退。中秋節期間過食油膩之品,隨即咽喉腫痛併發哮喘。全身發熱惡寒,服西藥症不減反增,咽喉間有異物阻塞。
1991年9月25日,其夫攙送經本診所要求取出異物。症見氣粗喘息、喉鳴如水雞叫、呼吸困難、吞嚥障礙、語言難出、咽喉粘膜紅赤腫脹,查無異物。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一派肺胃熱盛、痰涎壅滯之象。
臨床診斷為:哮喘(痰熱阻肺型)
予以巴豆仁(炒)5克,膽礬4克,硼砂(炒)10克,冰片3克。共研極細粉末,吹入咽喉少許,每隔1小時吹用1次。
用藥2次即頻頻欲嘔,吹用3次豁然一吐,喉間痰團應聲而出。見其中一痰核紫黃粘稠,用腳擦之中心柔韌乾結。經嘔吐後諸症消失,吞嚥無礙,氣道舒暢,病乃轉險為夷。
但喉痛感減而未盡,再以藥末吹用4天,日行3次,藥盡病癒。再鞏固性用藥6天,哮症悉除,至今2年餘未見覆發。
  • 按:

由風寒與過食燥鹹之品而誘發本病,正如何夢瑤《醫碥》說:“食味酸鹹太過,滲透氣管,痰入結聚,一遇風寒氣鬱痰壅即發”。指出了外邪飲食為釀成熱痰之因。
本病每因受內熱煎熬津液、痰飲內伏,交固於肺門喉間形成窠臼,甚則阻塞氣道而窒息。此時當湧吐頑痰以開暢氣道為急,治則化疾催吐、消腫利咽。

方中以膽礬為君,其性寒收斂上行,為催吐熱痰之要藥。佐藥巴豆性熱,取其宣通開竅、攻痰逐水之長,其熱毒受諸寒涼藥制約而不致有貽害之患。冰片、硼砂清熱痰,消腫定痛,為治療咽喉口腔、痰飲致病之首選藥物。全方寒溫並用,峻攻頑痰,證治合一,如鼓應桴、速奏截關奪門之功。
  • 案二:臍外敷治半日20餘次的洩瀉
闕某,男,38歲,1992年4月20日診。幾天前患有感冒腹瀉,上山砍柴續遭雨淋,是夜壯熱頭痛、腹痛劇烈、下痢十餘次,膿血相兼,口渴煩躁,通宵不能入睡。
翌日病變沉重臥床不起,其妻邀餘診治。診見患者高熱神昏,寒戰嘔吐,小便秘澀,半天時間下痢20餘次。舌紅絳、舌苔黃燥,脈大而數,臨床診斷為疫毒痢。
急取巴豆仁4克,烏梅6克,吳萸4克,黃連8克,木香5克,共烘乾研成細末。鮮馬齒莧30克(幹者10克),與藥末和勻加黃酒共搗成糊。將藥糊捏成圓餅敷貼臍中、繃帶包紮固定。
再以黃酒灑溼臍部繃帶,熨斗置臍中繃帶上熨烙,以不燙傷皮膚為宜,幹後灑溼再熨,藥糊保持潮潤。熨烙1小時許,腹痛即明顯緩和,遂停止熨烙,藥糊仍繫緊臍中,日換1次。輔以大劑生脈湯加葛根、附片煎湯飲,以回陽固脫、益氣養陰相濟。
內外用藥1天,腹痛平息,小便通暢,下痢次數銳減,病即轉險為安。定當霍然。
治療3天后,患者容光煥發,脈轉緩滑。肛門稍有灼痛感,餘症基本消除。遂免予內服,不用熨烙。繼投藥糊2天量敷貼臍中,從此病無復發。
  • 按:

疫毒痢病發暴急,傷入腸胃,搏結氣血,其火熱熾盛,每易陷入心包而導致氣陰欲脫之危候,臨床務必全力以赴內外兼施。外治敷臍藥糊在急症中加以熨烙,有利於藥物蒸發,經神闕穴從速穿透彌散而被內臟吸收,在病變部位立即發揮藥物的直接治療作用,即為外治中臍療法與熨烙法的結合運用。
在一般情況下,腹痛下痢僅以外治足能臻妙。藥糊中巴豆與烏梅,性味酸溫,止痢斷瘧每有速效,為久瘧久瀉痢之要藥。吳萸、木香辛溫,暖脾胃而散寒邪,行滯氣而解熱毒。輔以黃連,馬齒莧酸苦寒涼之性治熱痢膿血之症。全方主輔相佐,陰陽互濟,頗得制方之妙。
  • 案三:治療12歲男孩久不愈的顏面疔瘡
王某,男,12歲。右唇角生一粟粒樣小癤,麻癢相兼。翌日病趨惡化,發熱惡寒,局部焮赤暴腫疼痛。急往縣城某醫院診治,該院診斷為顏面疔,手術切開瘡面無膿液,流出紫暗血水。西醫使用抗生素、激素類藥物,結合輸液等多項治療,症不減反增,唇嘴、頭面、眉額俱腫,瘡頂切口灼熱乾結,患兒高熱煩渴、噁心頭痛、飯食不進、症趨走黃危候
其父邀餘前往診治,遂予巴豆仁(烘乾)、蟾酥各等份共研細末、搽瘡頂切口內,膏藥蓋貼,6小時後潰口分泌物外洩。
翌日換藥,膿液稠厚如漿從潰口流出,全身諸症隨之緩解。
用藥3次,膿頭、腐肉隨膏藥拔出,瘡內膿液綿綿外流,局部腫痛急速消退,全身症狀悉除,此期外用藥改用五五丹撒佈瘡面提膿生新,4天后潰口癒合。
  • 按:
疔發於顏面者,在火熱熾盛,毒邪猛勢階段,如瘡口處理不當,或以針挑刺,或用手擠壓,或過早切開瘡口,都能擾動瘡內邪毒狂行,可使毒液走散而侵灼營血,內攻臟腑以導致走黃險症
巴豆、蟾酥二藥合伍為末外搽瘡口,具有祛腐排膿,攻毒散腫、破血通竅、加速腐脫膿洩的效應。它能在疔瘡趨於走黃的危急症候中,用藥1次可使病邪侷限,用藥2次則脫險向愈,用藥3次即獲祛病之功,實為外科臨症之必備良方。

↓點擊搜索關鍵詞,查看相關好文↓
—END—
外治單方顯奇效(外用吳茱萸臨床心得)
白礬:下急症痰涎,泡腳降血壓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中醫外治雜誌》1995丨作者/董國良丨編輯/王雅倩、居業丨排版/思含
  •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下載【靈蘭中醫app】免費學習
近200本中醫古籍
近7000篇中醫好文

戳此下載靈蘭中醫ap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