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的人,飯後會出現3個異常,養護胃部,四做三不做!

胃者,水穀之海。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

中醫講,胃不好,難長壽,可見,胃部健康的重要性。

胃,是一個比較“嬌弱”的器官。

生活中,許多的小習慣,都會損害胃部,導致胃炎、胃脹、胃痛…..

越來越多的人,在承受著胃病的折磨,養胃刻不容緩,需要格外注意。

胃不好的人,飯後會出現3個異常,若沒有,則你的胃部還算不錯

1、飯後腹脹

很多人,遇到喜歡吃的食物,難免會吃撐,導致腹脹。

但是,如果吃的不多,飯後卻腹脹的嚴重,則需要警惕胃部疾病。

飯後腹脹嚴重,除了消化不良,或胃炎以外,還需要小心是胃癌所致。

胃癌的早期會出現上腹部不適,表現為進食後有飽脹感,反覆發作,莫忽視。

2、飯後反酸

飯後會出現反胃、泛酸、燒心等異常感覺,需警惕胃部健康出現了問題。

一般常見原因有HP感染、胃食管反流病、胃潰瘍等,最好及時檢查一下。

3、飯後胃絞痛

進食後,經常出現胃痛,需警惕胃酸反流所致。

此外,飲食上肝氣犯胃,或胃虛弱等,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胃痛。

此時,需要警惕胃病病變,尤其是中老年人,最好及時去查查胃部。飯後三件事,最傷胃,儘量改掉

1、飯後一根菸

很多菸民,喜歡在飯後立刻點上一支菸,抽上幾口。

然而,飯後立刻抽菸,產生的危害比平時吸菸要大十倍。

人體進食後,為了消化食物,腸胃蠕動會增加,血液循環也會加快。

此時吸菸,不但會損害胃部健康,還會對大腦、心臟、肝等造成一定的損傷。

所以,飯後不要立刻吸菸,最好在飯後1小時後再開始吸菸。

2、飯後立刻喝茶

喝茶,是延年益壽的習慣,但卻不宜在飯後立即飲茶。

飯後立即喝茶,會影響腸胃對食物的消化分解,易導致大便乾燥、便秘。

因此,飯後飲茶,最好在飯後一小時,再喝茶,並且,不宜喝濃茶。

3、飯後立刻洗澡

飯後馬上進行洗澡,危害和空腹洗澡相同。

飯後胃內容積比較大,有大量的血液聚集到胃部,這時,全身的血管,都處在一種擴張狀態,包括肌肉、皮膚,如果,飯後就洗澡會造成消化功能障礙。再好的胃,也怕這三點,儘量遠離

一怕酒飲

酒精入胃,會直接損害胃粘膜。

長期大量喝酒,不僅會使胃黏膜重度增生,甚至會誘發胃癌。

酒精度數越高,對於胃部的損害也就越嚴重,養護胃部要注意少碰酒飲。

二怕過飽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胃,既怕餓,又怕飽,喜歡定時定量。

一旦吃得太多過飽,會加重胃部負擔,影響消化,不利於胃粘膜的自我修復。

久而久之,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壞胃黏膜屏障,有誘發各類胃部疾病。

因此,飯吃七八分飽,切莫貪嘴吃得過撐。

三怕冷涼

胃,喜溫熱,怕寒涼。

很多人的胃部疾病,是因為“貪涼”所致。

寒氣侵入胃部,在胃裡累積,便會導致一系列胃部不適,如胃脘痛等。

所以,冷涼生冷的食物,要儘量遠離,不可貪嘴。

生活中,養護胃部,做好四件事

第一件:喝點熱茶,暖胃止痛

35℃~40℃的溫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

而溫熱的植物茶水,對於調理脾胃,溫和持久,有著獨特的優勢。

用一些養胃的藥食兩用小植物,搭配泡水喝,可驅寒暖胃,十分有益。

黃花苗柑皮茶,泡水喝,可消炎殺菌,養胃止痛,可保護胃部健康。

中醫認為,黃花苗,入肝、胃二經,擅長清胃熱,治胃痛。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花苗,還可殺滅幽門螺桿菌,減少胃潰瘍的發病幾率,對於各種類型胃脘痛,也有改善之效。

柑皮,味辛、苦,入脾肺二經,可理氣健脾,調中和胃,擅長治療脾胃氣滯證。

此外,柑皮所含的揮發油,可刺激胃腸道平滑肌,促進消化,排腸道積氣,增強食慾。

二者配搭在一起,泡水喝,養胃殺菌,消炎止痛,殺滅幽門螺桿菌,改善胃炎、胃潰瘍,健脾和胃,效果尤佳。

第二件:多吃黃色,健脾和胃

中醫講:五色入五臟,黃色入胃。

多吃點黃色食物,有益脾胃健康。

南瓜,入脾、胃二經,可保護胃粘膜,加速胃粘膜的修復。

小米,熬粥,營養價值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

胡蘿蔔,可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

第三件:管理好睡眠,不熬夜,不賴床

良好的睡眠,修復胃的一劑天然的良藥。

所以,想要養護胃部健康,一定要管理好睡眠。

首先,就是不能熬夜,要儘量早睡,晚上十一點前進入睡眠狀態。

一旦長期熬夜,睡眠不足,就會削減胃的屏障自保能力,大大增加患胃潰瘍的機會。

其次,還不能賴床不起,要做到早起。

不論是否是休息日,早上,最好到點起床,不要賴床。

如果,經常賴床不起,會打亂胃腸功能規律,胃腸黏膜將遭損害,易誘發胃炎、潰瘍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第四件:閒來無事,按揉穴位

早飯後,按揉足三里,可打通胃經,促進消化,延年益壽。

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

此外,經常按揉天樞穴可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

仰臥,人體中腹部,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即為天樞穴。

還可以按揉中脘穴,在腹部肚臍上方,大約4個手指的位置。

經常按揉,有助於理氣止痛,和胃止嘔,用點揉的方式即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