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諧音“我要1(腰)”,通俗地講,就是“我要瘦”。
為了提升超重肥胖人群的減重意識,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在5月11日,舉辦了“遠離肥胖 健康相伴”義診活動。
義診中,免費為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人群提供人體成分檢測、血糖血壓檢測等,並給予專業醫學減重方案指導、膳食指導。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 “世界防治肥胖日”義診宣教活動順利舉辦。圖源:本刊記者拍攝

53歲的盧先生,原本是一個體重200多斤的“胖子”,肚腩圓滾滾的,身邊的朋友都笑他,就像快生娃一樣。
他說:“我很容易睡著,以前一天開上千公里的車都沒問題,現在怕控制不住打瞌睡,都不敢開車。”
“走路也很喘,膝關節也經常痛,不敢做劇烈運動,否則會氣喘、胸口痛。”
經過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治療,他的體重降到170多斤,減掉了近30斤,整個人看起來也壯實多了。
該院內分泌科的劉敏教授介紹,肥胖者除了“少動嘴,多動腿”之外,還可以試試中醫療法。
“中醫會根據體質的不同,針對性地治療,可以幫助患者達到減肥目的的同時,讓他的體質變得更加健康。”
根據劉敏教授的臨床經驗,肥胖患者多偏於痰溼和氣虛,治療上,應以運脾祛溼化痰為主。
中醫有不少特色治療法,比如中藥湯劑、針灸、穴位埋線和拔罐等,可通過健脾化溼,從根源上調理好患者的體質。
劉敏教授還指出,嶺南的夏天多為溼熱天氣,肥胖人士可適當食用淮山、蒼朮、陳皮、赤小豆、土茯苓、車前草等食物,既可以祛溼健脾,同時幫助減肥。
△劉敏教授義診中。圖源:本刊記者拍攝
× 用甜飲料代替水,極易增肥。
√ 經常加班到深夜者,若要吃夜宵,用水果、堅果代替餅乾、麵包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零食。
√ 減肥要循序漸進,勿追求太快,一個月減重5斤為宜。
√ 保證每天運動30分鐘。
劉敏教授指出:“肥胖早已列入疾病行列了”“沒有健康的胖子”。
首先,對心腦血管系統非常不友好,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風險。
其次,肥胖人士還易出現糖尿病、脂肪肝、骨關節病、睡眠呼吸綜合徵及腎臟疾病。
根據國務院2020年發佈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我國6歲以下兒童的超重肥胖率為10.4%,6~17歲兒童青少年的肥胖率更是達到了19%。
相當於,每5個兒童青少年中,就存在1個“小胖墩”。
劉敏教授表示,肥胖對於兒童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小覷。“現在的孩子吃大量零食,攝入熱量過多,運動又不足,容易疲倦,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義診現場,一位市民正在做人體成分檢測。圖源:本刊記者拍攝
劉敏教授表示,有兩個標準可以衡量,一種是BMI(身體質量係數),一種是腰圍。
BMI的計算公式非常簡單: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
劉教授提醒,BMI大於24,但是小於28的,雖未達到肥胖的標準,但也屬於超重,也應引起重視,及早干預;BMI突破28,肯定需要進行減肥了。
一般而言,男性正常的腰圍為90釐米,女性為85釐米。大於這個數值,也該減肥了。
記者 | 徐穎
通訊員 | 劉慶鈞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