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入關,南明抵抗,日本為何不趁機發難?

滿清入關,南明抵抗,日本為何不趁機發難?

“餘生於日本,思慕日本之心尤深,今處艱難之際,懇請日本以叔侄、兄弟之情待餘,施予恩惠”,這段話出自《華夷變態》中鄭成功寫給德川幕府的求援信。《華夷變態》是晚明時期日本關於中國形勢變化的報告書,彼時清軍已攻破江南,弘光帝與隆武帝相繼垮臺,但以鄭成功為首的明朝遺民依舊為恢復大明做著最後努力。

圖-滿清入關前形勢

崇禎吊死於煤山之後,大明北方已盡數為滿清佔據,殘存下來的官民在南京成立以弘光帝為首的南明,僅一年之後,南京被清軍攻陷。此時已經接受明朝招安的海盜頭子鄭芝龍擁立隆武帝在福建登基,福州遂成為反清復明的大本營。

鄭芝龍原為海商與海匪的複合體,控制著中日朝與東南亞的海上貿易,是十七世紀東亞地區最大的海洋勢力。巔峰時期,不論荷蘭、葡萄牙還是日本的商船都要取得鄭芝龍的令旗才能通行海上,否則必然遭到劫掠。

憑藉這樣的優勢,鄭芝龍積累起鉅額財富,同時也有了與明朝抗衡的本錢,明廷因無法剿滅鄭芝龍而選擇招撫,於是這位海匪首領搖身一變成為大明的朝廷命官。弘光政權垮臺之後,鄭芝龍成為東南地區最大的軍事力量,隆武皇帝將反清的希望寄予鄭氏集團身上。不過鄭芝龍還有一層身份,那就是與日本的特殊關係,由於壟斷海上貿易,鄭芝龍與日本高層私交甚篤,就連妻子也是日本平戶藩田川家的女兒。

鄭芝龍與田川氏育有一子,這便是鄭成功。或許是出於依仗鄭氏的需要,隆武帝特意將自己的姓氏賜予鄭成功,這是古代臣子能夠從皇帝那裡獲得的極大殊榮,鄭成功也因此稱為“國姓爺”。當時清軍在長江以南勢如破竹,僅憑南明的力量實在難以恢復大明,於是鄭芝龍便寫信向日本借兵,幕府收到求援之後感覺事關重大,遂召集一眾家老商議,贊成出兵與不贊成出兵的各執一詞,但尚未商量出結果,福州就被清兵攻陷,隆武皇帝被俘,鄭芝龍選擇投降。

與父親的見風使舵不同,鄭成功驅逐胡虜的決心極其堅定,甚至不惜與已經降清的鄭芝龍公然決裂,但鄭成功也心知憑一己之力實難完成大業,於是再度遣使向日本乞師。

借兵之事在中國古已有之,比如西周末年,申侯借犬戎之兵攻破鎬京,再比如唐朝借回鶻之兵平定安史之亂。不過日本面對借兵卻顯得模稜兩可,當鄭成功的書信抵達江戶之後,幕府只是組織討論,終究沒有給予任何回覆。

此後接連三次,日本均未給出明確答覆,其中期望最大的一次發生在1658年,也就是清順治十五年。是年李定國擁立永曆皇帝在西南反擊,鄭成功從東南發動戰略配合,以求奪回南京,恢復半壁河山,為此鄭氏派出龐大的代表團攜書信與禮品面見幕府將軍,結果依舊是大失所望。等不到日本援兵的鄭成功只得獨自向清軍發起攻擊,結果受阻於南京堅城之下,最終鎩羽而歸。

屢屢受挫之下,鄭成功明白在陸地與八旗軍隊對陣已毫無勝算,於是轉而投身海上並在第二年從洋人手裡奪回臺灣島。在鄭成功的反清進程中,日本自始至終未發一兵一卒,只是提供不少的武器和物資,戰爭後期鄭氏軍隊已裝備大量的武士刀和日式鎧甲。

南明選擇向日本借兵,也是迫不得已,李氏朝鮮肯定救不了南明。日本屢次回絕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不划算,怕偷雞不成蝕把米。

德川家族的近支曾公開表示:“國家出援兵,無功則為本邦之恥,且與外國結仇;有功,卻於國無益”,這樣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明朝抗倭援朝,確實把日本人打怕了。滿清迅速入關,進入北京,這是日本人沒想到的,那個在朝鮮半島打得日軍丟盔棄甲的大明,都打不過滿清,那倭軍能否抵擋滿洲騎兵的衝鋒?

文:閆老師,北京大學 碩士 博士,專業 外國語言與外國曆史,某高校教師,歡迎轉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