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來了?!莫慌!對付流感,中醫有方

春季到來,早晚溫差較大,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甲流”。


這幾天,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很多小學因此停課,多省市的疾控中心也於近日相繼發佈“甲流”預警


網上有些已“中招”的朋友,說自己咳嗽、發燒、嗓子疼,比起當初感染新冠的痛苦,有過之而無不及

很多新冠的症狀,甲流基本都有,該如何區分二者?也有人說甲流也會引起“心肌炎,鬧得大家都很慌。這個來勢洶洶的甲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01
甲流和新冠很像,但有所區別

從現代醫學來看,甲型流感,簡稱“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丁4型,人流感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最近甲型流感病毒活躍,感染人數持續增加,以兒童最為多見
多數孩子起病急,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幾個小時體溫就可以達到38℃以上,伴隨有頭痛、發熱、咳嗽、喉痛、身體疼痛、發冷、疲勞、肌肉痠痛、腹瀉、嘔吐等症狀。

圖片來源於網絡
發熱會持續3-5天,輕者3日內痊癒,重者要兩週,甚至一個月。
這些表現和跟新冠很類似,但甲流一般沒有味覺、嗅覺喪失等後遺症,不過容易留下一個咳嗽的尾巴。
一些重症病例可能會出現肺炎、腦炎、心肌炎等較為嚴重的情況,一些脆弱人群可能會危及生命。


02
應對甲流,我們有哪些辦法?

對於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來說,甲流是一個自限性疾病,通常一週以內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需較長時間,所以得了甲流要多休息。
春季流行病,多屬於古人所謂“春溫”“風溫”。對於甲流,我們可以用一些中醫方法,幫助預防和恢復。


蔥豉湯
蔥豉湯,四季感冒均適用,點擊瞭解👆
蔥豉湯是源自《肘後備急方》的經典方,是很好的發汗解表、生陽通陽之劑。
彭子益說:“蔥豉能消散胃滯也。如外感初時惡寒,後雖單發熱,只要鼻塞身痛頭痛,仍宜用之…..蔥豉湯,四季感寒,鼻塞發熱,均可用之。”

外感初時,服用蔥豉湯,可及時防止邪氣繼續入體。如果不小心感染了甲流,剛開始有不舒服時,後續發燒時候都能用。

有些朋友自己做過蔥豉湯,效果卻不甚明顯,原因在於用的豆豉不對我們日常做菜用的豆豉,是黃豆發酵的,還加了調味料,不適合藥用。
李時珍曰:“黑豆性平,作豉則溫。既經蒸窨,故能升能散。得蔥則發汗。”
製作蔥豉湯所用的豆豉,是正宗的、古代藥用的淡豆豉,是黑豆發酵而來。需要把黑豆反覆發酵炮製七次,工藝相當複雜,市面上很難找到。
即使找得到,人得病時身體不舒服,也不方便熬煎。如果家裡備有蔥豉湯,趕緊拿一袋沖泡,熱熱地喝進去,“身體發緊”感很快就會有所緩解。

良藥傍身,我們一個人也可以照顧好自己,不需要再強撐病體,勉為其難地去買菜、洗菜、切蔥,四處尋豆豉、熬煮等待,心裡難受不說,還可能加重病情。
這個蔥豉湯,很多時候都能用:積食不適發熱,外感惡寒,鼻塞頭痛、四季感冒均適合,尤其在這個忽冷忽熱、流行病高發的時節,家裡可以常備一些,尤其是家裡有小孩的朋友。

戴好口罩

時下正是陽氣生髮,春暖花開的季節,人們相約外出、賞春郊遊,帶來更高的傳播風險。

為避免感染,外出時要戴好口罩,還可以貼一片呼吸貼,殺菌避疫,淨化空氣,為呼吸系統撐起一道防禦屏障
殺菌避疫,養護呼吸,點擊瞭解👆
桑葉具有殺菌抗病毒、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呼吸貼的核心芯片裡,含有豐富的桑葉、羅勒、椒樣薄荷、茶樹、百里香等活性成分。
因為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質分離技術提取,所以有效成分幾乎被完全保留,效用更強。對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抑菌率>98.52%,時效遠超24小時。

聞起來是那種沁人心脾的清涼之香,這種源自中草藥植物的清正之氣,可以起到芳香避穢、化濁解毒、安神除煩的作用。
而且,生物活性技術提取的本草精華,是通過嗅吸進入體內,更加安全,沒有藥物首過效應,無肝腎負擔,給孩子佩戴也無需擔憂
薄薄一片,口罩、衣領、前襟等等,很多地方都可以貼。醒神而不醒目,即使外出一整天,香味依然清新可聞。

經常泡腳
泡腳自古就是重要的中醫外治法,能溫陽散寒、增強免疫,對預防甲流等春季流行病都有一定幫助
特別是現在正值倒春寒,寒從腳入,多泡泡腳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外感風寒後,感到筋脈緊急、發熱但憋悶在體內、發不出汗時,可以通過加入溫經散寒的藥材,來幫助溫通全身,散除外寒。
  • 乾薑為溫中散寒之要藥,花椒溫中止痛,輔助乾薑驅散風寒;
  • 桂枝氣味辛香,可溫通經脈,白芷散寒燥溼;
  • 茯苓、蒼朮利水滲溼,燥溼健脾,祛寒溼濁氣;
  • 伸筋草、桑枝,祛風溼、通筋活絡,讓風寒從經脈走。
以上本草配伍而成的泡腳包,能溫中散寒、祛風除溼、舒筋活絡,把內侵到體內的風寒之氣都疏散掉,隨著汗散發出體外,自然整個人都舒緩起來了。
特別是針對風寒之邪入侵腠裡導致的鼻塞、發熱、怕冷、渾身痠痛、失眠等問題,就很適合用寒姜泡腳包來緩解。
睡前來一盆熱氣蒸騰、姜味十足的泡腳湯,泡上十幾分鍾,泡得體內的氣血都暢通了,通身舒泰,睡眠也會提高,對身體康復很有幫助。
平時陽虛、體寒的朋友,也可以經常用泡腳,來溫陽驅寒,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焚燒艾條
艾草味苦辛,性溫,入肝、脾、腎經,能溫補元陽,散寒邪,溫氣血,透經脈。
溫陽通絡、防疫避穢,點擊瞭解👆
艾灸作為防疫手段已經歷史悠久,溫灸穴位可以提高自身免疫,艾煙燻蒸能消毒殺菌,這是古人常用的防疫闢穢的方法。
艾灸有溫暖經絡、補陽驅寒的作用,點燃艾條,通過穴位將熱能、藥力滲透體內,再通過經絡作用於全身。
如果孩子不幸感染了甲流病毒,出現畏寒、怕冷、腹瀉、嘔吐等現象,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闕穴,起到溫補脾胃、補充陽氣、溫中止嘔的作用。 
東晉著名的醫藥學家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介紹了“用艾柱煙燻消毒預防瘟疫傳染”的方法:在瘟疫流行時“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令不相染”。

艾灸時散發的煙霧和艾香,可以順帶著薰染房間;也可以專門點燃艾條,煙燻房間及孩子的衣物書包等,殺菌消毒、化除濁溼、驅散疫氣

驚蟄後,春天真的來了。自然界萬物復甦,病毒也開始活躍,免疫力差的人,尤其需要當心甲流等流行性病毒的侵擾。儘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多備一些有助防疫、提升免疫的藥食和用品,可備不時之需。

平時勤洗手、勤通風、外出戴口罩;天氣好的時候,多曬曬太陽;每天保持適量運動、合理飲食、保持充足睡眠,都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減少感染幾率。即使感染了,也不必太過驚慌,畢竟我們大多數人已經歷過新冠,藉助中醫藥的力量,內調外護,定能早日恢復健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