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超越的1997年,到底有多時髦?

“大爆炸”(Big Bang) 創造了整個宇宙,而 1997 年對於時尚圈來說,就像  “大爆炸” 一樣,創造了我們今天所有的時尚流行。


1997 年是時尚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許多我們今天在 T 臺和衣櫥裡的審美風格,都是在那一年奠定的基礎。

Year 1997

最近,巴黎時尚博物館 Palais Galliera 正在舉辦一場名為 “1997 Fashion Big Bang(1997 時尚大爆炸)” 的展覽(2023.3.7-7.16),帶大家還原回顧了那個驚心動魄的年代。

為什麼是 1997 年?

因為這一年是當代時尚史上的分水嶺。既是 1990 年代時尚的高潮,也是邁向千禧年的大門。展覽將這一年的影響力稱為 “21 世紀時尚的發射臺”。

Vogue Paris 將這一年的 1997 年春夏系列,定義為巴黎在經濟危機和激烈的全球競爭時代,重新獲得國際時尚之都地位所需的 “Big Bang”。

延伸到整個流行文化世界。這一年, 《泰坦尼克號》 橫空出世,《黑衣人》、《第五元素》 等科幻電影大賣,北野武的 《花火》 在這一年拿下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那時的明星紅毯,也有著一股原生的美,沒有 P 圖,沒有精修,每個人都散發著生命力。

26 年過去了,1997 年的時尚、文化與藝術,仍然值得回憶。

01

反傳統的高定

New Couture

1997 年是時尚圈最輝煌的年份之一。

見證了 Jean Paul Gaultier、Thierry Mugler 等如今已經是行業頂級的明星設計師高級時裝的到來。

上個月,Mugler 舉辦了與 H&M 聯名系列的發佈秀,模特們穿著 “平價版” 高級時裝,在 T 臺上重現了經典的 “螞蟻臺步”。這個經典臺步,就來自 1997 年。

Thierry Mugler 在他的 1997 年春夏高定系列中加入了卡夫卡的 《變形記》——在蝴蝶破繭之前,各種有翅膀和硬殼的生物出現了。

Mugler 暗色調服裝通過剪裁將昆蟲的甲殼狀結構融入其中,模特是頭頂帶著觸角的蜜蜂、還未破繭的蠶蛹、戴著黑色眼鏡的蒼蠅,最後揮動絢彩翅膀的蝴蝶。

模仿螞蟻的模特們,身著蜂腰輪廓的西裝夾克成群結隊走出一種奇特又優美的氣勢(這場秀結束之後,這支由當時就走在第一個的模特 Emma S. 編排的螞蟻舞風靡紐約的夜店)

這一年,Jean Paul Gaultier 發佈了他的首季高定。

在這場秀上,他開創性地讓牛仔布、網眼布、浴球等日常元素登上了高定舞臺。

還重新審視了自己標誌性雌雄同體設計,打造出現代風格,設計出男女皆宜的高級定製時裝。打破模特年齡、種族和身材的既定規則,多元化的 “真人” 走上 T 臺。

“這可能是對這個古老行業的最新詮釋。” 《Vogue》當時說道。

02

一鳴驚人的系列

Stunning Collections

1997 年,那些有無數創意和想法的設計師推出了許多極具突破性的設計,直到今天依舊廣為流傳。

Jonathan Anderson 最近幾年喜歡在 LOEWE 推出一些將高跟鞋、汽車、氣球等物體塞進衣服的 “奇奇怪怪設計”,吸引了許多消費者的目光。

LOEWE 2022 秋冬系列

其實這些 “把戲”,也是玲姐在 1997 年就嘗試過的。

這一年,Comme des Garçons 帶來了被稱為 “卡西莫多” 的 “Body Meets Dress、Dress Meets Body” 的 “腫瘤系列”。

連衣裙的臀、腰、腹、肩等位置都被塞了填充物。不規則、奇特的腫塊巔覆了身體曲線,否定用身體吸引或取悅男性,震撼了整個時裝界。

我們的工作就是質疑傳統。如果我們不冒險,那麼誰會呢?

—川久保玲

通過腫瘤裝,川久保玲改變了人體的線條,創造出另一個空間。

“1997 Fashion Big Bang” 時尚展覽

同一年,Martin Margiela 同一概念的兩個系列把服裝製造背後的一地雞毛,粗暴地展示在了觀眾面前。

“假人模特”(mannekin) 是衣工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們擁有最經典的身材比例,用以立體地支撐起服裝。

無論是假人模特身上的粗布,“stockman” 和 “semi couture” 字樣,還是衣物製作過程中的輔助線和線頭,Martin Margiela 把時裝工業所刻意隱藏起來的那些東西作為作品中展現的重點。

這件衣服在去年的戛納電影節上還被法國歌手 Bilal Hassani pick,穿著走紅毯依然顯得先鋒又前衛。

Bilal Hassani 2022 戛納電影節紅毯造型

in Martin Margiela 1997

棕櫚樹如今被看做是新潮牌 Palm Angels 的圖騰,被印在衣服和皮膚上的 “黑棕櫚”,成為許多潮人們的街頭暗語。

 

其實 “黑棕櫚” 最早出現在時尚圈,也是 1997 年。

Raf Simons 在 1997 年發佈了同名品牌的第六個系列 “Black Palms”,顛覆了傳統的陽剛之氣觀念,對男性美重新定義。

我不想展示衣服。我想展示我的態度,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Raf Simons

他們鬼鬼祟祟,皺著眉頭,臉色蒼白,骨瘦如柴,暗黑的、哥特的、未完成的的衣服,更襯他們的叛逆與脆弱。

這個系列中藝術家 Franky Claeys 設計的一系列朋克圖案,Jos Brands 在模特背上畫的棕櫚樹至今仍被大家所銘記。

03

新一代創意總監

Young Directors

1997 年,傳奇的時裝屋被新一代英美設計師接管,讓傳統奢侈品牌散發出煥然新生的光芒。

那些如今已經是時尚圈如雷貫耳的名字,當時還只是初出茅廬的 “愣頭青”。

 

Tom Ford 去了 Gucci,為品牌注入誘惑與性感。

當時 Gucci 的公關懇求時尚編輯參加 Tom Ford 首次亮相的女裝秀,到了 1995 年,反倒成了編輯們求著品牌給邀請函。

1997 春夏系列男女裝並演,男女兩性的模特都穿著 G-string,自信、招搖、幾乎具有攻擊性地吸引眼球。

這條有個雙 G 扣的丁字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 Gucci 經典單品,將所謂的低級趣味“合法化”,後來被 Alexander Wang、Givenchy by Matthew Williams 等致敬。

John Galliano 從 Givenchy 被調任到 Christian Dior,1997 年秋冬高定是他在 Dior 的首秀,放置在秀場每個座位上的卡片寫著 Galliano 的秀場寄語:“這個系列的精神是一種改變”。

非洲馬塞部落風格的串珠與頭飾出現在束腰長禮服上,色系鮮明的綢緞旗袍有著濃郁的東方風情。

這場秀以奢華明豔又鬼魅的形象打破了舊 Dior 一直以來 “端著的” 拘束。 

1997 年 1 月 19 日,Alexander McQueen 接替 Galliano 為 Givenchy 帶來了呼應品牌白+金色調的,以古希臘為靈感的首秀。

儘管當時被評論家和客戶視為徹底的失敗,但後來被許多設計師模仿並被譽為天才。

1997 年,也是 Marc Jacobs 入主 Louis Vuitton 的那年。

他的極簡風格的首秀,一點都看不出是出自 Marc Jacobs 的手筆,就如他本人的形象一樣前後判若兩人。

04

影壇傑作

Classic Movies

1997 年上映了不少好電影,兼具口碑和票房。

至今仍然是 Top 級的《泰坦尼克號》(Titanic)在那一年橫空出世,全球範圍收割票房,賺取了足以淹沒另一艘大船的眼淚。

Jack 和 Rose 成為世人矚目的 “金童玉女”,《My Heart Will Go On》 傳遍大街小巷,站在船頭雙臂展開成為情侶照最愛 Pose。

由 Ben Affleck 和‎ Matt Damon 這對 “好基友” 自編自演的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讓他倆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科幻片也佳作頻出,呂克·貝松導演的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天馬行空。Jean Paul Gaultier 為本部影片打造了戲服造型。

Jean Paul Gaultier《第五元素》設計了戲服。

爆米花喜劇片 《黑衣人》(Men in Black),輕鬆有趣。

備受爭議的 《洛麗塔》(Lolita)也在這年上映。

以 《春光乍洩》 為代表的華語片這一年也在法國戛納電影節上驚豔世界。

不過當年金棕櫚大獎被日本導演今村昌平的 《鰻魚》 和伊朗電影 《櫻桃的滋味》 摘得。

《鰻魚》 & 《櫻桃的滋味》 海報

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大家熟悉的 “喜劇人” 北野武大放異彩,憑藉 《花火》 一舉拿下金熊獎,奠定了自己在國際影壇的絕對影響力。

《花火》 劇照

05

“好多人啊”!

Buzzing Carpet

那麼多好電影,1997 年戛納電影節自然是眾星雲集。紅毯鏡頭記錄下了那些世界巨星意氣風發的模樣。

沒有濾鏡和修圖,每個人都散發著原始的生命力。

Monica Bellucci

Milla Jovovich

鞏俐

Michael Jackson

Kate Moss&Johnny Depp

Elizabeth Hurley&Hugh Grant

Jude Law&Uma Thurman

Leonardo DiCaprio & Jeremy Irons

“Upcoming British Actors Photocall"  

06

往日“流量”

Top Hot songs

最後再來看看 1997 年的流行音樂。

1997 年是 Ginger、Sporty、Scary、Baby  和 Posh 稱霸世界的一年,出道單曲 《Wannabe》 各種破紀錄,Spice Girls 是當時名副其實的頂流女團。

Oasis 憑藉 《Be Here Now》 創下了英國有史以來銷量最快的專輯的新紀錄。

Puff Daddy 和 Faith Evans 為為紀念 4 個月前被謀殺的說唱歌手 Notorious BIG 而發行的 《I’ll Be Missing You》,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單曲之一。

1997 Billboard Top Hot 1 屬於 Elton John 重製的 《Candle in the Wind 1997》,於 1997 年 9 月 13 日發行,作為戴安娜王妃的致敬單曲(1997 年 8 月 31 日戴安娜因車禍意外逝世),歌曲的全球收益用於戴安娜的慈善事業。

Elton John在戴安娜葬禮上的獻唱

時光飛逝,但經典永流傳。

最近查爾斯三世加冕,再次勾起大家對戴妃的懷念。

有些美好的事物,永遠停留在了那個年代,再也回不去了。

1997 年,你在做什麼?

不要忘記給鵝娘點贊👍加 “星標🌟” 哦!你們不會讓鵝孃的努力付之東流的對不對!愛你們!


也歡迎加入鵝娘粉絲社群,每日不定時嘮嗑分享美好生活。



🌟🌟🌟


– END | 騰訊時尚 –


沒看過癮?本週熱門餵飽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