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加碼“小時達”,即時零售賽道硝煙再起

抖音加碼“小時達”,即時零售賽道硝煙再起

“互聯網大廠的擴張沒有邊界”這句話,近來在抖音身上似乎又一次得到了驗證。日前有消息顯示,抖音方面此前在2022年推出的即時零售服務“小時達”測試範圍已進一步擴大,試點城市由深圳、廣州等擴展至武漢、天津等地。

據瞭解,抖音小時達採用的是聚合模式、而非自營,也就說是由商家來完成商品供給、並自行配送。商家在入駐抖音小時達平臺後即可開通同城配送服務,並獲得專屬的小時達店鋪頁面。

在入口的設置上,目前小時達位於“抖音超市”內,而後者則需要在APP內搜索關鍵詞進入。據悉,小時達共設有兩個入口,其中一個位於頁面頂部菜單欄、與“抖音超市”並列,另一個則位於品類分類區域的首位。而在使用體驗上,抖音小時達與其他外賣平臺類似,均對應的是“線上下單,線下發貨、小時級乃至分鐘級送達”。

  • 不只抖音,即時零售幾乎已成大廠必爭之地

事實上,近年來進入即時零售賽道的互聯網大廠,遠不止抖音一家。自2022年第二季度開始,美團方面便將財報披露的營收,重新劃分為核心本地商業和新業務兩大部分。其中,該公司的即時零售業務閃購從原本的新業務變更至核心本地商業分部,與餐飲外賣、到店酒旅合併。

雖然對於此次調整美團方面的解釋,因為新的分佈更能反映目前的業務策略、各種業務的發展階段及財務表現,可以更好地與資源分配保持一致。但這樣的變動無疑表明,閃購已被列為其核心業務。

而在京東方面,自今年2月起,主打生鮮品類的“京東買菜”頻道就出現在了京東到家APP的首頁。並且有消息稱,京東方面已重啟前置倉模式,初步計劃今年年內在北京開設幾十個倉位。雖然“京東買菜”並非新的頻道,但其在APP中入口位置的變化,無疑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瞭京東進一步完善小時購業務的決心。

此外,阿里旗下的淘寶和盒馬也陸續在這一領域有所動作。此前,前者發佈關於新增《淘寶網“小時達”服務規範》的通知中顯示,允許符合准入條件的賣家和商品展示“小時達”服務標識,而後者則宣佈擴大配送範圍,將“3公里30分鐘送達”升級為“5公里1小時送達”。

不難發現,從美團閃購,京東小時購,到淘寶和盒馬的小時達,再到抖音小時達,如今這類即時零售服務已然成為大廠角零售電商的重要一環。而各家紛紛押注即時零售賽道的原因或許並不複雜,畢竟隨著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美團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需要走出外賣的侷限,同時電商平臺也試圖通過嘗試更多的相關聯業務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而主攻一個“快”字的即時零售模式,也有望成為破局的關鍵。

儘管電商行業早已打破了商品的地域壁壘,讓身消費者可以便利地買到從外地的商品,而且快遞的時效性也與此前相比有著大幅的提升。但畢竟對於這類服務受空間和時間的制約,使得貨不對版、等待和退貨成本等問題依舊難以徹底得到根治。而在即時零售場景中,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難題。

再加上,零售的本質其實是以商品和服務,來鏈接和滿足供給端與消費端不斷變化的需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如今大廠紛紛加碼能夠提供更高效率和更好體驗的即時零售,可謂是應需而動。據諮詢公司埃森哲發佈的《聚焦中國95後消費群體》報告顯示,年輕一代消費者正越來越關注收貨速度,其中有超過50%的95後消費者希望在購物當天就能收貨。換而言之,“不止要萬千好物,還要即時可得”也成為了越來越多用戶的需求。

在經濟學原理中,只有弄懂消費者的心理和需求才能取得成功,這也是用戶價值理論的基礎。既然如今用戶的需求已經明確,那麼接下來的事情,自然就是把其放到核心發展戰略中。

而且從需求端來看,除了用戶對諸如買菜等日常剛需外,即時零售模式其實還有更多的機會,例如應急性的需求和“非滿足即消失”的需求等。此前這些需求雖然可有可無,但通過即時零售則有望被一一抓住。

此前在美團研究院公佈的問卷調查結果中也顯示,有73.65%的商戶認同“線上顧客和線下到店顧客的類型不完全相同,開通線上零售業務為其帶來了更多的客流”,此外有69.24%的商戶認為,“線上業務不僅增加客流,還能給線下店鋪的生意引流”,更有13.97%的受訪商戶表示,即時零售使得店鋪客流量增長了50%以上。

不難發現,在滿足用戶對“快”的需求外,即時零售模式還能承擔起另一種潛在、且廣泛的用戶需求,即人人都希望擁有一個“機器貓的口袋”。而這,或許也正是美團提出“萬物到家”的原因所在。

換而言之,即時零售是用更高的效率放大了零售的即時滿足屬性。並且從底層邏輯看,更便捷、更快速的消費滿足感是不可逆的。更進一步來說,零售行業的變革歸根結底是向下兼容的降維代替,體驗過“便利”的用戶往往很難再倒轉回“不便利”的狀態,所以這也註定了即時零售市場的潛力十分巨大。

在艾瑞諮詢公佈的相關數據中顯示,預計2026年即時配送行業訂單規模將接近千億量級、達到957.8億單,2021年-2026年的年複合增速或為28.0%,行業整體仍處於快速發展路線上。同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方面也預測,至2025年國內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的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2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則有望保持在50%以上。東吳證券方面更是認為,即時零售用戶的天花板會高於餐飲外賣。

  • 抖音佈局即時零售,運力或仍是最大的難題

如今即時零售賽道無疑正處於分秒必爭的階段,這不僅體現在商品送達的時效性上,同樣也體現在參與者的擴張速度方面,畢竟擴張越快、就越有可能搶先培養用戶習慣,從而構築起護城河。因此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抖音此次擴大小時達服務的試點範圍,或便是其吹響加快佈局速度的號角。

對於抖音而言,其所擁有的龐大流量和用戶體量,無疑是佈局即時零售最大的底氣。據艾媒諮詢旗下艾媒北極星發佈的《2022年度中國APP市場月活數據排行榜》顯示,抖音以超過7.59億的月活躍人數在短視頻行業中獨佔鰲頭。而這樣的表現,即使是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領頭羊美團,也無法與之匹敵。

除了龐大的用戶量外,抖音用戶的粘性顯然還“更勝一籌”。在極光大數據公佈的數據中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抖音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40分鐘,超過快手的129分鐘,更是遠超微信視頻號的35分鐘。

事實上在抖音平臺,提供即時零售服務的商家除了傳統的引流模式外,還可以藉助短視頻、直播來帶貨,顯然這也是其他平臺難以比擬的優勢。據Tech星球援引的一位在抖音提供小時達服務的商家所提供的信息顯示,藉助抖音的流量和小時達服務,其銷售業績實現了超過2倍的增長,而且還能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交易量。

但相比抖音以往在諸多賽道所表現出的“贏者通吃”,即時零售明顯在業務模式上“更重”,同時也更依賴線下資源。所以有業內人士認為,如今擺在抖音面前的最大難題或許便是履約能力,也就是運力。畢竟要在限定時間內履約,也就意味著需要高效的物流體系和配送團隊,但建設自有體系顯然是一項極為漫長、且投入巨大的工作,無論京東、美團,還是餓了麼,在這一方面都經過了多年的投入和磨合。

雖然抖音目前將這一問題轉交給商家自行解決,但聚合模式也就意味著,平臺對商品質量和時效性相對難以直接管控。更何況自行解決運力問題的這一門檻,對中小商家而言並不友好。畢竟在這一領域的用戶需求相對更碎片化、且規模難以預測,這也使得中小商家在獨立面對配送服務商時並沒有太多的議價權,可一旦配送成本上升,留給商家的利潤自然也就會減少。

從目前的情況看,抖音小時達接入的大多是永輝超市、叮咚買菜、Apple授權專營店等連鎖品牌或大型商家。但僅靠這類商家,顯然很難支撐起抖音在即時零售賽道的意圖。相比之下,擁有成熟配送體系的美團,在商家生態的建設上顯然也更加出色。據官方公佈的財報顯示,截止2022年底,美團即時零售業務中的便利店、小超市入駐數量已超過30萬,商戶銷量更是較2019年增長了4倍。

其實即使是出於打造業務閉環的考量,抖音小時達可能也不會始終任由第三方把持履約這一環節,更何況抖音目前面臨這個難題的業務還不止小時達一個,外賣業務的需求也同樣急迫。所以對抖音而言,最終或許終究還是要自建配送體系,但問題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留給他們的時間還有多少。

要知道除了互聯網公司外,抖音還需要面臨本地商超以及其他即時零售平臺的競爭。例如就在不久前,在區域佈局多年的樸樸超市啟動了千餘人的大規模招聘。對此有業內人士就認為,此舉或意味著樸樸超市將不再滿足於當前八城的市場規模,可能有進一步擴張的打算。

隨著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加入,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各方針對即時零售賽道的爭奪戰無疑也將更加激烈。雖然還不清楚究竟誰能笑到最後,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對於消費者,平臺、線下商家等參與各方,還是對於整個零售行業來說,即時零售都給未來帶來了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手機上的快充競爭,充電寶卻成為了受害者

如今越來越快的手機快充,卻給充電寶帶來了難題。

小度要造手機,為啥還有廠商要跳這個坑?

整合小度AI技術能力的小度手機,真能成為“新物種”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