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敦煌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學術研討會

513日(週六)上午
開幕式:9:00—9:20
會議地點:敦煌研究院大報告廳
主持人:楊富學(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長、研究館員、博導)
議程:
1.介紹會議緣起與來賓
2.敦煌研究院書記趙聲良研究館員致開幕詞
主旨報告 上午9:20—10:40
主持人:張元林(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館員)、周松(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
發言者(每人發言20分鐘):
1. 楊富學(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長、研究館員、博導):多民族文化交融與元后期敦煌社會之發達
2. 張玉海(寧夏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的西夏
3. 鄭一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馬來西亞國際鄭和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明代中西文明交流與中國近代科學研究的發端
4. 鄭曉雲(湖北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院長):文明傳播視野下的古代水利西傳及其影響——以敦煌地區為重點的考察
茶歇10:40-11:00
主旨報告11:00—12:30
主持人:鄭曉雲(湖北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院長)、段海蓉(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
發言者(每人發言20分鐘):
1.易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禹羌華夏說
2. 李天石(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導):西夏與唐朝倉庫管理制度比較研究
3. 張俊民(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懸泉置漢簡與中西交通史研究芻議
4.閔祥鵬(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九世紀中期災變與內亞政治格局的重塑
5.自由討論(10分鐘)
5月13日下午學術報告
第一組第一場,13:30—15:45,敦煌研究院大報告廳
主持人:劉斌(贛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主任、教授)、趙燕林(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館員)
發言者(每人發言15分鐘):
1. 任新來(法門寺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韓金科(法門寺博物館原館長、研究館員):法門寺地宮與敦煌石窟榆林窟第三窟
2. 胡曉麗(蒙古國立大學新晉博士):元代敦煌壁畫舞姿視閾下的舞蹈創作研究
3. 李海磊(四川美術學院副教授):三至九世紀絲綢之路壁畫圖像中的文明互鑑與文化共生
4. 納春英(青島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唐西州交河郡市估案涉服飾名物考釋
5.崔瓊(新疆藝術學院碩士生):文殊化現:論伯西哈第3窟維摩變中堂偶像的倒置
6. 高彥(西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講師):交流與融合:古代新疆女子髮髻考
7. 那尕才讓(西藏大學藝術學院在讀博士):歷史的記憶:大昭寺馬首銀壺的圖像與文獻鉤沉
8.劉璟(故宮博物院館員):“中國曆代繪畫大系”與古今繪畫研究——以《敦煌元明清帝王名臣像“規鑑畫”》為例
9.自由討論(15分鐘)
茶歇15:45-16:00
第二場,16:00—18:00敦煌研究院大報告廳
主持人:黃榮光(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科學技術史系教授、博導)、納春英(青島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發言者(每人發言15分鐘):
1.王進玉(敦煌研究院研究館員):榆林窟第三窟壁畫“釀酒圖”的六次誤讀
2. 王慧慧(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館員):莫高窟第464窟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像辨識
3. 邢耀龍(敦煌研究院榆林窟研究所館員):劉世福題記與榆林窟第4窟的斷代
4. 閆珠君(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在讀博士):沙州回鶻石窟七佛圖像研究
5.張春佳(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莫高窟唐前期石榴紋花葉的典型性與普適性
6. 王倩(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講師):南北朝視覺文化視野下的莫高窟畏獸圖像
7.吳鵬程(敦煌研究院“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副研究員):關於天龍山第8窟研究內容的幾點思考
8.自由討論(15分鐘)
第二組第一場,13:30—15:45敦煌研究院小報告廳
主持人:孫升雲(暨南大學學報編輯部主編、教授、博導)、張玉海(寧夏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發言者(每人發言15分鐘):
1. 張田芳(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圓覺經》對敦煌本回鶻文《說心性經》的影響
2.張海娟(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元代河西地區的觀音信仰探析
3.李婷婷(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張雅莉(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研究生):敦煌石窟中吐蕃樂舞圖像學研究
4. 張藝凡(上海師範大學在讀博士):漢姓蕃名:吐蕃敦煌時期漢藏語言文化的交融
5. 代劍磊(咸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講師):從大月氏的地緣政治分析張騫“不得要領”的原因
6. 王麗君(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唐宋延壽命菩薩探微
7.李俊義(大連民族大學東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羅振玉後人對敦煌學的貢獻
8. 黃京(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鍾妍(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在讀博士):一次追求民族文化認同之旅:悟真出使長安問題再探
9.自由討論(15分鐘)
茶歇15:45-16:00

第二場,16:00—18:00敦煌研究院小報告廳
主持人:陳朝雲(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郭勝利(河南大學民族研究所教授)
發言者(每人發言15分鐘):
1.陳瑋(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從敦煌到河朔:新出唐粟特人《羅璋墓誌》《米氏墓誌》研究
2.蘇銀梅(寧夏固原博物館研究館員):北周李賢姓氏考
3. 樊麗沙(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絲綢之路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述善集》所見元代河南濮陽西夏遺民對中原農耕文化的認同
4. 葉凱歌(新疆大學歷史學院講師):從馬洛夫資料看回鶻頭韻詩向裕固族民歌的過渡
5.汪威(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略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裕固族形成中的演進邏輯
6. 張丹(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藏彝走廊民族醫藥的交往交流與交融研究
7. 段海蓉(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元代曲先學者盛熙明事蹟補考
8.自由討論(15分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