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疑難雜症,中藥外用可以一試

導讀:中醫治病的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內服湯藥和各類丸散膏丹,還有針灸、推拿、刮痧、拔罐等等。對於某些疑難雜症,中醫外治也有奇效。
本文由河南省汝南縣三門閘醫院唐新華、袁大利和河南汝南縣衛生中專學校高慧、唐𣆥君共同寫就,介紹了兩例中藥外治的成功案例,特與同道交流,望為中醫臨床拓寬思路。

1

結節性肝硬化

中藥臍療收功

陳×,女,45歲,1989年9月5日就診。

慢肝病史10年,近3年逐漸加重,半年前出現低熱(每日下午體溫37.9℃),納差,腹脹兩下肢輕度浮腫,面部及手掌出現蜘蛛痣,無黃疸。

肝在脅下觸及1.5cm,劍突下3cm,質硬,有觸痛。脾在脅下1cm,質硬有觸痛。自覺五心煩熱,口燥咽乾,便秘。

患者已做腹部B超3次,肝穿刺均診為結節性肝硬變。食道造影:食道下端靜脈曲張。

投以自制肝膽舒臍療帶Ⅰ型(內含:丹參、紅花、板藍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30餘味,10天1個療程)。1個臍療帶用10天。

臍療帶用後30分鐘,腹內即有舒服、通氣感。5日後低熱已退,食慾增加,要求繼續使用。

共用肝膽舒臍療帶Ⅰ型7個月(共用21個臍療帶),自覺症狀完全消失,體質明顯好轉,肝功能恢復正常,肝在劍突下1.5cm,脅下1cm,質軟,2次食道造影證明靜脈曲張消失。

2

持久頭痛

中藥藥枕奏效

萬×,女,29歲,1990年5月26日就診。

患者頭痛8年,8年前因與家人生氣後出現頭痛、失眠,當時徹夜不眠,經在精神病院治療後睡眠好轉,但仍持續性頭痛。

近3年頭痛呈週期性加重,每在月經前10天加重,經來減輕。加重時痛如錐刺,需服止痛片,平時隱隱作痛,屢治無效。

已做腦CT掃描2次,均已排除佔位性病變。其他檢查無異常發現。

餘投自制醒腦藥枕,內含川芎、菊花、白芷、丹參、薄荷、冰片等20餘味,每晚枕之。

用此藥枕1月後,頭部清涼舒服,頭痛逐漸減輕,共枕半年,症狀完全消失,1年後隨訪未再復發。

3

體 會

中藥外治療法,以其獨特的優越性和確切療效,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

中藥外治應以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為原則,根據不同的病證而採取不同的治則、方藥。

其次選擇藥物以“氣味俱厚者為宜”。由於外治療法的吸收途徑與口服吸收不同,在研製外治療法時,單純採用內服方藥者外治往往以失敗而告終。在辨證用藥的同時應加入芳香藥物,芳香藥物可使藥物迅速滲透、吸收。

另外,中藥外治形式應多樣化。研製外用藥可根據身體的不同部位而研製出不同的形式,如頭部可用藥枕、藥帽,臍周用臍療帶等。

注:本文選摘自《疑難雜症臨床經驗》,夏桂華、何民主編,中原農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2月。轉載請註明出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