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過了新冠,躲過了甲流,沒躲過呼吸道合胞病毒。”甲流高峰才過去不久,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又多起來。“又發熱了”“這次是咳嗽厲害”“跟拉風箱一樣,有點像哮喘”很多家長看著發熱難受的孩子心急如焚。
“最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處於高峰。目前因咳嗽、喘息住院的患兒中,在浙大兒院佔據首位的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這些孩子一般都因為持續發熱、咳喘明顯而住院。目前呼吸內科病房裡住著三十多位因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導致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的患兒。”
浙大兒院呼吸內科主任唐蘭芳表示:“若近期4-5歲以下孩子出現發熱、咳嗽、喘息等症狀,需警惕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她同時提醒:以往感染RSV的主要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而這次不少4-5歲兒童也感染了。因此,如果是讀幼兒園及以下的孩子出現發熱、喘息、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要警惕RSV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這究竟是什麼病毒?常見症狀有哪些?和新冠病毒、甲流病毒相比有何異同?要如何治療和預防?
為了給廣大家長答疑解惑,我們特地邀請了唐蘭芳主任作詳細解答,一文講清。
RSV為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屬的單股負鏈RNA病毒,是引起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2歲嬰幼兒感染RSV的風險極高,部分患兒可能會出現肺功能受損,出現呼吸系統後遺症。
反常,原因是:RSV感染在全球呈廣泛流行,受地理位置、溫度和溼度等因素影響,在我國,RSV感染好發於冬春季(約為11月至次年2月),以往一到冬季,RSV感染的患兒便與日俱增,而去年冬季卻一反常態,大多為新冠病毒或者流感感染,鮮少出現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從今年4月開始,RSV感染與日俱增,一部分病情持續時間較久。造成這一反常現象的原因可能與疫情期間自我保護有關,通過佩戴口罩、居家隔離及勤洗手消毒等措施,切斷了RSV的傳播途徑,降低了RSV的感染率,同時因為接觸病原的刺激減少,兒童對該病毒的免疫力也普遍降低,而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防控政策的轉變,大眾活動範圍擴大,人員聚集,從而造成RSV的感染增加,導致反季流行。
目前RSV感染的患兒,大多症狀較輕,予常規對症支持治療後即可好轉。部分較重,表現為發熱時間長,肺部病變顯著。
RSV感染可發生於各年齡段,但主要好發於嬰幼兒,尤其<2歲的兒童,但近期這波感染,學齡前期患兒不斷增多,主要表現為發熱持續時間久,伴咳嗽,喘息反而不明顯。
早期RSV感染大部分表現為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如鼻塞、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等,同時,往往伴發熱(體溫很少超過39℃),也可出現中耳炎。通常病程的2-4天后,很快出現下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喘息,一般來說,自然病程為7-10天,表現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少部分兒童感染RSV後病程遷延,甚至反覆咳喘發作。
RSV導致的重症感染,主要表現為咳嗽、喘息明顯,呼吸急促、費力、口唇發紺、精神軟及胃納差等,多見於早產兒或有基礎疾病的患兒,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先天性心臟病、貧血、營養不良等患兒。
年初至今,主要有三種病毒在流行,為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RSV,這三種病毒都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且傳染性強的病毒,均會引起發熱、咳嗽及鼻塞流涕等症狀,因此有時很難區分感染了哪種病毒,雖然他們有不少相似的症狀,但也是有一些區別的,如流感病毒感染潛伏期短,通常是突然發熱,高熱為主,而另外兩種則是逐漸發病,且RSV感染的患兒中腹瀉較為少見,可以參考表格內容,明確診斷的話建議行相關核酸或抗原檢測。
RSV感染的患兒,主要表現為咳嗽、喘息及發熱,大多數病情較輕,予常規對症治療後病情便可好轉;若患兒出現發熱持續3天以上、咳嗽喘息明顯,甚至有鼻翼煽動、呼吸急促、呻吟、呼吸時胸部凹陷,或有精神不好、煩躁不安、餵養困難或脫水等症狀,家長需及時送孩子就醫。
目前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是對症支持治療,動態觀察及評估病情變化。
一般治療:
1.吸氧:當血氧飽和度低於92%時,給予吸氧;
2.保持呼吸道通暢:可給予吸痰或生理鹽水滴鼻緩解鼻塞症狀、保持呼吸道通暢;
3. 營養支持:無法經口餵養時,可給予鼻胃管營養攝入,必要時可給予靜脈營養,以保證體內水電解質內環境的穩定。
對於RSV感染合併喘息患兒可使用支氣管舒張劑、激素等治療,如果有合併細菌感染時抗感染治療。抗RSV的特效藥物去年已在國內多家兒童醫院完成臨床試驗,我們科室也參與其中,該藥物有望今年正式上市。
RSV主要通過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觸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汙染物傳播。直接接觸是最常見的傳播途徑,飛沫和氣溶膠也可引起傳播。洗手和接觸防護是預防傳播的重要措施。兒童感染RSV後的潛伏期為2-8天,通常為4-6天。可用於預防RSV感染的帕利珠單抗,尚未引入國內,目前尚無可用疫苗,日常生活中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 提倡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避免暴露於菸草和其他煙霧;在RSV流行季節,限制高風險嬰兒去兒童保育機構;在任何場所均應洗手(用肥皂洗手或含酒精的溶液洗手);養成良好的咳嗽衛生習慣等。
RSV感染是自限性的,大多數可以自行好轉,家長們不必恐慌,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開窗通風30分鐘,定期對兒童餐具、玩具及家裡的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外出時戴好口罩,對於大寶寶,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鍛鍊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從而減少RSV感染的機率哦。
歡迎加入“兒科5群-浙醫在線交流群”,入群后,你可以和群友交流分享心得,我們也會不定期邀請專家入群答疑。
如何加群——
1、 掃碼入群:
2、如果掃碼入群已滿200人,可添加浙醫在線小助手1號,備註“兒科”,小助手會邀請您入群。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祝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