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其實真正推動國家發展的並不是君王,而是他麾下的臣子們,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君王,他要做的就是知人善用、掌握平衡、懂得判斷。就比如秦始皇、漢武帝以及唐太宗,他們的天下和盛世真是自己一個人締造的嗎?顯然不是,其實他們真正做的就是發現人才、信任人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而已。
發現人才並信任人才,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很難,就說發現人才這點就很難,至少在科舉制出現之前是很難的,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有才,只有帝王進行考核後才知道,而這又取決於帝王自己才能的高低,但是科舉制出現之後,就算是傻子皇帝,也不用擔心朝中大臣都是無才之輩了;但信任人才,卻是古代所有皇帝都很難做到的事,尤其是明朝。
似乎明朝所有的帝王的疑心病都很重,這點尤其體現在崇禎皇帝,他在位17年,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而且相比起朝中大臣,他對手握兵權的大將更不信任,就連鎮守遼東有奇功的袁崇煥,最後也因崇禎皇帝聽信謠言而被凌遲。至於其他的皇帝,雖然比崇禎皇帝稍微好一點,但也是好不到哪裡去,也許明朝皇帝都是信奉“將危險扼殺於搖籃中”吧。
從明朝開國開始算起,李善長是朱元璋欽定的開國第一功臣,並沒有謀反,卻被以謀反罪滅族;劉伯溫那是什麼事都沒做,結果也在朱元璋的授意下被毒殺;藍玉對明朝忠心耿耿,依然是被以謀反罪誅族。明成祖朱棣喜怒無常,疑心極重,殺的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縉,解縉只不過是想幫太子朱高熾而已,最終在被流放後凍死。
在土木堡之變後力挽狂瀾的名臣于謙,在明英宗朱祁鎮復辟後,卻被奸臣石亨等人冤枉,而朱祁鎮也早有殺于謙之意,於是一代名臣就此被冤殺,抄家時僅抄出明景帝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據說于謙死的那天,陰雲密佈,全國的人都認為他是冤枉的。還有抗倭名臣胡宗憲,就因為他是嚴嵩黨羽,最後留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的詩句後,自殺身亡。
這裡可能會有人反駁了,比如打造了“萬曆中興”的首輔張居正,他對明朝的功績可謂是居功至偉,論功績和能力,絕對排得上是前三的名臣,他就沒受到萬曆皇帝的猜忌,最終病逝於任上,算是善終吧。很明顯,這是看書只看一半的人才會說的話,為什麼說看書只看一半呢?麻煩請看完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的表現再說。
張居正剛去世時,萬曆皇帝的確表現出十分悲痛的樣子,賜上柱國諡文忠,無比榮耀;但是張居正去世後的第四天,就有御史出來彈劾張居正曾經的門生潘晟,萬曆皇帝不經核實便罷免了潘晟的官職,這是御史們的一個試探,而萬曆皇帝的表現就是他其實並不喜歡張居正,御史們猜到萬曆皇帝的心思後,開始不斷彈劾張居正黨羽,乃至於彈劾張居正。
而萬曆皇帝是全部接納,乃至於最後下令抄張居正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直至後來萬曆皇帝在輿論的壓力下才終止進一步的迫害。而此時也沒必要進一步迫害了,因為張居正在世時所用一批官員基本要麼被削職,要麼被殺;可見萬曆皇帝當初,並不是不想殺張居正,是不敢,或是因為某些原因不能。
其實相比起來,那些生前就丟了官職的名臣,下場可能還好一點,比如戚繼光,最終只是被罷免而已,回鄉後病逝;名臣楊廷和也是被嘉靖皇帝罷官,回鄉後壽終正寢。當然,也有一些運氣非常好的,比如王守仁、楊士奇等,但這相比起被殺或者死後被清算或者罷官的名臣來說,佔比實在太少了。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明朝一直在衰敗、興起、衰敗、興起中艱難的度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