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公開課·李渴欣: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國際秩序的形成 | 含課件+學案+說課®

大連市公開課·李渴欣: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國際秩序的形成 | 含課件+學案+說課®
配套學案

精彩說課
本課是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七單元第17課,第七單元包含四課內容,勾勒出20世紀上半葉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這四課內容邏輯清晰,資本主義世界大戰,無產階級革命,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三種力量共同作用於20世紀上半葉國際秩序的演變。

具體到本課,課標要求是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引起的國際秩序的重要變化。本課教材分為三個子目,分別是“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國際秩序的建立”,在結構上清晰展現了二戰的背景、過程、結果及影響。而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掌握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結果以及雅爾塔會議,聯合國的建立等重要知識。於是,本課在設計時,採用了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嘗試引入國際政治學中的“均勢”概念,通過這一跨學科概念貫通本課史實,同時也將學生帶入到一個新的情境,從一個新的視角探究戰爭爆發的原因以及戰後國際秩序的演變,讓學生從已有知識出發,引導學生思考和表達,力圖讓學生深度參與、深度建構、深度反思。

本課通過修昔底德陷阱導入,引導學生思考避免戰爭的方法,同時為後面探究這種方法是否完美埋下伏筆。導入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引出均勢這一概念。自17世紀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開始,到維也納體系,凡華體系,雅爾塔體系,在國際秩序的構建中都可以找到均勢原則的影子。因為均勢一直被歐洲大國視為維持國家間和平的主要方法,可是一戰後有二戰,二戰後有冷戰。事實表明均勢並不完美,為什麼?因為均勢需要由大國強權操縱,操縱過程中會引發新的矛盾。所以在此處,我們通過史料,讓學生對均勢的強權本質有一個初步瞭解,為後面的學習探究做好鋪墊。

本課第一個部分,均勢搖搖欲墜,這部分對應的是書上第一個子目,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也就是二戰爆發的背景。二戰的爆發首先與一戰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有著緊密的聯繫,其次是經濟大危機的打擊加速了德日法西斯政權的建立,最後是英法綏靖政策使二戰不可避免。這些內容學生其實已經有所瞭解,於是我們將這些史實帶入均勢的情境,並設置了探究一,給出基辛格關於均勢崩潰的觀點,並出示其他材料,由學生根據材料自主歸納概括後,教師再簡單總結。之後,以此為背景,引出法西斯主義,通過史料,引導學生概括法西斯主義的內容。法西斯一方面鼓吹種族優劣論,主張對內獨裁,通過史料讓學生直視法西斯的實質。另一方面,法西斯主張生存空間論,鼓吹戰爭,這就導致了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同時也直接引出了英法的綏靖政策,英法實行綏靖政策仍然有追求均勢,利用德國遏制蘇聯的因素。然而他們追求均勢的結果卻反而加速了二戰的爆發。這樣就過渡到了第二個部分均勢自食其果。

這一部分對應的是書上第二個子目,主要內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在統編版教材中並未過多涉及二戰的具體戰役,而是概述了亞洲和歐洲戰場的進程,學習聚焦明確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歷了從局部戰爭到全球戰爭的過程。因此,我在這一部分設置了探究二,關於二戰的起點年的爭論。設置這一問題的主要目的,一是發現這個問題有爭論的原因在於二戰的爆發有一個從局部戰爭到全球戰爭的過程,二是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再次認識到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回扣綱要上的學習內容。三是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唯物史觀的方法,實事求是,客觀全面地思考問題,形成科學合理地歷史解釋,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通過中國蘇聯美國對二戰的不同稱呼,明確二戰的性質是反法西斯侵略,之後引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戰爭的結束。

第三個部分是均勢何去何從,這個部分對應的是戰後國際秩序的建立,同時也包含對於現實問題的一些思考。這一部分的探究三是對比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和雅爾塔體系,通過對比,讓學生嘗試找到雅爾塔體系的進步之處,使學生體會到雅爾塔體系是在付出殘酷的代價後,吸取了凡華體系的教訓,有所進步,另一方面通過丘吉爾的回憶錄,學生們可以發現,雅爾塔體系仍然保留了均勢原則,仍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並且通過對圖片史料的解讀,突出二戰後國際格局從以歐洲為中心走向美蘇兩極對峙,歐洲均勢也擴大為世界均勢。

在最後的部分主要是總結與反思,從凡華體系的崩潰到二戰的爆發再到冷戰的開始,結合所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均勢是否是維持和平的有效方法,進而促使學生對均勢進行反思,由教師總結均勢的缺陷,一是強權政治會引發新的矛盾,二是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實使得均勢只能作為一種理想狀態。進而追問,既然均勢不完美,那麼怎樣避免戰爭?中國作為新崛起的大國怎樣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呢?這個問題既回扣了導入,也聯繫實際,引導學生理性思考當前國際問題,最終想通過均勢的不完美,突出中國倡導的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合理性,因為與均勢不同,新型國際關係強調各國互相尊重,共同發展,進而使學生意識到和平不能靠壓制其他國家,而是應該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以上就是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本節課是通過概念構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的一次嘗試,感謝孫老師,以及教研組各位老師的指導,由於我的經驗不足,表達能力有限,使這節課總體上仍然比較粗糙,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