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是人體排洩廢物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成年人每天排尿的次數約為4-8次,在此次數範圍內的均屬於正常。但是,一些人出現了排尿的異常現象,這些異常現象在很多疾病中都是比較常見的症狀。如果排尿異常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並發現腎臟疾病等問題。本文將詳細介紹“排尿”出現3種異常以及5個小習慣,希望大家瞭解排尿異常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並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降低疾病發生風險。
一、三種異常
1. 尿量減少
尿量減少是指日常排尿時尿量明顯減少,甚至膀胱未能排空。尿量減少的可能原因有:糖尿病、腦瘤、前立腺增生症等疾病;腎臟問題,如腎功能不全會導致尿量減少等情況。因此,當出現尿量減少時,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2. 尿液顏色發黑
尿液顏色發黑可能是因為排洩出血、排洩過多色素或膽汁等。黑色尿液可以是因為服用某些藥物所致,也可以是因為肝、膽、漏斗部的環節引起的。因此,如果出現尿液發黑的症狀,應該及時就醫診治。
3. 排尿疼痛
排尿疼痛也是比較常見的排尿異常情況,疼痛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也可能是短暫的。排尿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由尿路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其他排尿系統問題造成的。如果短期出現排尿疼痛,可以適當多喝水促進排尿,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增強身體免疫系統能力;如果疼痛持續較長時間,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二、五個小習慣
1. 飲水規律
人體每天需要補充大量的水分,但飲水過多或者不規律,不僅會影響身體的水平衡,還可能引發尿路感染等疾病。因此,飲水應該規律化,一般建議一次500ml – 750ml的時間間隔最好在2-3小時左右。
2. 飲食細節
飲食小細節也能對排尿保健帶來很大幫助,例如:不能太辣,注意預防腸胃疾病;控制飲酒,儘量不要吃泡菜等醃製的食品;對於減肥藥、利尿劑等藥品應該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3. 積極運動
運動可以有效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力、排毒、解壓等,也能提高腎臟的免疫力、保護腎臟健康。建議每週進行3-4次有氧運動,如慢跑、快步走、游泳等。
4. 勿憋尿
很多人因為忙碌、習慣等原因,導致尿液過久儲存在尿道和膀胱,而長時間憋尿會增加對泌尿系統的壓力,導致膀胱膨脹,尿道失去彈性,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嚴重的話會擾亂尿液排洩的正常程序。因此,無論在何時,在尿急的時候,要及時排尿。
5. 經常檢查
排尿異常有可能是某些腎臟問題所引起的,如尿路感染、腎結石、腎炎等,因此,經常去醫院進行腎臟等檢查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一些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應該經常進行排尿檢查,預防疾病發生。
總結:
排尿異常情況不容忽視,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飲食、定時飲水、增加運動等,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通過上述小習慣的良好養成,不僅可以預防腎臟疾病的發生,而且還能更好的提升身體的健康水平,享受更好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