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如何相關?

肝脾如何相關?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肝脾如何相關

趙小軍

摘要:肝脾相關是指肝脾兩大功能系統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肝臟和脾臟無論是在經脈走向、生理功能、病理傳變方面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1 對肝脾相關理論淵源的探討

 

肝脾之間的相互關係《內經》中已有論述,到了漢金元時期其理論得到了發展,明清時期達到了繁榮階段。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眾多學者不斷深入擴展研究,肝脾相關理論得到了昇華。

 

1.1 肝脾相關理論淵源於《內經》、《難經》

 

《內經》、《難經》較早的指出了肝與脾之間有著密切聯繫。最早關於肝脾關係最直接簡明的論述為:“土得木而達”,《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記載。張志聰注曰:“如土得木而達,此得所勝之氣而為制化也。”闡明瞭土需木疏的原則。《內經》以五行論為指導來討論五臟之間的關係,指出肝脾在生理上相互影響;在病理上,肝病可傳脾、脾病可傳肝、肝脾可同時發病。《素問·至真要大論》:“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溼受邪,脾病生焉。”《難經·五十六難》說:“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首次提出肝病傳脾的著名論點。《素問·氣交變大論》雲:“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饗洩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引文蘊含了肝木乘脾土之理,為肝脾相關論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

 

1.2 肝脾相關理論發展於漢金元時期

 

漢·張仲景提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的著名論斷,對肝脾不和之證,予以四逆散、大柴胡湯疏肝健脾,為肝脾同治奠定了臨床證治基礎。

 

金元四大家中李東垣則有“木鬱達之”的觀點,其實質是討論肝與脾胃之間的密切關係。他指出:“木性動盪軒舉,是其本體。今乃鬱於地中無所施為,即是木使其性。人身有木鬱之證者,當開通之,乃可用吐法以助風木,是木鬱達之之義也。”指出脾胃壅實,導致肝氣鬱阻,肝失條達,猶如木失其本性不能“動盪軒舉”,從病機和治法上分析了肝脾之間的相互關係,闡述了木鬱達之的基本含義。李氏認為脾胃本虛,肝氣乘脾,則可導致肝實脾虛之證,此時若用吐法就會加重肝氣橫逆之勢,使脾胃更虛。

 

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討論了鬱證發病的病因病機乃氣機鬱結不得發散,治療上,予以疏肝理氣健脾之法,療效頗佳。

 

1.3 肝脾相關理論豐富於明清

 

時期明清,諸醫家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同時,對肝脾關係進行了細微的研究,完善了肝脾相關論,指出肝脾兩髒生理相關,病理相傳;在生理上 “脾土賴肝木之疏達之性,肝木亦靠脾土灌溉而升。”闡述了脾土的運化功能依賴肝之疏洩功能。病理上,肝脾兩髒相互傳變,肝病可以傳脾,脾病也可以傳肝,或肝脾相互影響,同時發病,形成肝脾同病之證。如明代張景嶽在探討心身相關論時說:“怒氣傷肝,則肝木之氣必侵脾土,而胃氣受傷。”清代葉天士雲:“肝病必犯脾土,是侮其所勝也。”所以在治療上葉氏也提出:“補脾必以疏肝,疏肝即以補脾也。”

 

2 肝脾相關理論內涵的研究

 

肝脾之間的密切關係,不僅僅是兩髒之間的關係,更是肝與脾藏象兩大系統之間的關係,這兩個系統相互配合,維持人體各部分的協調平衡,對人體正常運行起著重要作用。

 

2.1 克而互用

 

肝在五行中屬木,脾在五行中屬土,依據五行相剋規律,可知肝、脾之間的關係是木克土即肝克脾。因此在生理狀態下,肝與脾間存在著一種克而互用、相輔相成的關係。肝與脾這種克而互用的關係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首先,是肝主疏洩的和脾主運化之間的密切關係,體現在飲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中。脾的運化健旺有賴於肝主疏洩功能的正常。《內經》中提到“土得木而達”。可見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則脾胃功能協調平衡,從而有利於飲食物的消化。清·周學海《讀醫隨筆·卷一》有記載:“脾主中央溼土,……其性鎮靜,……靜則易鬱,必借木氣以疏之,……故脾之用主於動,是木氣也。”是說脾乃陰土,性善奎滯,易致鬱,必須藉助肝的疏洩功能才能避免出現陰凝壅滯之證,進而維持其正常的運化功能。金元時期劉完素在《名醫方論·卷一》提到:“肝為木氣,全賴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氣虛,則九地不升,而木因之鬱;陰血少,則木無水潤,而肝遂以枯。養葵曰:“人知木克土,不知土升木,知言哉!”含義是肝木需要脾土提供的水谷精微之氣的滋潤和濡養,才能保持升發條達之性及正常的疏洩功能。

 

其次,肝藏血和脾統血的相互協調關係,見於在血的生成、貯藏及運行等方面。脾氣健運,生血有源,肝血充盈,肝有所藏則其性條達舒暢,有助於脾主運化。若脾氣虧虛,血液生化無源或脾失統攝,血溢脈外,均可引起肝血不足,從而影響肝臟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如清代程文囿《程杏軒醫案》所說:“木雖生於水,……無土之處,則無木生,……培其土,則根本堅固,津液上升,布達周流,木欣欣向榮矣。”

 

2.2 疏運互用,藏統協調

 

肝主疏洩,脾主運化;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統血。肝與脾之間的生理關係,主要表現為疏洩和運化的相互為用、藏血和統血的相互協調。

 

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肝主疏洩,調暢氣機,協調脾胃,並排洩膽汁與小腸,促進飲食的消化吸收及對精微的吸收和輸布功能,脾的運化健旺有賴於肝的疏洩正常,脾氣健旺,運化正常,水谷精微充足,氣血生化有源,肝氣得以濡養而使肝氣沖和條達,有利於疏洩功能的發揮。病理上肝脾病變相互影響。若肝失疏洩,氣機鬱滯,易致脾失健運,形成精神抑鬱,胸悶太息,納呆腹脹,腸鳴洩瀉等肝脾不和之侯。脾失健運,也可以影響肝失疏洩,導致“土壅木鬱”之證。或因脾虛生溼化熱,溼熱鬱蒸肝膽,膽熱液洩,則可形成黃疽。

 

血液的輸布運行:血的正常運行與肝、脾兩髒密切相關。肝主藏血,調節血量;脾主生血,統攝血液。脾氣健旺,生血有源,統血有權,則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藏瀉有度,血量得以正常調節,氣血方能運行無阻。

 

肝脾互相配合,共同維持血液的正常運行。病理情況下,脾氣虧虛,則血液生化無源而血虛,或統攝無權而出血,均可導致臨床上肝血不足。如果肝不藏血也與脾不統血同時並見,臨床稱為“藏統失司”。

 

3 肝脾相關的臨床運用

 

肝脾兩髒在病理上相互傳變,肝病可傳脾,脾病也可傳肝,肝脾同時發生病變而成為肝脾同病之證。關於髒病相傳的思想《內經》早已明言。《素問·玉機真髒論》曰:“五臟相通,移皆有序;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盛。”五臟相關學說中肝脾相關是指肝脾兩髒在生理上互因互用,病理上相互影響,其在臨床中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即“肝病治脾”,“脾病治肝”。肝脾病變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非肝脾同病和肝脾同病兩種情況。

 

3.1非肝脾同病

 

3.1.1 肝病及脾

 

《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饗洩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厥陰之勝……腸鳴饗洩,少腹痛。”張仲景《傷寒論》:“傷寒腹滿澹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名日縱,刺期門。”明·張介賓《類經》雲:“木強則侮土,故善洩也。”林佩琴《類證治裁》雲:“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鬱,鬱則經氣逆,為暖,為脹,為嘔吐,為暴怒脅痛,皆肝氣橫決也。”

 

正常情況下,肝主疏洩與脾主運化相輔相成,共同維持消化系統的平衡協調,如果肝氣疏洩太過或肝氣鬱結氣逆犯脾,臨床可見腸鳴、腹滿洩瀉、飲食減少、少腹痛、暖氣、腹脹、嘔吐、脅痛等症狀。要肝脾同治,予以疏肝健脾之法,方劑可選用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如果痛瀉則用痛瀉要方。

 

3.1.2 脾病及肝

 

李東垣在《脾胃論》說:“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清代·黃之御在《四聖心源》說:“脾氣宜升,……然非脾之氣上行,則肝氣不升。”意思是說如果邪氣犯脾,脾氣阻滯,則影響肝之疏洩,脾失健運,不能助肝疏達,必然導致肝氣鬱結。他在論及“黃疽”時說:“此病機起源於溼土,而成於風木。”繆希雍在《先醒齋醫學廣筆記》中則這樣論述:“脾家有積滯則鬱為黃疽。”可見脾失健運,水溼內停或飲食不節,皆可導致脾胃內蘊溼熱,燻蒸肝膽,膽汁外溢發為黃疽。臨床常肝脾同調,治以利溼退黃,健脾疏肝治法;方藥茵陳篙湯、桅子大黃湯、桅子柏皮湯之屬。

 

3.2 肝脾同病

 

3.2.1 肝脾氣虛證

 

情志內傷,或久病體弱,或勞逸失調,傷及肝氣,導致肝氣虛,倘若肝氣不足,肝的疏洩功能失常,飲食物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氣血化生無源,日久及脾,則可導致脾氣衰敗。脾氣虛弱日久則及肝,致肝氣易衰。

 

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說:“人多知肝木過盛,可以克傷脾土,即不能消食;不知肝木過弱,不能疏通脾土,亦不能消食”肝氣不足,無力行使對脾的推動作用,致脾氣常虛;脾虛失運,則無力消食。肝氣虧虛,肝虛及脾,脾氣虛弱則運化功能失常,氣血化生無源,可見面色萎黃或淡白,少氣懶言,腹痛綿綿,喜按,食慾減退,怠倦乏力,形體消瘦,口淡無味,舌淡胖有齒痕,脈緩弱或沉細弱或虛大。同樣脾氣虧虛及肝,也可導致肝氣不足,正如《雜病源流犀燭脾病源流》說:“脾病則各髒受累而病,脾氣虛則五臟俱無氣所充而虛”。肝脾氣虛臨床可見以脅脹隱痛,頭暈眼花,氣短乏力,食少,腹脹,便塘等為常見症的證候。治當益氣補肝健脾,藥用四君子湯。

 

3.2.2 肝脾氣陷證

 

肝屬木,主升發;脾屬土,主升清;所以肝脾之氣都具有上升的特點。若脾氣虧虛,或素體虛弱,或久瀉久痢,或婦女孕產過多,產後失於護理等原因損傷脾氣,皆可導致脾氣下陷。同樣外感邪氣,或情志失調,或大病久病,損傷肝氣;體虛之人,肺失宣發,無力制約肝氣等原因可使肝氣下陷。此外肝氣下陷和脾氣下陷也可相互影響,如清代·黃元御《四聖心源·浮沉大小》中記載:“土弱而不能達木,則木氣鬱塞,肝病下陷……,木邪橫侵,土被其賊,脾不能升。”黃氏在書中指出“肝隨脾升”可見肝脾兩髒在生理上相關,自然在病理上也會相互傳變。肝脾氣陷臨床可見:脫腹墜脹,便意頻數,肛門墜脹甚或脫肛,或子宮下垂,小便數急有下墜感,久瀉久痢不止,女子帶下異常,月經失調,或崩漏;男子遺精滑洩,或陽痿。治療升舉肝脾法,方用逍遙散隨症加減。清代·顧德華在《花韻樓醫案》中記載:“肝脾氣陷。便後下血。患經數載。近則脫肛。血下無度。小瘦淋痛。寒熱時作。舌光起刺。脈形乳數虛弦。情志內傷藥力斷難奏效者也。所慮秋令肅降。有血從下脫之變。柴胡(三分醋炒)丹皮(一錢五分)歸身炭(一錢)炙川柏(七分)生冬術(一錢)黑山桅(一錢)地榆炭(三錢)赤苓(三錢)細生地(三錢)小青皮(五分)’’給予治療,有升肝,舉脾的作用也可以用於本證。”

 

3.2.3 肝脾血虛證

 

脾主生血,統攝血液;所以脾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扁鵲心書·捲上》雲:“脾為五臟之母”,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論肝病治法》中記載:“五行之土原能包括金木水火四行,人之脾胃屬土,其氣敷布,亦能包括金木水火諸髒”也就是說,五臟皆有土所生,木植土。大病久病,或勞倦、思慮過度損傷脾氣,脾氣虧虛,則血液生化無源而血虛,或統攝無權而出血,可直接影響肝藏血和調節血量的功能,均可導致肝血不足,或是肝失疏洩,肝氣鬱結,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導致血液生成無源,肝無所藏,此外肝不藏血也與脾不統血同時並見,臨床稱為“藏統失司”則會形成肝脾血虛證,症見頭目眩暈,視物模糊,肢體麻木,肌肉搐動,婦女月經不調,量少有血塊或崩漏等症。《褚氏遺書·經血篇》曰:“肝脾血弱,補中益氣湯為主”這裡所說血弱即血虛,所以用補中益氣湯健脾益氣,補肝養血,來緩和肝脾兩髒血虛不足的症狀。明·薛立齋在《內科摘要》中說:“加味逍遙散治肝脾血虛,發熱,小水不利。”肝脾血虛,日久化火生熱,症見煩躁易怒,自汗盜汗,頭痛目澀,小便不利等。可用加味逍遙散,以疏肝理脾,和血調經。

 

3.2.4 肝脾氣血俱虛證

 

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肝藏血,主疏洩,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及其精氣的吸收。不難看出肝臟也參與氣血的生成,亦為人體氣血化生之源。如《素問》中記載:“肝者,……,以生氣血”《聖濟經》也說:“肝乃春陽發動之始,萬物化生之源”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說:“肝體陰而用陽”是說肝臟以血為體,以氣為用;肝又為藏血器官,所以說肝臟與人體氣血密切相關。脾主運化水谷精微,以生氣血,氣血的運行依賴與肝的疏洩和脾的固攝功能,如此可知,肝脾在氣血的生成和運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享賦薄弱,後天失養,情志失調,久病耗傷肝脾之氣,或是導致肝主疏洩,脾主運化功能失常,飲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都可以影響人體氣血的生成,日久,則引起肝脾氣血俱虛之證。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肝脾氣血俱虛,以頭暈眼花,視物模糊,肢體麻木,月經量少,食少,腹脹,便塘,面色萎黃,舌淡脈弱等為常見症的證候。依據肝脾同治,氣血並補的原則,治以調肝和脾,益氣養血之法,方用八珍湯或補中益氣湯合四物湯。如果臨床表現以肝脾氣虛為主,血虛為輔,治療則以補氣為主佐以,補血養血藥。若以肝脾血虛為主,治療則以補血為主,佐以補氣、理氣之品。

I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湖北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肝脾相關的理論研究,趙小軍,2012年5月。編輯/大熊

《問中醫幾度秋涼》在線閱讀

《爺孫倆的中醫故事》在線閱讀(小郎中學醫記)

中醫在線視頻課程

中醫二十八脈及全部脈象(動態圖解)

高清舌診圖譜(收藏)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免費下載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叢書(全21冊)免費下載

【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免費下載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費下載

                                               .

更多內容盡在【中醫寶典】文章排行彙總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