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年輕人正在各行業各領域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他們有的深耕於基層製造著大國重器,有的奔波於城市送上溫馨慰藉,有的堅持傳統展現中國文化魅力,有的探索潮流打造青年時尚陣地……
這個五月,我們認識了他們,用最平實的視角記錄下了這些年輕勞動者的面孔,他們用自己的活力熱情,將平凡的崗位點亮成一片片星辰。
從左至右:王旭、王松、陳延羲、石多、白飛、王思儀、吳鐸、戴振濤、李慶波、張蘊朦
中國船舶大連造船建於1898年,歷經了獨立經營、企業分建、整合重組和新大船等發展階段。創造了中國造船史上80多個“第一”,見證了中國船舶工業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從中國第一代到第四代的導彈驅逐艦主戰船型,以及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都是從這裡駛向萬里海疆。
“2012年見證了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交付無疑成為了我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之一,我希望把平凡的事做好,不斷學習提高的同時,能將技能傳授給年輕人,為國家建造出更多更好的船舶。”
“曾帶領團隊成員在-20℃以下低溫伴隨著六級北風的極端環境下,克服惡劣自然條件所帶來的阻礙,最終圓滿地完成了兩大段的水下對接任務。”
從左至右 郭王祥宇(龍騰精英)、齊浩潔(NEW STELLAR)、何俊(FOCUSModels)、黃靖鈺(龍騰精英)、齊子萱(森明模特)、安揚(星力模特)、李昀(星力模特)、王馨葉(PAraS火石文化)、許煒(FOCUSModels)、吳曉丹(森明模特)、呂一凡(東方賓利)、張垌(東方賓利)、林瀚琦(星力模特)
《時尚芭莎》對優秀新人模特的選擇是一直以來堅持的內容和選題,會全力支持、拍攝中國模特,給中國時尚圈持續不斷挖掘新鮮面孔。
“記得第一次走秀的時候,難免會有些緊張,但遇到了很多優秀的人,她們會主動指導我、激勵我,那次工作我見到了更多面的自己,讓我知道了我也要更加努力,也學到了如何大方地展示自己。”
“有一次一同工作的團隊在結束拍攝後對我說‘你很專業’,這樣簡單的鼓勵話語消除了我一整日工作的疲倦。”
從左至右:張玉玲、尹霜、焦春鳴、王廣野、魏廣林、王宮玥
徐工集團是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奠基者、開創者和引領者,上世紀50年代末涉足工程機械,新中國第一臺塔式起重機、5噸汽車起重機、10噸蒸汽式壓路機,以及最早一批工程機械產品都誕生在徐工。唯一連續10年躋身前10強的中國企業,位列世界品牌500強第386位。
“我對產品質量始終有種‘吹毛求疵’的較真勁頭,在實踐中摸索塗裝工藝,從‘打下手’逐漸成長為技術熟練的技能高手。”
“以自己最平凡最樸實的工作為公司集裝箱轉運事業出一份力,我感到莫大的榮幸,無論付出多少艱辛和汗水都是值得的。”
從左至右:李文健、持印將軍(六林判院)、蔣宇濠、王諾穎、華光大世子(三十塘)、吳雄傑、林郡主(三十塘)、鄭明明、金龍太子(三十塘)、劉嘉順、柯大元帥(三十塘)、林澤楷
福建的遊神民俗是當地祈福文化的一種形式,作為福州地區最具特色的傳統民俗文化,也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遊神活動最早起源於明朝,每年正月舉辦,大多以村為單位進行。
遊神隊伍途徑村裡家家戶戶,人們夾道設宴迎接,來祈福新一年風調雨順、保境安民。現代社會遊神的意義不單單是祈福,更增加族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當地人的心靈寄託。
“當時我所在的村子裡並沒有女將,女孩也沒有機會挺神將。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有幸得到了挺林郡主的機會,當時郡主背上還插著旗子,大約有六七十斤。我從一開始前進的困難,到能正常前行,再到現在的步伐穩健,看著自己的進步,我頗有成就感。”
“遊神民俗作為家鄉的傳統,不僅僅是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熟悉與熱愛,對於在外打拼的遊子而言,還是對家鄉的一種念想跟寄託。”
從左至右:陳勝、嚴鴻飛、卞星鑫、朱偉航、鄭峰平、劉德霖、林懷軒、黃曉峰、鄭亮、陳光裕、鄭祥燁、林浩楠、葉楓鋒、阮章新
福州萬壽龍舟隊來自福州傳統龍舟發源地之一的臺江萬壽鄉,早在清康熙七年(1668年)河口萬壽橋修建以後,這裡的龍舟活動就很活躍。而萬壽龍舟協會是2017年在民政局正式登記註冊的具備法人資格的龍舟協會。參賽隊員中時常出現祖孫三代同船組合,祖父是舵手、兒子是教練、孫子是劃手,彰顯了龍舟故里傳人的特色和頑強拼搏的中華龍舟精神的傳承。
“我從父輩那兒完美地繼承了萬壽龍舟的優良傳統,憑藉自身努力,從劃手成為一名合格的龍舟教練,並帶隊取得優異成績。”
“龍舟運動是富有激情的項目,激情難免就有點衝動。需要有人居中調和,而我就是這樣的人,幫助大家彼此化解情緒。”
“我是龍舟隊裡年齡最老的劃手,去年退休之後,還時常參加日常訓練及隊內各項測試,為年輕隊員作出表率作用,為龍舟隊後勤提供有力的保障。”
從左至右:Sunny、Alex、May、張曼、Kammy、層層、迪穎、羅穎、青青、柯宇、牛牛
COSMO成都是一個城市更新改造的項目,經歷了三年的閉館改造,於2022年12月15日開業,通過打造不被時空限制、不被標籤定義的青年文化廣場,為成都這座城市帶來更多活力。除了零售產品外,空間內也有不定時的畫廊、演出、展覽、市集、發佈、快閃等豐富內容展出。
“工作中最有價值的是用不同有趣的形式連通品牌和消費者,輸出品牌特質,並且傳遞更多概念和訊號,甚至影響著未來消費者的購物方式和體驗。”
“我經歷了COSMO項目從改造前,到改造,再到開業的全過程。這段經歷類似於一次創業,其中的變化、艱難、不確定性、做事的方法,都教會了我很多。”
“持續對新項目的探索是COSMO團隊一直堅持的事情,做這個項目更大的意義在於為成都帶來更多的活力和有趣的品牌、有趣的內容,給年輕人充分表達自我的平臺,這令人熱血沸騰。”
從左至右:陳宇欣、小c、卯十一、鄭楷龍、林友子、嚴夢清、陳奕霏、劉偉煌、賴雨霏、陳婷、陶冶、葉君婷、海倫、嘉彤、徐悅爾、蘇婧嫻、林佳煒、楊昭玲、卓秋萍、金麗媛
蜃樓志STUDIO創立於2019年,一個來自民間的古裝戲劇製作內容團隊,以古代文學作品為主題拍攝古裝戲劇短片。規模雖小,但在專業方面,成員們對古代文學的考究十分細緻,嚴格復原古代風物。他們曾拍攝製作過《上元竹枝詞》《滿庭芳》《採蓮》等多部方言作品。在網絡上得到了許多觀眾的支持,也受到了很多官方媒體的關注與報道。
“記得在梁厝拍的一場戲,其中在遠濟橋拍攝的一個鏡頭我們來回走了幾十遍,樂師也將同一首曲子吹了幾十遍,拍到最後我們甚至有些精神渙散,不過也正是這種堅持,才最終為觀眾呈現出了最動人的我們心中的美好。”
“《春燈引》的現場佈景和演員服裝都極力還原了一幅明代的畫面,彷彿看到了明代的時空定格。這一切都讓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拾起歷史的碎片,重新拾起屬於傳統文化的美感與智慧。”
從上至下:孫曉偉、侯曉慶、鍾海、楊益、何禹珩、白晉菁、朱迪、曹箏琪娜、肖飛舸、鄭雯雯、趙曼琳、趙曼琳、李晶潔、陳璐、彭祖帥、李瑤瑤、黃童、冷峻岐、劉海濤、朱皓辛、羅勻言
成都畫院(成都市美術館)創立於1980年,是一所從事書畫創作、美術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專業藝術機構。常年舉辦藝術展覽、開展藝術創作活動,是成都重要的文化藝術名片。推動成都美術事業持續發展,展現成都作為世界文化名城的藝術文化軟實力。
“在這個生產過程中我承擔著‘導演’的工作,這一生產成果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更豐富的方式輸入到社會生活中,並留在藝術歷史的長河裡,讓我能充分享受到工作給予我的快樂。”
“在全媒體普及的今天,我認為最重要的任務是通過宣傳喚起觀眾進入美術館觀看、瞭解甚至學習、熱愛藝術以及美術館輸出的觀念,那麼這份工作便是意義重大且可以反哺自身的。”
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貴州電網的統一規劃、建設、管理和調度,經營中央在黔國有電網資產,承擔著貴州省內電力供應和西電東送雙重任務。近年來,公司先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同時我還是貴陽供電局拔尖技術專家、貴州電網公司中級內訓師、貴陽供電局崗位評價考評員,曾獲國家專利32項,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6篇。”
王穎(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一級拔尖技能專家、送電線路技師、內訓師)
“將溫暖送到了千家萬戶,點亮了萬家燈火,這不僅僅是這份工作的意義,也是人生的意義。”
餘濤(貴陽供電局變電管理一所站用電源檢修中級作業員)
“當漆黑的夜又被燈火照亮時,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作為電網人的驕傲和自豪感,修電已不僅僅是電網人的工作,更是電網人的責任!”
“入職的九個月期間,我不斷學習、磨鍊心智,逐漸向優秀的前輩專家靠近。如今,我已更加堅定自己選擇的道路,勇毅篤行,長風萬里。”
從左至右:潘旭盈、丁小飛、盧傳姍、高坤、郭曉寧、夏志翔、馬夢琪、胡懿峰、劉萌
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以“創造潮流,傳遞美好”為品牌使命,旨在成為全球領先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目前與全球超過350位藝術家保持合作關係,並且擁有自己的設計師孵化平臺。
“從20多歲初識POP MART, 到成長為設計團隊的一個‘老人’,在泡泡度過了一個滿意的30歲,經歷過許多難忘的事,也見證了自己的成長。”
“我帶領團隊製作非常有趣的包裝,我對於潮玩有著數不清的熱愛,在這裡我可以跟自己最愛的公仔設計師近距離接觸。”
“這份工作帶給我最大的成就感是在每個不同的項目中,公仔的預期與現實的反差,讓我感覺像是一個演員在不同劇目裡體驗不同的角色一般,這樣的變化讓人興奮和滿足。”
從左至右:史舒越、海軍、張暖、袁大程、張歡、朱冰貞、李欣、翁佳慧
北方崑曲劇院於1957年6月22日建院,是我國北方唯一的專業崑曲藝術表演團體,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崑曲表演藝術家、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楊鳳一擔任現任院長。
劇院對傳統藝術從保護、繼承到革新與發展,不斷整理著名的傳統劇目作品,像《牡丹亭》《西廂記》《長生殿》《桃花扇》《琵琶記》《玉簪記》等,同時還創作、改編、移植了《文成公主》《千里送京娘》《夕鶴》《紅樓夢》(上下本)《影梅庵憶語——董小宛》《趙氏孤兒》等歷史題材和現代題材劇目。
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先後出訪過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海外各界人士的高度稱讚。
“在舞臺上演繹著各種性格的人物,穿梭於各個故事之間,體驗古老崑曲沉澱下來的藝術魅力,不僅成就了我成為一個演員的夢想,也因成為一個崑曲藝術的傳承者感到幸運。”
“在法國巴黎的世界非遺中心進行首演發佈會時,演出結束後全場起立鼓掌長達五分鐘,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藝術無國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感受到作為崑曲人肩負的使命。”
從左至右:王秀清、羅紹浜、郭鋒、田丹、廖澤萌、孫越、王立、李雪貞
時常從你跟前飛奔而過的外賣騎手們,已是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群體,他們的存在無疑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便捷。創立於2008年的“餓了麼”生活服務平臺也是其中之一,目前已形成餓了麼、蜂鳥即配融合一體的產品和服務佈局,推動本地生活市場的數字化。
“2019年,我來到重慶送外賣。主動參與保供工作,為市民配送蔬菜、藥品等物資。雖然辛苦,但是有一種被城市需要的幸福感、成就感。”
“騎手們可以是一座橋樑,可以去幫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人伸出一雙援手。因為幫助到了需要的人,感覺這一天的疲憊煙消雲散了。”
“從藍騎士到站長,再到培訓專員。將從業七年來的配送經驗傳授給新入行的騎手,讓他們快速融入行業,做好社區服務。在我的帶動下,站點幾十位騎手都會利用空閒時間去社區裡做志願者。”
從左至右:傅悅、劉建成、張新霽、謝莎、許丹陽、魯海子、朱莉萍、吳宗麗、肖慶、李思凡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是國內門類最全的文物科研單位之一,在三星堆、皮諾、城壩、羅家壩等遺址的考古發掘、研究、文物保護方面取得突出成績。
目前正在承擔文物保護相關課題,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3項、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申請文物保護及創新裝備專利18項;獲第七屆全國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獎;獲2021全國十佳文物藏品修復項目;受到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集體記大功表彰,榮獲第六屆全國傑出專業人才先進集體、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
“作為這項偉大事業中小小一個環節的一名參與者,我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延長文物保存的壽命,好讓他們有機會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將我們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我主要負責三星堆遺址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研究工作。三星堆考古成為了大眾瞭解考古、瞭解中華早期文明的一扇窗口,為增加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追光的人身披光芒,勤勞的人收穫夢想。無論身處何地,每一個為自己熱愛的事情而努力耕耘著的年輕人,都值得歌頌。
化妝 / 李欣轅Xander L(模特)、劉雪兒(蜃樓志)、潘陳成(蜃樓志)
服裝助理(模特) / Luona、Fred、Novi、陽陽
攝影助理 / 蔡思泉、何靈傑、陳奕名、黃路、秦宇寧
特別鳴謝 / 中國船舶大連造船、徐工集團、福建遊神民俗文化(三十塘、六林判院、湖濱村、汶上村、松柏園、明秋、明如)、福州萬壽龍舟俱樂部、COSMO成都、蜃樓志STUDIO、成都市美術館、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貴陽供電局、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北方崑曲劇院、餓了麼,蜂鳥即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