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東氣候潮溼,雨水充沛,毒蘑菇也瘋長。
2個月前,潮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就收治了一例食用野生菌類中毒病例。
據介紹,是一對夫妻在自家周邊採摘了一些野生蘑菇吃。吃完大約半個小時,夫妻兩人相繼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吃野生蘑菇而中毒,每年都會有偶發病例。
2021,廣東梅州發生了一樁祖孫3人死亡的慘案:
外婆、媽媽和一個3歲孩子,因食用野生蘑菇,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家中2只貓因為喝了蘑菇湯,也被毒死。
3人2貓5條命!
什麼蘑菇這麼毒?
專家稱,從中毒症狀推測,很可能是當地盛產的亞稀褶紅菇。
這種菇毒性極強,吃一口,致死率達到70%!
我們都知道雲南吃蘑菇中毒的多,還能看到小精靈,沒想到廣東也有。
廣東“頭號毒菇殺手”——致命白毒傘,毒性更強,致死率高達95%!
這麼毒,自己買的蘑菇,會不會也有危險?
別急,先看看這兩種菇長什麼樣。
2021年9月4日,悲劇發生當天。
梅州平遠縣上舉鎮畲(shē)腦村的村民,有看到當事人林阿姨上山採蘑菇。
△畲腦村村貌(來源:平遠縣地方誌辦)。因從前畲族人聚居在山嶺高處而得名,現四百二十戶,均為漢族,講客家話。
9月5日,年僅3歲的外孫女搶救無效死亡。 9月6日,林阿姨43歲的女兒搶救無效死亡。 9月9日,據人民網報道,65歲的林阿姨最終也能沒搶救回來。
只是,採食野生蘑菇,風險太大了!
她們吃的是哪種菇,竟然這麼毒?
情況嚴重,廣州相關省級專家和梅州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趕到畲腦村,進山調查。
工作人員把從山上採回來的蘑菇交給村民辨認,有村民認出祖孫3人誤食的野生蘑菇——
亞稀褶紅菇,俗稱“火炭菌”。
△村民指出祖孫3人誤食的蘑菇。
亞稀褶紅菇,毒素屬於橫紋肌溶解型,人中毒靶器官主要為橫紋肌。
這種菇,在梅州山區盛產,最近高溫高溼,正好是生長季節。
△亞稀褶紅菇。
很多人以為,毒蘑菇,長得都很鮮豔,很容易認出來。
不是的!
很多毒蘑菇,長得就十分平平無奇。
比如導致這次中毒事件的亞稀褶紅菇。
看起來顏色灰白,一點都不鮮豔,跟我們常吃的蘑菇很像,純潔無害的模樣。
可它卻含有致命毒素,小小一朵就可以奪人性命!
致死率高達70%。
人吃下去,發病很快。
1小時內,會出現胃腸道症狀,腹痛啊、腹瀉啊、噁心啊、嘔吐啊,都只是小意思。
24小時後,細胞崩潰,肌肉痙攣疼痛,腰疼、背疼、胸悶、心悸,呼吸衰竭,尿血,多器官衰竭,搶救也很可能救不回來。
目前,沒有特效的解毒劑。
更要命的是,這種毒菇,跟很多可以食用的菇,長得非常像!
亞稀褶紅菇屬於紅菇。
紅菇屬大多種類都可食用,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如稀褶紅菇、密褶紅菇。
紅菇在我國廣泛分佈,是“菇中之王”,因為人工栽培比較難,野生的一斤能賣出500-600元,據說有能賣出1000元一斤的。
但是誰能想到中間有“叛徒”。
△一字之差,美味成了毒藥。這兩者很難分辨。
除了廣東,很多地方都出現過誤食亞稀褶紅菇中毒的案例。
比如雲南,一個狂熱吃菇的地方。
據云南疾控中心專家表示,近年來,雲南省每年均發生多起因誤食“火炭菌”中毒及死亡的事件。
事實上,要警惕的,遠不止亞稀褶紅菇。
我國地大物博,光是毒蘑菇,就約有400種左右,廣東則有100多種。
△致命鵝膏(致命白毒傘)。圖源:廣東戒毒管理局。
2000年3月,廣州天鹿湖,9名外來人員誤食致命白毒傘,8人死亡。
2005年3月,相繼有7名外來工誤食採自華南植物園的白毒傘,中毒入院,其中一對夫婦只是喝了2只白毒傘做的湯,卻情況嚴重,需要做血槳置換手術。
2020年,深圳一家3口爬梧桐山,路邊採菇回家煮湯,不幸被“鵝膏”放倒,被迫賣房治病。
△深圳一家3口“白毒傘”中毒,進ICU。毒素攻擊肝臟,慢慢地,腎開始衰竭。(圖源:深圳衛健委)
哪裡可以見到?廣州、深圳、清遠、肇慶等地。
▲白毒傘的共生植物“黧蒴栲”(音同“黎碩考”)長在它旁邊的白蘑菇,大多是白毒傘。
不要為了一口鮮
搭上自己的命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