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船長,把不了舵

平庸的船長,把不了舵

紫禁城裡,崇禎皇帝朱由檢設下神壇,他想祈請天兵天將下凡,助他力挽狂瀾。


這是大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也是朱由檢生命的倒數第三個年份,當年農曆四月底,李自成率領農民軍第三次包圍開封,中原震動。手足無措的崇禎皇帝,一方面在紫禁城中設立齋堂拜佛唸經,感覺拜佛唸經無效,他又召來道家正一派的第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命令他設壇做法召喚天兵天將,希望神仙能夠下凡外驅滿人、內剿亂賊。


就像崇禎十二年(1639年)那次在宮中設壇做法召喚天兵天將一樣,這顯然又是一次自我安慰的神仙把戲,但瀕臨亡國的崇禎皇帝顧不上虛妄,他已經接近走投無路:此前一年的1641年農曆八月,明朝在關外的最後一支精銳部隊13萬人與清軍展開決戰,沒想到慘敗潰退,在兵敗堅守孤城松山半年後,1642年農曆二月,統兵出戰的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洪承疇被俘投降。


隨後,同樣堅守孤城錦州以致殺人相食仍然堅持守城的名將祖大壽,也在城破後被迫投降清軍——至此,歷時近兩年的松錦之戰,以明軍慘敗結束。山海關外,明朝只剩下總兵吳三桂仍然率軍堅守孤城寧遠,清軍的鐵騎,距離攻破山海關只剩一步之遙。


大明帝國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到處攻城略地,外有清軍步步緊逼,已經瀕臨亡國境地。無奈之下,此前一直堅持不議和的崇禎皇帝,只得密令兵部尚書陳新甲與已經自立為大清國皇帝的皇太極議和,沒想到議和進行到關鍵時刻,陳新甲與滿清的議和文書竟然被陳新甲的僕人無意間洩露、當成塘報通報各地,由此鬧得滿朝喧譁,在言官的攻擊下,崇禎不得已決定棄卒保車,將議和的罪名推卸到陳新甲身上,隨後將其斬殺。


本來,議和對於面臨內憂外患的大明帝國而言,不失為對外先穩住滿清、對內集中精力對付農民軍的一個辦法,但自立朝以來,由於大明帝國一直堅持不議和不妥協,加上崇禎皇帝礙不下面子,無奈下,崇禎只得被迫放棄議和。至此,隨著陳新甲一死,他內外已無退路,大明帝國和他個人的生命,開始進入倒計時。


錦繡人文地理新書《中國古都四千年》上市

天貓博庫旗艦店5折包郵, 長按識別二維碼

複製淘口令,打開淘寶即可下單,感謝支持

👇




陳新甲代替崇禎議和,竟然因為洩密就被下令斬殺,替皇帝衷心辦事,卻隨時可能被棄卒保車,這使得滿朝文武更加噤若寒蟬。


據統計,崇禎在位十七年間(1627年—1644年),共斬殺總督7人、巡撫11人,其中督師薊、遼的兵部尚書袁崇煥,被性格多疑中了滿人反間計的崇禎下令凌遲處死;山東巡撫顏繼祖因為清兵入關攻克濟南生擒藩王德王,也是被作為替罪羊處死——崇禎隨意屠戮大臣、推卸責任,也使得手下文武百官更加戰戰兢兢,在亂世中不敢作為。


對此,崇禎的針對之策是重用東廠和錦衣衛監視大臣,並動輒以私刑代替國法處死大臣,例如處死陳新甲的這一年(1642年),上言直諫的行人司副熊開元、給事中姜埰就因為直言衝撞崇禎,而被崇禎命令錦衣衛逮捕後秘密處死。


國事紛亂,性格偏隘的崇禎很希望勵精圖治,但又能力有限,無奈下,後來自詡“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崇禎,只得經常將怒氣發洩到臣子身上,要麼殺人洩憤,要麼頻繁更換臣僚——根據統計,崇禎在位17年,僅僅刑部尚書就換了17人;而整個明朝276年曆史不過160多位閣臣,崇禎在位17年就佔了50人,由此可見他對手下臣子的換人之頻和疑心之重。


就在兵部尚書陳新甲被處死一個月後,1642年農曆七月,崇禎心愛的田妃病逝,田妃原籍陝西,從小在富庶的揚州長大,父親田弘遇曾擔任揚州把總,自小聰穎的田妃精通琴棋書畫,深得崇禎憐愛。


儘管國事日蹙,但崇禎在勤政之餘,仍然頗有生活情趣,他擅長演奏古琴,甚至曾經譜寫《崆峒引》《爛柯遊》等訪道古琴曲與田妃一起演奏,田妃也時常與崇禎一起彈琴、吹簫、下棋、寫字作畫,儘管多少有點恃寵而驕,但田妃在崇禎的約束下,總體仍然守本分,與崇禎的思想和生活情趣也非常合拍。


因此,田妃在王朝末日、國事紛亂中逝世,這也給了崇禎皇帝不小的心理衝擊,田妃去世後,儘管能力有限、但卻勤政不輟的崇禎皇帝哀痛不已,特地下令輟朝三日。


但崇禎還來不及過多哀痛,大明國勢的江河日下就已讓他焦頭爛額,當年農曆九月,李自成在第三次圍攻開封后,扒開黃河水攻開封城,致使開封積水十多米深,37萬守城軍民中有34萬人死絕。


為了剿滅李自成的農民軍,崇禎先是於1642年年初,下令釋放了此前曾經大敗李自成、後來卻無辜被羈押三年多的名將孫傳庭,但日趨壯大的李自成農民軍已經今非昔比,而手下已經沒有精兵強將的孫傳庭,則在開封城破後的第二個月(1642年農曆十月),被李自成擊敗於河南。


隨後,明朝“諸將皆望風引避,莫有敢當其鋒者”,很多官吏甚至直接棄城出逃,“易服匿草間”,而擁兵二十萬的左良玉當時守衛湖廣重鎮襄陽,他不思進取迎敵,卻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之前,先是縱兵擄掠襄陽、樊城百姓,然後棄城出逃,致使李自成輕鬆佔領襄陽,隨後,李自成軍隊又先後攻克棗陽、荊門、荊州等地,整個大明帝國的腹心地帶河南、湖北等地被農民軍掃蕩殆盡。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皇太極的指揮下,清軍則在松錦之戰大勝後,繞開孤城寧遠和山海關進入華北平原,一路燒殺擄掠至山東,在連破八十餘城後揚長而去。根據後來統計,清軍此次入侵,共掠奪黃金2250兩,白銀220萬兩,並俘虜了36.9萬漢人作為奴隸北歸。而已經沒有可用之兵的崇禎皇帝,只得縱容清軍在境內來去自如。


為此,崇禎第三次下發罪己詔,他在罪己詔中自陳已經力不從心:

比者災害頻仍,干戈擾攘,興思禍變,宵旰靡寧,實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寬。自今日為始,朕敬於宮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視事,務期殲胡平寇以贖罪戾。


縱觀崇禎在位十七年間,他分別於崇禎八年(1635年)、崇禎十四年(1641年)、崇禎十五年(1642年)和亡國自殺前夕的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共四次下發罪己詔:

此前在1635年,張獻忠軍隊攻破安徽鳳陽、焚燒明朝祖陵,崇禎後來以“流賊未平,震驚陵寢”下發罪己詔;到了1641年,由於帝國內部連續多年乾旱、蝗災、饑荒並起,崇禎又以災異頻現,下詔罪己;而此次第三次下發罪己詔,自感心力交瘁的崇禎,除了自述“於宮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視事”外,他已經對時局的進一步發展惡化感到無能為力。

▲劇照:崇禎(1628-1644年)。



帝國風雨飄搖,為此,信仰傳統鬼神的崇禎,甚至一度改信天主教。

崇禎五年(1632年),信奉天主教的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向崇禎推薦天主教,這使得精神迷茫的崇禎一度大喜,加上傳教士南懷仁、湯若望等人的宣講,崇禎於是命令將紫禁城內的佛像全部撤除,意思是隻能允許天主存在,而不能有其他偶像。


不僅如此,由於一度崇拜天主教的上帝,崇禎還命令臣子中有“天”字的全部改名,例如大理寺推官陳良謨,原名陳天工,就因為崇禎下令而被迫改名。


但一度改信天主教,並不能挽救崇禎心中的迷茫和大明帝國日益衰頹的國勢。


到了1640年,崇禎的皇五子朱慈煥病死,據說朱慈煥臨死前,崇禎前去探望,沒想到當時年僅虛歲五歲的朱慈煥竟然手指空中呼喚九蓮菩薩,並控訴崇禎譭棄紫禁城宮中的佛像,儘管這件事的真偽和事件過程出現了多種說法,但崇禎卻在朱慈煥死後深受震動,並請回了此前撤移到宮外的佛像,從此後也不再對天主上帝祈禱。


其實,崇禎信奉天主教的天主上帝也並非真心和唯一,早在朱慈煥病逝前的1639年,他就曾經在紫禁城中設壇做法召喚天兵天將,而到了1642年,他再次設壇做法,請道家天師張應京幫助他召喚天兵天將剿除內外賊寇,由此可見他病急亂投醫,胡亂拜神改宗的紛亂與焦慮。


早在1627年,當時年僅17虛歲的朱由檢登基後,面對晚明以來日益混亂的國政,他先是雷厲風行剷除了權宦魏忠賢,此後他殫精竭慮,每天都早起上朝,夜晚則經常批閱奏章到深夜,這與他曾經長達24年不上朝的曾祖父嘉靖皇帝,以及高達28年不上朝的祖父萬曆皇帝,還有他長期嬉戲玩樂、聲色犬馬的兄長明熹宗朱由校相比,崇禎皇帝簡直是明朝中後期皇帝群體中難得的清流,由於皇帝經常深夜不息辦理政務,崇禎時期,很多閣臣夜晚都經常留宿在紫禁城文淵閣中,以備皇帝不時召見。


與祖先和兄長的懶惰怠政相比,崇禎不僅勤於政務,而且對例行的經筵和日講也不敢怠慢,他經常在繁忙的政務之外,向主講官學習四書五經和《資治通鑑》等的治國理政之道,求治心切的他,甚至經常將經筵和日講變成召對,與大臣們討論國事。


有感於明朝內憂外患、財用不足,與奢靡的祖先嘉靖皇帝、萬曆皇帝相比,崇禎也厲行節儉,他即位後,先是下令停止了蘇杭織造,此前,蘇杭製造由宮內太監掌管,專門為宮內採購緞匹絹帛,對民間騷擾頗重。


對此崇禎下詔說:“惟是封疆多事,徵輸重繁,未遑蘇豁,乃有織造錢糧,雖繫上供急需,朕痛念連年加派絡繹,東西水旱頻仍,商困役擾,民不聊生,朕甚憫焉……朕不忍以衣被組繡之工,重困此一方民。”


崇禎節儉,甚至衣服破了也還繼續穿。有一次他參加經筵日講,由於內衣袖子破損,露在外面給廷臣看見不太雅觀,不太自在的崇禎於是不時用手將內衣袖子塞回去遮掩,發現這個細節後,經筵主講官於是說:“天子衣服破敝,雖然過於節儉,但這是美德,何必忌諱呢!”崇禎這才不再塞掩手袖。


為了悼念皇子和節約宮中開銷,就在皇五子朱慈煥於1640年病逝後,崇禎甚至一度改而吃素,崇禎的外祖母聽說後非常心疼,後來進奏說她夢到崇禎早逝的母親託夢,要外孫崇禎還是要吃素,並勸告說“藥補不如肉補”,崇禎這才恢復吃葷,但他與周皇后在此後生命的最後四年裡,仍然堅持每月吃素十天,以此節約膳食開銷。


節流之外,為了開源,他甚至命令將他的祖父萬曆皇帝時期珍藏遺留的多年野生人參拿出來變賣,換了幾萬兩銀子補貼國用。


但即使他窮盡一切努力,大明帝國內外還是烽煙四起,對此他曾經心有不甘地向臣子們表露心跡說:“朕非亡國之君,事事乃亡國之象。”到了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他甚至嘆息說:“朕不自意將為亡國之主!”

錦繡人文地理新書《中國古都四千年》上市

天貓博庫旗艦店5折包郵, 長按識別二維碼

複製淘口令,打開淘寶即可下單,感謝支持

👇

崇禎上位後所面臨的困局,與當時的氣候變化有著深切關係。

據不完全統計,崇禎在位17年間,全國各地竟發生了14次特大幹旱,各地“餓殍遍野”“人相食”的記載十分常見。

雖然乾旱在中國歷史上並不罕見,但明朝中後期乾旱範圍之廣、程度之嚴重,觸目驚心。

崇禎十三年(1640年)的乾旱,是千年一遇的大旱,也是中國自漢代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事件。

在這一年前後的兩次乾旱事件,也絕非等閒之輩:崇禎十二年(1639年)的乾旱是百年一遇級別,崇禎十四年(1641年 )的乾旱是五百年一遇級別。

旱災波及華北、西北地區,受災人口極其廣泛。許多地方,更是連年受災,百姓生產生活遭遇四連擊、五連擊,甚至九連擊。

根據氣候統計分析,明朝末年,當時中國正處於小冰期的寒冷期,冬季平均溫度比現在要低2℃左右。

小冰期開始於13世紀,之後經歷了相對溫暖期,在16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達到鼎盛。

在國內,通常將15世紀後期至19世紀末氣候寒冷期作為小冰期,由於這一時期恰是明清時期,因此也稱為“明清小冰期”

不要小看小冰期時期氣候變化出現一兩度的氣溫下降,在農業社會,這點氣候的非正常變化足以摧毀整個社會的生產基礎,並極大地削弱國家的經濟實力,同時連鎖產生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

崇禎即位第二年(1628年)高迎祥率領農民在生態環境惡劣、乾旱災害最為嚴重的陝北最先起事,當時,大明帝國內部很多饑民喊著“與其坐而飢死,何不盜而死”的口號紛紛發動起義,面對農民軍,明朝官軍起初在圍剿時經常佔據優勢,但隨著氣候變化導致大幹旱、大饑荒的普遍蔓延,越來越多的農民不斷湧入起義軍,致使農民起義呈現“野火燒不盡”之勢。

根據當代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的統計分析,明代末年的人口在峰值時期,應該已經接近2億大關,而擁有如此龐大人口資源的大明帝國,其實際能夠控制和徵收賦稅的編戶齊民在高峰時期也只有五六千萬。

進入明末後,由於饑荒、乾旱、土地兼併、瘟疫、戰亂等各種原因導致人民流離失所,明朝政府能夠掌控的人口資源越發減少,這同時也意味著政府的稅源和兵源在不斷流失,而面對滿人入侵的邊境戰爭以及鎮壓內部叛亂,明朝政府所需開支卻在不斷膨脹,一邊是日趨減少的可掌控資源,一邊是不斷膨脹的國家開支,這也使得明朝政府的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榨乾。

作為後來農民軍的最重要首領,出生在陝北的李自成,起初先是因為明朝內憂外患、政府收支缺口太大,不得不精簡政府機關,這導致當時在驛站當驛卒的李自成被裁員,從公務員隊伍下崗後,李自成又當過邊兵,後來又因為軍將剋扣軍餉而參與兵變,從此進入農民軍隊伍。

到了崇禎十年(1637年),李自成一度被明軍洪承疇、孫傳庭部打得潰不成軍,僅僅帶著17名部下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避難,當時,明軍剿匪頗有成效,張獻忠也一度投降官軍,但到了崇禎十二年(1639年),先是張獻忠趁著當年大幹旱、大饑荒再次反叛明朝,隨後,李自成也殺出商洛山,由於1639年至1641年的連續三年大幹旱,當時,參加李自成農民軍的“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不僅是農民軍,當時不斷南下的後金(清軍)部隊,其本質也是受到了當時北方小冰期氣候變化,以及大幹旱、草原生態惡劣的影響所致,在氣候危機的影響下,本來就頗具野心的女真後裔滿人不斷南下,試圖通過攻城略地掠奪人口、物資等資源來度過艱難時期。

儘管同樣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但相對而言,後金(滿清)在崛起過程中,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依託戰爭,在不斷掠奪遼東和關內財富、人口資源同時,也不斷拉攏關外的蒙古部落,並多次出兵征討朝鮮,使得蒙古各部和原本為明朝藩屬國的朝鮮都被滿清拉入麾下,加上滿人在遼東不斷爭取當地漢族的支持,從而使得滿清在與明朝爭奪天下的過程中,不斷擴充成長,成為明朝越來越壯大的威脅。

同樣面臨危機,但滿人卻將危轉化成了機。當然,從現實的角度看,滿人在東北地盤小、人口少,船小好調頭,加上策略得當,四處拉攏資源和人心,這就使得滿人得以在明朝內部的大動亂中保持隔岸觀火,而明朝政府與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的火併,也讓滿人這個第三者能在關外坐享漁翁之利,這確實是崇禎這個大明帝國的“大當家”所不具備的特殊優勢,而且是足以讓人致命的優勢。

就在皇太極隔岸觀火之時,為了應對內部的農民起事,以農業立國、財用並不寬裕的崇禎不得已加徵“剿餉”。

由於“剿餉”加重了人民負擔,將更多災民推向了農民軍的隊伍,為了所謂剿匪練兵,明朝官方又不得不開徵“練餉”;另外滿人又不斷南下入侵,為了解決遼東戰場與後金(滿清)戰爭的經費,明朝官方又開徵了“遼餉”。

在天災的作用下,加上“剿餉”“練餉”“遼餉”三大餉的重負,到了崇禎在位後期,明朝官方陷入了“崇禎死局”的困境中不可自拔,簡單說就是,大明帝國由於天災人禍導致財用短缺,財用短缺反過來又加劇了天災人禍,在這種惡性循環中,大明帝國的“崇禎死局”已無法破解,由此明朝逐漸走向毀滅的邊緣。

▲李自成的多次崛起,與明末的氣候變化息息相關。




“崇禎死局”這種惡性循環導致的嚴重後果,就是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趁著1639年的大幹旱大饑荒再次起事後,農民起義的燎原規模越卷越大。


就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的農民軍橫掃河南和湖北北部之時,當年,張獻忠的部隊也橫掃安徽,先後攻陷舒城、六安、廬州(合肥)等地,並在巢湖訓練水軍。為了避免與李自成的農民軍發生碰撞,張獻忠又轉攻進入湖北,並於崇禎十六年(1643年)農曆五月攻克華中重鎮武昌,處死了楚王朱華奎,與部下分食其肉,不僅如此,張獻忠還將攻陷武昌等地掠奪來的六百多萬兩白銀拿出來召集流民、擴大軍隊。


在武昌,張獻忠自稱“大西王”,建立了大西政權,與此同時,李自成也在襄陽建號稱王,對於張獻忠的稱王舉動,李自成頗為不滿,當時,明軍左良玉部也開始反攻張獻忠軍隊,為了避免與李自成部和明軍左良玉部兩面作戰,張獻忠於是又率領軍隊南下進攻湖南和江西等地,到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張獻忠又率部向四川進發,開始了亂蜀的大屠殺之戰。


與此同時,此前只是滿足於攻城略地、殺人越貨的李自成,也開始萌生了與明朝分庭抗禮、爭奪天下的想法,就在攻克黃州(湖北黃岡)後,李自成就發佈檄文聲討崇禎皇帝和明朝官方說:


“明朝昏主不仁,寵宦官,重科第,貪稅斂,重刑罰,不能救民水火,日罄師旅,擄掠民財,奸人妻女,吸髓剝膚。”


而對於攻克之地的百姓,李自成則發佈檄文進行撫慰:“本營十世務農良善,急興仁義之師,拯民塗炭。今定承天、德安,親臨黃州,遣牌知會,士民勿得驚惶,各安生理。”


不僅如此,李自成還到處宣傳“三年免徵,一民不殺”,這對於當時因為大幹旱大饑荒以及明朝官方三大餉重壓之下,已經接近生存極限的災民來說,影響巨大,以致於李自成軍隊所到之處“所至風靡”。


對於這種農民軍和明朝官方的人心向背轉換,翰林院編修馬世奇在與崇禎的對話中指出,在農民軍中,李自成比張獻忠更可怕,原因就在於張獻忠到處屠戮,而李自成卻處處收買人心:“今闖、獻(李自成、張獻忠)並負滔天之逆,而治獻易,治闖難。蓋獻人之所畏,闖人之所附。”


對於李自成攻城後散財收買民心的舉措,馬世奇分析說:“賊知人心之所苦,特借剿兵安民為辭,一時愚民被惑,望風投降。而賊又為散財賑貧,發粟賑饑,以結其志,遂至視賊如歸,人忘忠義。”


談到如何扭轉困局,馬世奇說:“其實賊何能破各州縣?各州縣自甘心從賊耳。故目前勝著,須從收拾人心始。收拾人心,須從督撫鎮將約束部伍,令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始。”


但已經陷入“崇禎死局”的明朝官方顯然對於如何扭轉人心無能為力,相反,一切現實都在不斷加重“崇禎死局”的惡性循環,對此,保定巡撫徐標就在與崇禎皇帝的對話中,憤慨地陳述道:


“臣自江淮來,數千裡見城陷處固蕩然一空,即有完城,亦僅餘四壁城隍,物力已盡。蹂躪無餘,蓬蒿滿路,雞犬無音,曾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皇上無幾人民,無幾土地,如何致治乎?”


對於經歷大幹旱、大饑荒和農民軍、清軍交替攻掠、掃蕩,造成從華北平原的河北、山東,到華中地區的河南、湖北,華東地區的安徽,華南地區的湖南、江西,到西北的陝西等地先後遭受的重大動亂,徐標以他的親身見聞,向崇禎痛陳直言:“皇上無幾人民,無幾土地”。


聽到徐標的一番陳述後,崇禎不禁潸然淚下,他說:“皆朕之罪。”


針對明朝官方的潰敗,明末清初的學者張岱後來分析說,明朝末年,明朝官軍紀律渙散,動輒搶掠民眾,加上三大餉等各種苛捐雜稅,使得民不聊生:


“明季以來,師無紀律,所過鎮集,縱兵搶掠,號曰‘打糧’,井裡為墟。而有司供給軍需,督逋賦甚急,敲撲煎熬,民不堪命。”


張岱以當時人和親身經歷者的視角指出,與明末明朝官方的做法相反,李自成農民軍在後期改變了初期燒殺擄掠的做法,“自成下令曰:殺一人者如殺吾父,淫一女者如淫吾母。得良有司,禮而用之,貪官汙吏及豪強富室,籍其家以賞軍。人心大悅,風聲所至,民無固志。故一歲間略定河南南陽、汝寧四十餘州縣,兵不留行,海內震焉。時喪亂之餘,白骨蔽野,荒榛彌望,自成撫流亡,通商賈,募民墾田,收其籽粒以餉軍。賊令嚴明,將吏無敢侵略。”


痛心之餘,張岱也客觀地指出,當時李自成的農民軍之所以所向披靡,與民心的歸附關係很大:“至是陷賊,反得安舒,為之歌曰:‘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由是遠近欣附,不復目以為賊。”


就在這種“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的民心逆向歸轉下,崇禎和大明帝國的死期,日益臨近。

▲劇照:闖王李自成。


面對李自成軍隊的席捲之勢,崇禎越發心慌,當時,此前曾經多次擊敗李自成的名將孫傳庭,在1642年被重新釋放後,由於兵少匱餉等多重原因,在河南被李自成部擊敗後,不得已率部退入陝西休養。


至此,到了崇禎十六年(1643年),大明帝國內部仍然尚可一戰的軍隊,只剩下了遼東的邊軍,和潰逃到湖廣等地的左良玉部,以及退守陝西的孫傳庭部。


老將出身、熟悉敵我軍況的孫傳庭,則在退守陝西后積極擴軍備戰,並逼迫當地富戶紳商捐款助軍,這使得陝西士紳非常不滿,紛紛上書朝廷,指責孫傳庭在陝西養軍備戰、休養生息是“玩寇糜餉”,以致“秦人日在湯火中”。


而急於求成、沒有清晰判斷敵我力量對比的崇禎,也熱切期望孫傳庭早日出戰、剿滅亂匪,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朱由檢任命孫傳庭為兵部尚書,並總督秦、蜀、晉、豫、楚、江、皖七省軍務,全權指揮中原戰事。


對於崇禎著急催促孫傳庭率領新軍出戰,兵部侍郎張鳳翔再三勸告崇禎說:“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

面對左良玉部怯敵畏戰,遼東邊軍邊軍為了對抗滿人又無法南下的兩難局面,張鳳翔從當時的局勢出發,勸誡崇禎一定要珍惜孫傳庭新訓練的這支大明帝國最後的生力軍,但求成心切的崇禎不為所動,嚴令逼迫孫傳庭出戰,孫傳庭對此無奈地說:“雅不欲速戰,見上意及朝論趣之急,不得已誓師。”


從陝西無奈率領新軍出戰的孫傳庭部,隨後與李自成軍隊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九月相遇於今河南郟縣,由於恰逢大雨、糧運不繼,加上糧道被截,孫傳庭所部在回撤過程中被李自成追擊大敗,孫傳庭無奈率軍退入陝西潼關,當時,部將勸孫傳庭放棄潼關退守西安,但堅持不肯後退的孫傳庭決心一死守關,李自成進攻潼關時,孫傳庭率領著幾千殘兵揮刀躍馬,奮勇衝殺,最終死於亂軍之中,死後連屍體都找不到。


由於找不到孫傳庭的屍體,當時崇禎皇帝還懷疑孫傳統逃命去了,因此不願意下旨表彰孫傳庭,以致一生忠勇報國的孫傳庭,至死都未能得到公正評價。


孫傳庭戰死五天後,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軍隊佔領西北重鎮西安,此時,距離北京淪陷和崇禎上吊自盡,還有半年時間。


而生性多疑、急於求成的崇禎,在繼1630年中皇太極反間計處死袁崇煥,1641年又冒進催促洪承疇倉促出戰、以致明朝邊軍在松山之戰中慘敗後,又一手葬送了明軍在西北的最後一支主力部隊,但崇禎並不曾反思自己的過錯,而是將責任全部推卸到孫傳庭身上:“孫傳庭輕進寡謀,督兵屢潰,殊負任使!”


儘管崇禎在位的十七年大明帝國內憂外患,但不得不說,即使在帝國末日,從袁崇煥到孫傳庭,大明帝國也並不缺乏能征善戰的忠勇良將,但志大才疏的崇禎並沒有能力駕駛大明帝國這艘搖搖欲墜的巨輪,相反,他是一位不合格的船長,而他在關鍵時刻的屢屢錯誤決策,更是促使大明帝國一步步走向毀滅的深淵。

▲才能平庸的崇禎,無法應對明末的大變局。

就在李自成掃蕩中原之時,位處遼東的清人皇帝皇太極,突然於崇禎十六年農曆八月初九日(1643年9月21日)暴亡,可能死於中風的皇太極當天白天還在處理政務,晚上就突然病逝,這使得清廷內部的多爾袞、豪格等人為了奪權,暫時陷入混亂。

儘管遼東戰場臨時歇了口氣,但李自成並未停下腳步,就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攻佔西安、隨後佔領陝西全省後,李自成決定正式稱帝。

此前,1643年農曆三月,李自成在攻佔襄陽後自稱為“新順王”,但他顯然並不滿足於此,到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農曆一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稱帝,並宣佈定都西安,建國號“大順”,改元“永昌”——至此,在1644年的中國大地上,同時出現了三個年號,這分別是:大明帝國的崇禎十七年,和遼東滿清的順治元年(多爾袞和豪格經過妥協,最終擁立皇太極的第九子、6歲的福臨為帝,是為順治帝,並於1644年改元順治),以及李自成創立的大順國的永昌元年。

正式稱帝后,李自成開始發兵,計劃取道山西進攻北京,農曆二月,李自成先後揮兵攻克山西汾州(今汾陽)、陽城、蒲州和太原等地,除了在代州(今屬忻州)和寧武關(今山西寧武境)先後遭遇總兵周遇吉的頑強抵抗,農民軍死傷七萬多人外,其他地方並未遇到像樣抵抗。

寧武關陷落是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一日,此時,距離李自成農民軍攻克北京、崇禎上吊自盡,還有18天時間。

作為拱衛軍事重鎮大同的門戶,寧武關陷落,大同也岌岌可危,由於在寧武關遭遇頑強抵抗、死傷慘重,因為李自成下令對寧武關進行屠城,“嬰幼不遺”,這種殘酷的屠城政策,使得大同總兵姜瓖極為震撼,看到大勢已去,姜瓖立即開關投降,隨後,宣府總兵王承胤也向李自成遞上了降表,當年三月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順軍開進宣府鎮,“舉城譁然皆喜,結綵焚香以迎”,滿城軍民都慶幸自己沒有遭遇戰禍,免於身受屠戮之災。

就在李自成取道山西、進攻北京之時,崇禎再次想起了南遷的計劃,為此,他與左中允李明睿多次秘密商談南遷,但崇禎擔心像此前計劃南遷一樣遭遇群臣反對,因此一直不敢公開,一直到農曆三月一日寧武關和大同在同一天陷落後,已經接近走投無路的崇禎,決定公開召見百官,商談南遷計劃。

沒想到,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率先站出來反對,光時亨激動地說,如果不殺主張南遷的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於是,其他大臣都不敢再公開討論此事,死要面子的崇禎無可奈何,只得裝樣子說:“國君死社稷,朕將焉往?”

見群臣都不敢附議南遷,崇禎只得違心地表示要堅守京城,與京都共存亡:“如事不可知,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朕志決矣!”

有意思的是,激烈反對南遷的光時亨,卻在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後,率先投降農民軍,在帝國最後的生死存亡關頭,光時亨表現得激烈慷慨,但當北京城破之日,他卻毫無骨氣地屈膝投降。

面對這樣不敢擔當甚至虛偽無恥的臣子,在某種程度上,也難怪崇禎感慨“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為亡國之臣。”

此前,就在李自成於西安稱帝不久,崇禎就計劃調派寧遠總兵吳三桂率領關寧鐵騎入衛京師,但如此一來,等於是將明朝在遼東的最後一個重鎮寧遠拱手讓給滿清,由於閣臣反對意見甚大,因此崇禎一度擱置了計劃。但當三月一日寧武關與大同同一天淪陷後,崇禎已經別無他策,於是只得下令徵調吳三桂棄城入關。倉促之間,率領數萬關寧鐵騎和50萬軍民南下的吳三桂一行,根本無法迅速趕到,因此,當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北京城時,進京勤王的關寧鐵騎才剛剛走到直隸豐潤(今河北唐山),離北京還有幾百里路。

南遷遇阻,求援無望,走投無路之下,當年(1644年)三月十六日,崇禎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當著眾位臣子的面,崇禎淚流滿面,文武百官也哭成一團。此時,距離北京城破、崇禎自殺,還有最後三天。

但崇禎仍在做最後的突圍計劃,當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農民軍兵臨北京城下,無能為力的崇禎只得在紫禁城內繞著大殿不停環走,大聲呼叫說:“內外諸臣誤我!誤我!”

為了保留火種,崇禎到此時才決定送走太子出宮南下,隨後他召來自己的妹夫、駙馬都尉鞏永固,讓他以家丁護衛太子朱慈烺南下。史書記載,為人性格豪爽、“慷慨多大節”的鞏永固深得崇禎信賴,此前他曾經建議崇禎南遷,到了最後關頭,走投無路的崇禎才想起這個妹夫,希望他能為大明帝國保留最後的火種,但鞏永固磕頭跪奏說:“親臣不準藏甲,我豈敢私蓄家丁?”

君臣二人於是相對而泣,鞏永固接著說:“臣等已積薪第中,當闔門焚死,以報皇上!”崇禎也動了情,說:“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

崇禎的八妹樂安公主在明朝亡國的前一年(1643年)就已病逝,由於國事紛亂,仍然停靈家中沒有入葬,就在鞏永固與崇禎君臣二人對話兩天後,三月十九日,北京城破,鞏永固兌現諾言,將自己和幾個子女全部聚攏在樂安公主靈柩前,臨死前他對孩子們說:“你們都是皇帝的外甥,不能落入敵人手中受辱”,隨後他舉火焚燒全家,自己也在樂安公主靈前自刎身亡,實現了與崇禎君臣共生死的承諾。

錦繡人文地理新書《中國古都四千年》上市

天貓博庫旗艦店5折包郵, 長按識別二維碼

複製淘口令,打開淘寶即可下單,感謝支持

👇


轉眼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夜晚,這也是崇禎皇帝生命中的最後一夜。


當晚,李自成農民軍架起雲梯開始進攻北京城,眼看城破在即,當晚大概九點來鍾,崇禎,將自己的三個孩子:16歲的太子朱慈烺、13歲的永王朱慈照、9歲的定王朱慈炯叫到自己跟前,他想著要見孩子們最後一面。


可看到三個皇子,仍然穿著齊楚光鮮的冠帶袍服,出現在他眼前時,崇禎心裡猛地一驚,因為就在當晚,李自成的農民軍已經攻破了北京外城,並正在朝著北京內城和紫禁城快速推進。


就像天底下所有充滿愛的父親一樣,崇禎又是吃驚、又是責備地對孩子們說:“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穿成這樣?趕緊換衣服!”


說完,這位34歲的父親、大明帝國的皇帝親自動手,幫著給三個孩子換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然後給他們一一系好腰帶,他語帶悽楚地說:


“今天你們還是皇帝的兒子,明天可就是老百姓了····在這種亂世裡,要隱姓埋名,看見老人家要叫老翁;看見年輕一點的長輩,要叫伯伯或者叔叔!”


他接著囑咐說:


“社稷傾覆,使天地、祖宗震怒,這些都是你們父親、我的罪責。但是朕也已經是竭盡心力了,怎奈文武各個大臣,各為私心,不肯先國後家,以致國家敗壞如此。如今,沒必要再問禍福與否,只是合理去做就行了。朕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33歲的周皇后,則決定盡到自己母儀天下的最後職責。當晚,周皇后“持節”,繞著整個紫禁城,一邊流著眼淚,一邊挨個宮殿、挨個宮殿地勸告,對在惶恐中不知如何是好的宮人和太監們說:


“天災已降,大禍臨頭,你們有門路的,趕快逃生去吧!”


擔心有的宮人仍然遲疑不肯離去,盡職的周皇后,整整繞著紫禁城走了兩圈,到處勸告宮人們快點逃命離開,或許在她看來,作為皇后,她要用生命,站好這最後一班崗。


在返回宮中與崇禎告別後,臨死前,周皇后含著眼淚對崇禎說:


“我侍奉皇帝18年了,你從來不肯聽別人一句話,才會有今天。”


說完這些話後,周皇后懸樑自盡。


黯然失魂的崇禎來不及過多悲傷,他又提劍來到袁貴妃的住處。


在和袁貴妃同飲幾杯絕命酒後,崇禎命令袁貴妃上吊自殺,袁貴妃只好應命上吊,沒想到繩子斷了,袁貴妃倒落在地,站起來後,她開始逃跑,崇禎追了上去,一劍刺在了袁貴妃肩上。


隨後,崇禎又揮劍,刺傷了幾位妃嬪。


在他看來,帝國要亡了,作為他的女人,為了保全名節,可不能落在逆賊們手中。


緊接著,他又來到了壽寧宮,在這裡,他見到了15歲的大女兒長平公主。當時,長平公主拉著崇禎的衣襟痛哭。崇禎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


“孩子,你怎麼就偏偏生在我們帝王家呢!”


然後,崇禎用左袖掩著臉,右手揮劍想殺死女兒,可砍偏了,他只砍下了長平公主的左臂,看著倒在血泊中的女兒,崇禎渾身顫抖得厲害,再也下不了手了。


他轉身離開,在昭仁殿,他又親自動手,將自己年僅6歲的女兒昭仁公主,殺死了。


儘管生命已到了最後時刻,但他仍然湧動著求生的慾望。


在殺死女兒昭仁公主後,崇禎讓宦官王承恩坐在他的面前,陪他一起喝了幾杯酒。


半夜三更時分,他讓人給他換上便服,然後帶著幾十個宦官一起出紫禁城,試圖突圍而出,結果他們跑了幾個城門,要麼被守城部隊炮擊而退,要麼就是根本打不開門閘,一直折騰到臨近天亮,崇禎這才徹底死了心,退回到紫禁城中。


此時,時間已經是崇禎十七年(1644年)農曆三月十九日清晨,大明即將亡國的當天。


在紫禁城中,崇禎又命令內官們敲鐘召集百官,鐘聲響了一遍又一遍,前殿卻始終空蕩蕩:


臣子們,沒有一人前來。


此時,李自成的農民軍也攻破了北京內城,並迎著黎明的清暉,開始向紫禁城迅速挺進。


倉惶之中,崇禎帶著太監王承恩跑到紫禁城後面的萬歲山(煤山)壽皇亭,由於跑得太急,他左腳的鞋子也跑丟了。


在一棵樹下,他最終選擇了上吊自盡,和自己17年的帝王生涯,以及34歲的生命做了永別。


陪伴他的,是太監王承恩。

在崇禎死後,王承恩也以自殺的方式,選擇了為崇禎殉死。


帝國的最後殉葬者,是一個讓大明帝國的皇帝們,又愛又恨的太監。


他死後,人們在崇禎身上,發現了他的遺詔:


“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至死,他都不忘了埋怨臣子們誤國,此前,剛愎自用的他曾跟太監說:“臣皆亡國之臣……文臣個個可殺。”


然而對於北京城內的黎民百姓,他卻表達了深刻的同情,並在遺書中懇求李自成,不要屠城報復,希望李自成能給老百姓們一條活路。

▲劇照:崇禎之死,並非歷史的終結,而是明末大變局的開始。


當時,由於北京城內亂成一團,農民軍一直到崇禎上吊自盡兩天後,才發現了他的屍體,隨後,李自成下令將崇禎的屍體從萬歲山中抬出,停放在北京東華門旁邊;在李自成的指示下,崇禎和周皇后的屍體,才得以被裝殮、放進了柳木棺材。

負責崇禎皇帝和周皇后斂葬事宜的昌平州官吏趙一桂後來回憶說,由於崇禎生前沒有營建陵墓,因此趙一桂和士子、村民們一起好不容易湊了“三百四十千錢”,“督工四晝夜”,至1644年農曆四月初四,在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半個月後,他們最終將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屍骨,草草葬入了當時已經先逝世的崇禎的愛妃、田貴妃墓中。

至此,這座原本是田貴妃陵寢的墳墓,改而成了崇禎皇帝夫妻三人合葬的思陵,這也是明十三陵中的最後一陵。

回望前塵往事,他奮鬥過,努力過,掙扎過,最終卻絕望地選擇了上吊自盡,以“國君死社稷”的方式,為大明帝國劃上了悲傷的句號,儘管他才能平庸,志大才疏,無力替大明帝國力挽狂瀾,但後人還是對他賦予了深刻的同情。
平心而論,明朝晚期所面臨的氣候變化和天災人禍,內部黨爭與宦官專權造成的爭鬥,以及外有滿人入侵、內有農民起義,財用困窘加重內部矛盾,諸多變量糾纏在一起,已經積重難返,當時的情境,不要說讓才能平庸的崇禎來承擔這一切,即使是天縱英才的君王,放在當時的歷史場景下,怕也是無力迴天。

從這一點來說,是歷史創造了君王,而不是君王創造了歷史,“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往英雄不自由”,古今皆然。更何況,他本非英雄。

從某種程度上看,他更是一個歷史的囚徒,一個被大明帝國的沉痾舊疾困住而無力迴天的歷史囚徒。

從這個意義來說,他是可憐的,又是可悲的:一個君王無論如何掙扎搏鬥,卻始終無法走出自己所身處的歷史困境,這既是帝國因循守舊、無法創新的悲哀,同時也是作為帝國最高負責人的悲哀,時代鉅變,船長即使使出渾身解數,千瘡百孔的巨輪還是在不斷下沉。這是船長的悲哀,更是巨輪的悲哀,因循守舊的中華帝國,只能在一次次循環反覆的歷史週期中,不斷迎接王朝興衰起落、生死存亡更替,卻依然無法找到征服大海的良策秘方。

他們能做的,只是換一艘船而已:崇禎死了,李自成匆匆來了又走,然後是滿人南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主北京——船長來了又換,帝國的巨輪,還要在明末清初的戰亂顛簸中前行幾十年,才會再次迎來平靜的曙光。

只是崇禎,無緣目睹這一切了。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順手點個在看讓我知道您在看~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
樊樹志:《崇禎傳》,中華書局2021年版
王天有:《明朝十六帝》,故宮出版社2010年版

艾公子  講歷史上16個懸疑大案,順利收官

上騰訊視頻搜“疑案裡的中國史”,看完整版

👇


最愛歷史新書《疑案裡的中國史2》上市

抽絲剝繭求真相,今日4.8折,歡迎入手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