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民國文壇有名的大才女,在文藝理論研究上卓有建樹,但她的人生卻過得極不如意,青年時,在父母的威逼下,她被迫接受了一段包辦婚姻,與丈夫過著名存實亡的夫妻生活,從來沒有體味到一丁點愛情的甜蜜與溫暖,她便是蘇雪林。
蘇雪林生在一個殷實家庭,當時正值清末,中國的封建色彩仍舊非常濃厚,父母很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那一套理論,不願讓她去讀書。好在她天生比較聰慧、勤奮,靠著自學竟也通曉了不少知識,對於文學的見解更是遠超同齡人。一位同族的叔叔在和蘇雪林相處了一段時間後,覺得她是個大才,這麼荒廢著實在可惜,於是便勸說她的父母送她去讀書上學。
蘇父蘇母最終被打動,便同意小雪林去一所離家比較近的教會小學讀書。1914年,縣裡的師範學校開始新一輪的招生,蘇雪林很想去該校讀書,但父母卻堅決不同意,父親更是直言,女孩子不需要讀那麼多書,往後嫁個好人家就行了。這番冰冷無情的話讓蘇雪林很是傷心,她一度萬念俱灰想要結束生命。
後來,是母親心軟了,同意她去讀師範學校,她這才得以繼續學業。1919年,她又北上北京求學,期間還參加了新文化運動,接受了民主、自由等思想,成為一位徹徹底底的“新青年”。她當時在日記中表示,自己已然“脫胎換骨”,不再遵從封建的壓迫,往後要為自己的而生,為國家而活。
1921年,她獲得了留法深造的名額,因為怕家裡人反對,她一直沒有對外聲張此事,直至臨走時,她方才寫信向母親告知了此事,等到母親派人趕到碼頭想要攔住她的時候,她已然乘船走遠了。4年之後,母親病重,家裡來信催她立即回家一趟,她沒有任何猶豫即刻乘船返回老家,見了母親最後一面。母親臨終前囑咐她要和當年定下“娃娃親”的張寶齡完婚,她雖然心中萬般不願,但為了寬慰母親,還是忍痛答應了。
張寶齡出身商人家庭,家裡很是富裕,而且也是留學的高材生,與蘇算是家世相當。但張是理科生,與文科出身的蘇毫無共同語言,兩人此前通信也是以“先生”、“女士”相稱,用語十分生硬,完全沒有一丁點的感情。蘇雪林與張寶齡結婚後,因為心中互相有芥蒂,從未同寢過,一直相敬如賓。其實蘇雪林曾經嘗試過與張培養感情,結果卻並不理想。
她曾邀請張去看電影、喝咖啡,張從來都是毫不留情面的婉拒,從來沒有赴約過一次,這讓蘇雪林很是受傷,她覺得張寶齡是自比清高,看不起自己,因此也逐漸對張冷淡起來,有那麼一個月,兩人甚至連一句話都沒說過,在同一屋簷下各自過著獨立的生活。後來,兩人之間因為三觀不合,爆發了諸多矛盾,經常吵架,日子越過越糟糕。有人曾勸兩人離婚,一拍兩散各自生歡豈不美哉,但兩人卻又表示拒絕,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忠於這段一點也不幸福的婚姻。
抗戰時,蘇雪林前往四川避難,而丈夫則去了昆明,兩人相隔千里,竟絲毫不牽掛對方,甚至連一封信都懶得寫。解放戰爭時,兩人同在武漢大學工作,此時張內斂了一些,不再動不動就發脾氣,而蘇也溫柔了許多,不再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兩人就此渡過了比較平淡的3年時間,很少再發生爭執。1949年,國民黨敗退前夕,蘇雪林打算去香港,臨走前,她問張願不願意跟她一起走,張決絕的回答道:不願意。
蘇對這個回答並不意外,她沒有任何猶豫立即收拾行囊南下,先在香港待了一段時間,緊接著又轉往歐洲定居,而張寶齡則留在大陸,加入紅色陣營,為人民政權建設做貢獻,1961年,他因病離世,這段延續了36年的不幸婚姻也就此宣告終結。此時蘇雪林正在臺灣某高校任教,她聽到這消息之後,先是一怔,而後又深深嘆了一口氣。
1987年,1998年,她先後兩次回大陸探親,並參加了武大、安徽大學的校慶紀念活動,1999年,她病重住進了醫院,躺在病床上的她不禁開始回憶起一生的點點滴滴,她覺得張寶齡對她還不錯,而她似乎對張過於冷淡了,她覺得自己有些對不住丈夫,可現在卻又無法再補救,她只能暗自悔恨。當年4月,她因病離世,時年10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