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
一、起床過猛
有些人早晨想多睡一會兒,總要等到不得不起床的時候,才“噌”地一下起身,但這樣做可能會引來危險。
二、立即小便
有些老人不願半夜起床排尿,早晨醒來時尿意緊迫,迫不及待去衛生間。如果膀胱迅速排空,易誘發低血壓,引起大腦短暫性供血不足,導致排尿性暈厥。而在寒冷的冬季,清晨又是突發心梗、腦卒中的“魔鬼時間”,中老年人憋醒後立即上廁所,還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三、立即疊被
很多人認為起床後馬上疊被子和整理床鋪是愛整潔的好習慣,可事實上這種做法可能會讓蟎蟲更加肆虐。由於房間裡的塵蟎在乾燥、透露的環境中不易生存,而疊好的被子會輕易保存人體的溫度和汗液,因此給塵蟎創造了生存條件。
起床後可以將被子翻轉,被子裡朝外,使被子上的水分和化學汙染物自然散發,待洗漱、鍛鍊後,再疊被子。
四、立即運動
老年人睡眠相對少,有些老年人可能四五點、五六點就出門鍛鍊。清晨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候,血管更易收縮,可能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此外,早晨起床時身體處於低代謝階段,如果空腹運動容易誘發心律失常,甚至導致猝死。建議可以把鍛鍊時間放在太陽出來後的八九點鐘以後。
【睡前】
一、睡前玩手機
手機的光線可抑制人體內的褪黑素分泌,有調查還發現,睡前看兩小時手機,褪黑素分泌水平會下降22%,進而引發入睡困難、頻繁醒來等睡眠問題。
而長期睡不好或者睡眠不足,會使大腦沒有辦法及時清除一些代謝廢物和毒素,這些物質長期堆積,會誘發炎症,並導致腦細胞死亡,更易出現痴呆。
如果睡前實在忍不住玩手機,建議屋內開一盞燈,將手機屏幕亮度調到最低,儘量選擇夜間模式,並且控制手機使用的時間,最好別超過一個小時。
二、睡前劇烈運動
人運動後,大腦皮層非常興奮,這種興奮度,一般需一段時間才能漸漸平穩,所以短時間入睡會比較困難。
睡前1小時不宜進行緊張的腦力勞動,也應避免劇烈運動或體力勞動。如果想運動,可在睡前2小時左右適當散步,以半小時內、緩步為宜,可促進睡眠。
三、睡前飲酒飽食
古人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睡前飲酒飽食,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引發燒心等症狀,還可能引發夜間劇烈咳嗽。睡前2小時內避免飲酒或飽食,防止影響吸收或造成肥胖。
需要注意的是,最安全的酒精攝入量為“0”,為了自身健康,希望大家減少飲酒。
四、睡前憋尿忍便
古人認為睡中不宜忍便,現代醫學也提出憋尿忍便對人體有害,影響睡眠。長時間憋尿會引起尿液反流導致腎盂腎炎,嚴重時影響腎臟功能。此外,憋尿還會使人發生排尿性暈厥,老人血管收縮性差,也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