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有福利
比起昨天,今天的太陽看著更精神了,不少橙友又被今早的日出美到了!
不僅陽光好,氣溫也很“體貼”,浙江天氣表示,接下來幾天,氣溫也會像今天這樣如春風般舒適愜意,一直到13日,氣溫穩中有升,最高氣溫都沒超過27°C。只是,14日受降水影響,氣溫會略有下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天早上還是會有點涼。今早上,主城區最低溫度只有11.8℃,明天早晨氣溫也較低,早上出門值得多披一件衣服。
預計未來七天(9-15日)我市晴多雨少,除10日夜裡-11日有時有陣雨外,其餘時間以多雲為主。氣溫前穩後升,11日前氣溫較為平穩,最高氣溫20~24℃,12日起逐漸升溫,15日最高氣溫可達27~30℃,入夏應該快了!
趁著好天氣,這兩天多出去走走,抓住春天的尾巴!
全球變暖,極端天氣變得越來越多
東南亞多國最近出現極端高溫,當地時間7日,泰國多地出現極端高溫,曼谷最高氣溫41℃;菲律賓伊薩貝拉省最高溫39℃,部分地區體感溫度逼近50℃。6日,老撾、越南分別記錄到43.5℃、超44℃的高溫,均打破其歷史紀錄!
4月20日,一名男子在泰國曼谷街頭搬運瓶裝水。新華社/法新
今年4月,地中海多個國家也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多數地中海國家4月底的氣溫較往年相同時間段的平均氣溫高出了近20℃,打破了歷史紀錄!其中,位於北非的摩洛哥,當地4月份的數個高溫紀錄被先後打破,多個城市最高氣溫甚至超過了41℃。
甚至地處南半球、眼下處於秋冬季節的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和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也都在近期遭遇了30℃~40℃的高溫!
法國和意大利還遭遇了持續乾旱。法國今年1月到2月連續32天沒有降雨,這是自1959年有記錄以來最長的無雨時間。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出現異常的低水位,意大利最長河流波河水量同比低了61%,在威尼斯船隻只能停靠在河道裸露的河床上。
浙江天氣的專家指出,造成歐洲持續乾旱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歐洲地區出現持續的高壓異常現象,地表溫度越高,大氣壓異常範圍就更大更廣,從而加劇了乾旱。”
意大利已出現河道乾涸的現象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雙聘)副教授柴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指出,“近幾年全球極端天氣的頻次之高十分罕見,目前普遍的共識是碳排放是主因。”
不少科學家擔憂,氣候變化可能將顛覆人們對季節變化的預期,夏季可能變得越來越長、氣溫越來越高。氣候模型表明,如果不能大量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氣候變化將導致包括高溫在內的更多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
今年夏天預計將進入厄爾尼諾狀態!
眼下更值得關注的是厄爾尼諾的迴歸!
近日,國家氣候中心已經發布消息,赤道中東太平洋預計將於2023年夏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
厄爾尼諾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現象,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暖水現象)相關,通常會導致南美洲南部、美國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亞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增加;相反地,在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南亞部分地區則會出現嚴重乾旱。在北半球夏季期間,厄爾尼諾帶來的暖水會加劇太平洋中部/東部的颶風,同時阻礙大西洋盆地的颶風形成。
國家氣候中心服務首席周兵研究員特別指出,厄爾尼諾的出現,必然會造成區域或全球的氣候異常,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異常的天氣氣候事件強度加強、持續時間更長、影響程度更為顯著。上一次超強厄爾尼諾發生在2014-2016年,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創造了全球歷史最暖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WMO)發佈的《2022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顯示,“三重”拉尼娜事件對全球降溫一定程度的影響,但2015-2022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八年。我國降水“南旱北澇”的格局也將打破,長江流域降水可能會增多,冬季暖冬氣候概率增大。
有分析指出,近來東南亞地區的異常高溫,可能預示著今年厄爾尼諾現象的迴歸。由於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溫度的影響通常在其出現的第二年逐漸展開,因此,2024年這一影響可能會最為明顯。
但專家也指出,沒有兩次厄爾尼諾事件是相同的,其影響部分取決於一年中的不同時間。因此,氣象組織和各國氣象水文部門將密切監測其發展。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宋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