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2023,也就是浪4,最近幾天上線了。看過節目的朋友應該會知道,今年引進了國際姐姐,有一種撲面而來的創造營風味。
有越南女頂流芝芙,她的越南粉絲和黑粉一路追到內娛互聯網,還專門做了視頻黑料錦集,第一次在網上看到有這麼多越南人吵架。
有來成都定居的俄羅斯好聲音季軍卡捷琳娜,還有上過星光大道的美國小姐姐唐伯虎,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韓國姐姐秋瓷炫。
不過人氣斷層的是一位日本的選手,你可能完全沒聽過美依禮芽的名字,但是多多少少會知道一首堪稱日本最炫民族風的跨國破圈作品:
《極樂淨土》。
很多觀眾可能不太明白她到底怎麼紅的,又紅在哪裡。
中國餐飲國際推廣大使
日韓偶像有個共同的特點,一般來說都是很小的時候就入行了。美依禮芽(以下簡稱小美,原名水橋舞)11歲就開始活動了,但是到22歲的時候才算“正式出道”。
日本有個和B站很接近的網站叫N站,小美從18歲開始在N站傳作品,傳了4年才簽約了索尼。成為正式的出道歌手之後,在N站發了《極樂淨土》,很快就被網友發現,她這個舞跳得,誒,就是,很適合紙片人去copy。
動漫遊戲領域有個二次創作的專項愛好,是把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按照自己的編程去唱歌or跳舞,所以《極樂淨土》很快被改成了各種各樣的遊戲or動漫人物必跳單曲。
活人不能輸給紙片人,B站的舞蹈區up主和鬼畜區剪刀手紛紛加入比舞行列。再然後,藝人也加入了翻唱陣營,能讓周深主動跳舞的歌不太多,《極樂淨土》算一個。
小美在中國的走紅之路,可復刻程度很低,哪怕是國內,能從自己參加唱歌團體,到被大公司選中,再到靠網上發歌走紅,最終破圈到大眾群體裡,也就周深劉宇寧那麼幾個人而已。
她能跨國在二次元受眾裡保持熱度,除了出圈神曲這首養老保險之外,還有一點,是特別特別尊重觀眾。
在中國走紅之後,她又和搭檔創作了《桃源戀歌》,採用了二胡、旗袍等中式元素,表達對中國聽眾的感謝。
來中國演出,過得像個四處打卡的美食博主。
她那種入鄉隨俗,不會給人是特意擺拍的嚴重痕跡感。吃餃子蘸醋還得就臘八蒜,奶茶從一點點噸到黑虎堂。
鍾愛白酒,常喝啤酒,咱們小美私底下就是白的啤的都來。
吃的穿的要了解,學習也要跟上。節目裡陳冰教她東北話,她很快就能學會,是因為之前她就不斷上中文課,連語境都設置好了:
粉絲看她,她就問“瞅我幹嘛,你瞅啥?”
但如果說僅憑友情牌就能在投票上一騎絕塵,那也把中國觀眾看得太小兒科了。能人氣斷層,主要還是在細分行業裡,能力過硬。
初舞臺各顯神通,為什麼她能拿下人氣斷層第一?
美依禮芽有什麼能力?
她形容自己的特點,是“個子小、聲音大、高元氣”。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對自己的定位認知極度清晰的人,“高元氣”確實是小美的亮點之一。
在舞臺上你會發現無論什麼時候鏡頭懟到她,她都是精神氣十足,超有活力的樣子,動態絕不划水,鉚足勁投入其中,感染力自然也會有。
其他姐姐也有人走“元氣”路線。
比如陳意涵,她的臉型身形都很有元氣感,穿女團服是加分的,選的閩南語歌《望春風》也讓人眼前一亮,可惜這兩樣特色元素搭一起反而衝撞了,加上本身聲樂功底不是太好,還不如選個簡單的女團歌小跳一下更討喜;
相似的還有吳倩,吳倩的路人緣真的高,她的表演我其實很喜歡,音樂劇風格考驗唱功也考驗演繹能力,選歌很大膽。
可隔行如隔山,選歌多少還是有點hold不住,元氣感拿捏不好反而變成幼稚園風,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在元氣組裡唱功佔優勢,那論唱功呢?
幾位流行歌手,孫悅唱功沒得說,狀態大好,要是《大家一起來》能保留原版編曲會更有內味兒;另一位歌手Ella在《戀人未滿》裡是唱低音的,歌一個人唱還是有點吃力,但情懷殺管夠,384分有點高咱們就姑且理解為評委想押寶她作為王心凌2.0吧。
但此前大家心目中的王心凌2.0,其實是徐懷鈺。
要知道論原生嗓音條件,徐懷鈺是一點都不差,要是唱《我是女生》,元氣感和情懷殺也管夠,結果平民天后有氣無力地唱了一首《分飛》,那鬥志還沒唱《菠蘿菠蘿蜜》的謝娜強,真的是看了叫人心碎。
相比而言,龔琳娜和Alin拿到的分數偏低。
兩位全開麥唱得很穩,比起Alin“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驚險感,龔琳娜更收放自如些,只能說評委可能是隨聽歌口味偏好打的分,相對而言劉惜君的港風氛圍感就拿捏得很準確,不愧是在港樂舞臺上Battle過的人。
再有一點,像這種需要舞臺競技的節目,藝人選對技能buff挺重要。
演員和歌手天然有壁,但找對優勢也能開掛。比如秋瓷炫和李彩樺同框,話題度鋪墊夠了,來個原配の進擊之《無法原諒》,怎麼代入都帶感,少少也要上300+;
類似的還有蔡少芬,一直說自己不會唱歌,但《洛神》的造型和音樂一出來還是回憶殺滿滿,絕美又悽清的甄宓再現,誰捨得讓她墊底呢?
而美依禮芽就疊加了以上種種buff。妝造表情動作全部到位,代表作有,唱跳不拉垮,哪怕評委的打分標準有點迷,她也能擠進TOP10。
而綜藝節目殘酷的一點“潛規則”是,如果(節目組覺得)一個人有亮點,就會給多一些鏡頭。鏡頭越多,觀眾越有機會了解到明星其人,最怕平平無奇,去了好像沒去一樣。
姐姐們可能不熟美依禮芽,但是節目組一定有二次元內鬼,你看導演和美依禮芽的宅男式對話,擊中了場外多少二次元的心↓
這樣下來,一個舞臺燃起了宅男們的回憶殺之魂,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但小美唱《極樂淨土》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完全沒變!萬惡之源!場外的她也是那麼卡哇伊內!
這怎麼可以只是TOP10呢?宅男們的鬥志燃起了,路人的喜愛也有了,大家一起瘋狂投票,最終把她的人氣肝到了斷層第一,堪比王心凌奇蹟再現。
所以,這是芒果子的詭計,去年用王心凌綁架中年男粉,今年挾小美以令二次元嗎?
是二次元能打嗎?
有二次元愛好者會開玩笑說“讓內娛見識見識我們二次元的威力”,不過大家都清楚這只是一個段子,因為節目裡有國民度超高的謝娜,真靠拼觀眾的話,小美絕對比不過像瞿穎、賈靜雯這樣貫穿觀眾年齡層的姐姐。
能跨國別做到人氣斷層,能力、二次元標籤、甜美畫風都不是唯一的重點。
從浪1開始,所有能突出重圍的姐姐,若不是行業地位本身就強到無法撼動,那有一點就是心態要很“現代”。
比如第一季的阿朵,她雖然很長一段時間脫離內娛環境,但你會發現她的心態是貼合當下“珍惜眼前”的情緒的;第二季的那英,她是行業大姐大,可她從唱腔到說辭都“沒有老味兒”;第三季的王心凌,就是要搞自己喜歡的小女生唱跳,跳到80,當甜心奶奶。
美依禮芽從十來歲就在給動漫唱主題曲、片尾曲,但日本對於動漫歌手和通常來說的流行音樂歌手劃得蠻清,紅白歌會這種地方一般不會請他們,能簽到不錯的公司也未必就能紅。
而且日本的文化細分行業比內娛嚴格得多,很多網絡歌手、網絡舞者的專業性非常高,在他們之中想要突出重圍,得有足夠的熱愛。
美依禮芽就是其中那個堅持熱愛的一份子。
未成年之前,原組合沒有太大的成績,解散之後還在堅持當個人Up主,一路到再找到新的合作伙伴、籤公司、走紅、翻紅……
一旦真紅了,又要面對“職業生命力”這個問題,日本很多歌手由於在職業巔峰期用嗓過度,很快進入毀嗓後遺症階段,公司又會推年齡更小的新人。所以日本能破圈的唱跳歌手確實是卷王,很多跳舞流暢的歌手開麥巨穩。
可能不會紅,要賭上青春,鑽研的還是二次元這樣一個比較細分的領域,成名了也要時時刻刻被年齡焦慮所提醒。可她就是要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都當二次元愛好者,不管是未成年、工作了還是結婚了,都要當二次元。
如果非要說和上一季的王心凌有什麼共同之處,我覺得不是甜妹標籤,而是——
“不管幾歲,我都可以做我一輩子鍾愛的事情。”
E姐結語
如果說唱腔與時俱進的那英是媽媽輩的偶像,王心凌是小時候追過的偶像劇女主,那美依禮芽其實談不上什麼“過去時”,距離她血洗B站,獲得“B站毒梟”稱號也沒過去幾年。
但這幾年國內的風氣和日韓越來越接近了:很多人從高考開始,就已經把未來到退休的路都看到了底。
從這一點來說,和日韓那些十幾歲就在當練習生,20歲懵懵懂懂進了圈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幹什麼,到了30歲發現什麼也沒幹成的糊咖偶像倒是很類似。
美依禮芽是“有能力的人不怕前途艱險”的一個符號,她的起點並不高,而是在長達20年對唱跳的喜愛裡磨出來的全能。很多國內的年輕人,不管到底喜不喜歡二次元,至少對她的這種作風和堅持是認同的:
如果從一開始就覺得“啊,沒戲了,競爭好激烈,我沒有這個命”,那在產生這個想法的一瞬間就已經老去了。普通人想要保持年輕,除了天道酬勤,還有沒道理的熱愛。
乘風破浪系列裡有很多姐姐,來節目是想給孩子做榜樣,或者是想挑戰什麼新事物。對於美依禮芽來說,她不需要為了別人怎麼樣,就是換個地方當自己的二次元歌姬。
年紀不小了,依然熱愛,依然能打,依然保留“我樂意”的權利,這就很好。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如何看待美禮依芽人氣斷層第一?
來評論區說說吧~
上一篇:
擴展閱讀: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吃瓜的碧雕&小椒
值日生:小椒 美術:樹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