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出現五個單于,各有哪些地盤?

匈奴出現五個單于,各有哪些地盤?

公元前60年,握衍朐鞮單于(前右賢王屠耆堂)奪位時,殺了左賢王,他自己原來是右賢王,因此左右賢王全都空缺。握衍朐鞮單于以愛子為左賢王,以同母弟為右賢王。

握衍朐鞮單于是右地來的,他自己都很難掌控左地,更別提兒子左賢王了。

此時左奧鞬王死了,握衍朐鞮單于立其小兒子為左奧鞬王,留在龍城。但是在左奧鞬王領地,部族按傳統立其子為左奧鞬王。

左賢王見形勢失控,向父親求援。握衍朐鞮單于派萬騎往擊之,居然傷亡數千人而退。此事令握衍朐鞮單于在左地威信全無,沒人把左賢王當回事。

而東南方的烏桓見匈奴左地內訌,便趁機攻擊姑夕部,擄獲不少牛羊和戰馬。姑夕王當到左地各部求援,左賢王無力擊退外敵,匈奴左地真是內憂外患。

公元前58年,虛閭權渠單于之子稽侯㹪自立為單于,是為呼韓邪單于。

稽侯㹪娶了烏禪幕首領之女,烏禪幕本是烏孫與康居之間的一個部落,首領率數千人降匈奴。狐鹿姑單于將先賢撣(日逐王)的姐姐嫁給烏禪幕的首領,第二任首領烏禪幕的首領又將女兒嫁給狐鹿姑單于的孫子稽侯㹪(呼韓邪單于)。也就是說烏禪幕這個部落,與降漢的日逐王先賢撣聯姻,也與呼韓邪單于聯姻。

烏禪幕的首領還曾勸說握衍朐鞮單于,不要殺日逐王先賢撣的弟弟,結果單于不聽,一連殺兩個。

呼韓邪單于不僅有烏禪幕支持,左奧鞬王擔心握衍朐鞮單于報復,也率軍擁立。

呼韓邪單于還親口承諾姑夕王,只要支持其奪取單于大位,便幫對方奪回烏桓人佔據的牧場,奪回戰馬和牛羊。

呼韓邪單于率軍攻入單于庭,殺左賢王,拉開匈奴內戰的大幕。

匈奴最重軍事實力,最初懼怕握衍朐鞮單于,各部才俯首稱臣,現在有了新的單于,左地各部附驥攀鱗,紛紛依附呼韓邪單于。

呼韓邪單于率兵西征,兵進龍城。握衍朐鞮單于見兵力不佔優,便派人去右部搬救兵,誰料他這個右賢王弟弟,是真的慫,不敢派兵增援。

雙方一場大戰,握衍朐鞮單于敗走,揮刀自殺。

呼韓邪單于到了龍城後,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聯姻,他娶單于本部大族呼衍王的兩個女兒。呼韓邪單于由此在單于本部紮下根基,此前烏禪幕的女兒只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呼衍王的兩個女兒卻生下六個兒子。

握衍朐鞮單于見兵力不佔優,便派人去右部搬救兵,誰料他這個右賢王弟弟,是真的慫,不敢派兵增援。

雙方一場大戰,握衍朐鞮單于敗走,揮刀自殺。

呼韓邪單于佔據匈奴本部與左地,他坐鎮龍城,以其兄呼屠吾斯為左谷蠡王控制左地。呼韓邪單于對右賢王的“本事”早有耳聞,知道他沒什麼威脅,便派人去右地各部,希望共斬右賢王人頭,免得大動干戈。

呼韓邪單于沒有兵力派往右地了,他把大部分兵力派到了左地,一方面幫其兄呼屠吾斯控制左地各部,另一方面出兵幫姑夕王教訓烏桓。

右賢王雖是握衍朐鞮單于親弟,卻是個廢材,毫無主意。左大且渠都隆奇率部逃到匈奴右部,找日逐王商議。好在握衍朐鞮單于的從兄日逐王薄胥堂還算可以,於是兩人擊殺右賢王父子,立薄胥堂為屠耆單于,對抗呼韓邪單于。

屠耆單于起兵東進,他在龍城也有內應,呼韓邪單于本來就兵力空虛,於是兵敗逃回左地。

屠耆單于坐鎮龍城,此時左右賢王都有空缺,但屠耆單于卻不急於立左右賢王,而以其長子都塗吾西為左谷蠡王,少子姑瞀樓頭為右谷蠡王。

屠耆單于的兵力超過十二萬騎,遣右奧鞬王與烏藉都尉,各率兵兩萬騎,到東邊防禦呼韓邪單于反撲。

此時匈奴右地極度空虛,兩年前右賢王屠耆堂(握衍朐鞮單于)率軍到龍城奪位,接著日逐王先賢撣率眾降漢,現在日逐王薄胥堂(屠耆單于)又率兵到龍城奪位,而且將右奧鞬王與烏藉都尉都調離右部。

匈奴右地的西北方向,有一個呼揭部,生活在額爾齊斯河上游,冒頓單于時期,征服了這個部落,並且以其子為呼揭王。從血脈來看,雖然呼揭王與單于是同宗,但時間過去一百多年,類似漢室宗親。

由於右地空虛,呼揭王便覬覦右賢王之位,並與屠耆單于身邊的唯犁當戶與呼揭王合謀,打算軟硬兼施,奪取右地。

公元前57年,呼揭王率軍挺近右地,屠耆單于識破唯犁當戶與呼揭王的勾當,殺唯犁當戶,並迅速出兵西進。呼揭王敗逃額爾齊斯河,仍不服氣,便自立為呼揭單于。

屠耆單于當然無力遠征,在他出兵右地時,在前線對陣的右奧鞬王和烏藉都尉也反了。

右奧鞬王是日逐王先賢撣之兄,與屠耆單于這個支脈本來就不和,只是擁兵兩萬騎才得以自保,見屠耆單于疲於奔命,也就自立為車犁單于。

烏藉都尉也有兩萬騎兵,不想繼續和呼韓邪單于作戰,便自立為烏藉單于。

圖-五單于爭立

於是五單于並立,匈奴距土崩瓦解不遠了。

車犁單于和烏藉單于的位置在龍城與單于庭之間,西面是屠耆單于,東面是呼韓邪單于,唯有尋機撤回匈奴右地,部族才能生存下去。

於是兩個單于邊打邊往西撤,繞過龍城,一個月後,撤到了右地。西北方的呼揭單于自感唇亡齒寒,便起兵南下助戰。三大單于當中,只有車犁單于是烏維單于的後人,另外兩人只能算是宗親。為了扭轉頹勢,烏藉單于和呼揭單于去單于號,推立車犁單于。

呼揭單于的勢力範圍本在額爾齊斯河,幾次在匈奴右地損兵折將後,萌生退意。而烏藉單于自知能力撐不起野心,也開始另謀出路。

屠耆單于遣左大將、都尉率四萬騎屯龍城以東,防禦呼韓邪單于,親率四萬騎西擊車犁單于。

公元前56年,已經去單于稱號的呼揭單于在敗退過程中被殺。呼揭單于之子烏厲溫敦與孫烏厲屈率數萬族眾投降。烏厲溫敦的官名是呼速累,這是呼揭特有的,相當於匈奴的部落王或漢朝的將軍。呼揭單于南下的過程中,不但有大把後勤人員,還拖家帶口,把近親族眾都帶了出來。

另一個已經去單于稱號的烏藉單于,就沒有族眾這個大累贅,率軍輕裝逃跑,躲避鋒芒。

車犁單于是日逐王先賢撣之兄,他可沒有退路,只能與屠耆單于力戰到底,此時屠耆單于平定右地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左地的形勢急轉直下,可謂倒懸之危,呼韓邪單于與兄右谷蠡王揮師西進,襲擊屠耆單于的四萬騎兵,殺萬餘人。

屠耆單于只好立即回師龍城,向東並諸部騎兵,共六萬騎。奔行千里,至嗕姑地,人疲馬乏。呼韓邪單于率四萬騎出現在前方,雙方激戰,呼韓邪單于慘勝,殺屠耆單于,再次佔據匈奴本部和左地。

左大且渠都隆奇與屠耆單于少子右谷蠡王姑瞀樓頭南走,因無路可逃,只好到光祿塞(塞外長城)下,投降漢朝。

右地這邊,車犁單于去單于號,仍為右奧鞬王,臣服呼韓邪單于。然而烏藉都尉去單于稱號之後,在李陵之子的支持下,復烏藉單于稱號。

右校王李陵已經去世,他的勢力範圍,是北海(貝加爾湖)以西、葉尼塞河上游地區,這裡有個部落叫堅昆,控弦三萬。堅昆人身材牛高馬大,赤發、綠眼珠、白皮膚、黃鬍鬚。李陵之子以堅昆人為主力,這才有實力扶立一個傀儡單于。

呼韓邪單于怎能容忍另一個單于存在,立刻與其兄左谷蠡王呼屠吾斯起兵西進,在右奧鞬王(前車犁單于)的配合下,大破烏藉單于,取其首級回龍城,李陵之子則率堅昆軍逃之夭夭。

呼韓邪單于離開右地前,打算立其兄左谷蠡王呼屠吾斯為右賢王,然而呼屠吾斯卻藉故推辭,他覬覦的是左賢王之位。匈奴的左賢王相當於儲君,上一個左賢王死後,匈奴四年沒立左賢王。

呼韓邪單于沒有讓步,他以一個兒子為左大且渠,率兵鎮右地,主要是監視右奧鞬王(前車犁單于)。

然而右地的情況著實複雜,已故屠耆單于的堂弟休旬王,率五六百騎,擊殺左大且渠,並其兵,自立為閏振單于。

呼韓邪單于怒火攻心,他坐鎮龍城,卻沒有足夠的兵馬去討伐右地的閏振單于,而其兄左谷蠡王呼屠吾斯手中兵馬不少,只是對出兵右地毫無興趣。呼韓邪單于明白哥哥的心思,立呼屠吾斯為左賢王,前提是呼屠吾斯必須率軍拿下右地。同時呼韓邪單于以其子銖婁渠堂為右賢王,欲日後控制右地。

左谷蠡王呼屠吾斯得到封左賢王的承諾,又大封部下將士,於是飛鷹走馬,率軍撲向右地。

公元前54年,左賢王呼屠吾斯攻殺閏振單于,平定右地。左賢王借新勝之餘威,突襲右奧鞬王(前車犁單于),一舉擊殺右奧鞬王,並其眾,收拾餘燼。左賢王派人告訴其弟呼韓邪單于,說右奧鞬王與其弟日逐王先賢撣秘密往來,打算投降漢朝,因此迫不得已攻殺之。

從五單于並立,到如今只剩呼韓邪單于,然而匈奴的內亂卻並未停止。按匈奴繼位制度,左賢王呼屠吾斯將在呼韓邪單于去世後即位,然而呼屠吾斯是呼韓邪單于之兄,單于打的如意算盤是,耗死兄長,再立自己子嗣為左賢王。

左賢王呼屠吾斯這個人,野心極大,確實有架海擎天。他兩次出征右地,兵力越打越多,已經遠超呼韓邪單于。呼屠吾斯志在效仿冒頓單于,在北方建立草原帝國。

公元前53年,呼屠吾斯回師左地不久,便自立為郅支骨都侯單于。

圖-兩單于並立

現在是兩單于並立,呼韓邪單于和郅支骨都侯單于都是虛閭權渠單于之子,同父異母。呼韓邪單于早期實力較強,依靠岳父的部落烏禪幕,起兵自立。郅支骨都侯單于跟著弟弟起兵,戰功赫赫,從左谷蠡王到左賢王再到單于,實力急速膨脹。

虛閭權渠單于去世七年,匈奴竟然冒出來七個單于,可見當時的情況多麼混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