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深處的母子情

時光深處的母子情
來源:“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

原編者按:語言是活著的歷史。漢語,兼具審美韻味與哲理意蘊,蘊藏著深邃廣闊的歷史信息。“奉為圭臬”“洛陽紙貴”“扶桑若木”“閒得五脊六獸”……那些我們代代相傳、日用而不自覺的言辭背後,藏著怎樣的古代世界?與之對應的文物,讓一個個抽象的字具象起來,讓我們看到了雖已遠去、依然鮮活的歷史,可感可觸,近在咫尺。
【孕  育】
身懷六甲
   指婦女懷孕。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孕婦陶塑像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孕育是成為母親的起點,
她來自5000多年前,
以殘缺之姿,
帶給我們關於一位史前“準媽媽”的無盡想象。
咽苦吐甘
指母親自己吃粗劣食物,
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嬰兒。
形容母愛之深。
東漢 
哺乳女陶俑 
故宮博物院藏
她懷抱嬰兒,
端坐哺乳,
面目雖已模糊不清,
那抹慈愛的笑意卻依稀可見。
【教  育】
蹣跚學步
小孩學著大人的樣子走路,
緩慢搖擺的樣子。
比喻做事剛剛開始。
明 仇英
《漢宮春曉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宮苑深處,
她張開雙臂,
以懷抱迎接幼兒
邁出踉踉蹌蹌的“第一步”。
寓教於樂
在娛樂中寄託教育的作用。
宋 
《蕉陰擊球圖》 
故宮博物院藏
夏日蕉蔭下,
她憑案俯身,
注視著孩子
在槌球遊戲中體會運動的快樂。
清 沙馥  
孩童遊戲金紈面扇頁 
蘇州博物館藏
樹蔭下,石案旁,
幾個孩童模仿大人模樣,
圍著花果香具等清供嬉鬧,
逗得她執扇淺笑。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指對一個人施加教育應該及時及早。
清 顧銘
《允禧訓經圖》 
故宮博物院藏
允禧手拿書卷,
課子經書,
天真的稚童無心聆聽,
只想掙脫母親的手,
追逗堂前嬉戲的小貓。
弄璋弄瓦
弄璋:給男孩玩弄玉器,
希望他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
後稱生男為“弄璋”。
弄瓦:給女孩玩弄紡錘,
希望她將來能任女工。
後稱生女為“弄瓦”。
清 吳穀祥
《弄璋圖》 
天津博物館藏
她把玉器放在幼子手中,
笑意盈盈地看他玩耍,
眼神裡滿是“君子比德於玉”的期冀。
商 
玉璋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
西漢 
閩越國龜鈕橙黃陶紡錘 
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藏
孟母三遷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
三次遷居。
形容家長教子有方。
《三遷志》木雕
鄒城博物館藏
古有孟母三遷,
今有“雞娃”母親執著“學區房”,
怎麼樣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千百年來困擾著母親們的心。
孟母斷機
見於西漢劉向《古列女傳·母儀·鄒孟軻母》,
中國著名的兒童勵志故事之一。
清 康濤
《孟母斷機教子圖》 
故宮博物院藏
“子不學,斷機杼”,
她善以漸化,
讓兒子徹底領悟
為什麼學習、學習的意義,
從而自覺地學習。
兒行千里母擔憂
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不放心。
形容母愛真摯。
清 康濤
《賢母圖》 
首都博物館藏
兒子學有所成,
即將離家赴任,
她嚴肅訓誡卻又暗含離別傷感,
他恭敬聆聽卻躊躇難離。
【反  哺】
二十四孝
中囯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
源於漢代,至北宋形成,
但取材並不完全一致,
較為常見的有曹娥投江、陸績懷橘等。
北宋 
舜子耕田磚 
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老萊子娛親磚 
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陸績懷橘磚 
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王祥臥冰求鯉磚 
故宮博物院藏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十四孝”傳頌至今,
我們在傳承中揚棄,
中華傳統美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西池金母
指西王母。
清 乾隆
《歲朝圖》 
北京藝術博物館藏
“西望瑤池近,群迎王母臨。”
乾隆將母親比作“西王母”,
以柏枝與觀音蓮(長生草),
深藏自己期盼母親健康長壽的拳拳之心。
【傳  承】
為善最樂
做善事是最快樂的事。
常用為勸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清 
“為善最樂”銅鏡 
青川縣博物館藏
“為善最樂”是祖訓,
也是一位母親一生踐行的家風,
她把鑄有這四個字的“傳家寶”留給子女,
子女又將其捐贈給博物館,
讓美德代代相傳。
【別  稱】
萱花椿樹
指父母。萱花指母,椿樹指父。
明 沈周
《椿萱圖》
安徽博物院藏
椿庭萱堂
指父母雙親。
椿庭:比喻父親;
萱堂:指母親的居室,藉以指母親。
清 
木製桂馥萱堂匾 
廣西民族博物館藏
萱草又稱“忘憂草”,
“萱花”“萱堂”作為母親的別稱,
寄託了古人對她們的美好祝願。
清 蔣廷錫
《萱花圖》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送上一枝中式“母親花”,
祝天下母親慈闈春永,節日快樂!

編輯:湘 宇
校審:水 壽
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訂閱號
歷史中國微信訂閱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