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印度處於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經過幾代皇帝的經營,達到了鼎盛。17世紀中葉開始,莫臥兒王朝的土地關係向著世襲領地轉變,城鄉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奧朗澤布在位期間(1658—1707年),莫臥兒王朝向南印度擴張,使國家版圖幾乎囊括了整個南亞次大陸。然而,奧朗澤布強化封建統治,加重了人民負擔,激起人民起義。同時,18世紀上半葉,伊朗和阿富汗先後入侵印度,給了莫臥兒王朝以沉重打擊。一段時期內,莫臥兒皇帝先後成為波斯人、阿富汗人的傀儡,莫臥兒王朝名存實亡。從1757年起,英國在南亞進行大規模武力擴張,莫臥兒皇帝逐漸淪為英國殖民者的傀儡。莫臥兒王朝曾開創文化興盛局面,如沙賈汗為愛妻修建的泰姬陵成為帝國文化繁榮的象徵,是印度建築藝術史上的光輝成就。由於封建專制制度的束縛,加上西方國家在南亞的殖民擴張,印度自身的資本主義萌芽進程被打斷,印度淪為英國蠶食鯨吞的對象。
——《世界簡史:人類文明的演進歷程》第七章《世界格局因歐洲列強擴張而變化》,第161-162頁

莫臥兒王朝的阿格拉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