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個玄機治“陰火”,百發百中

臨床上見到“滿身純陰”之證,證候單純,辨識並不困難。 關鍵是陽虛之證有很多變化,引發諸多假熱之象,甚至“腫痛火形”,如口瘡、牙痛、咽炎、發熱、皮膚病等,“往往稱為陰虛火旺”,極易惑人。下面小編為大傢俱體介紹。

明代陶節庵稱:“自然陰證人皆可曉,及至反常則不能矣。如身不發熱,手足厥冷,好靜沉默,不渴,洩利腹 痛,脈沉細,人共知為陰證矣;至於發熱面赤,煩躁不安,揭去 衣被,飲冷脈大,人皆不識,認作陽證,誤投寒藥,死者多矣。” (《傷寒六書》)

他說的“自然陰證”當指純陰之證,“及至反常” 則指見有陰火之象。

劉渡舟教授亦說:“少陰寒盛之極則有格陽之變,而見反常之象,往往使人難以辨認。”

總之,是“三陰上逆外越”引起的種種假熱之象,“變證百出”,致人迷惑。 

假熱案

方君令媳,年二十餘,臥病經旬。服藥多劑而煩躁譫語,卒不能平,延予治之。見躁擾不安,妄言罵詈,欲食冷物,手冷,脈息沉弱,口雖渴而不能飲,唇雖焦而舌則潤澤,且舌色不紅,面色黃淡,身不發熱。

予謂此虛寒病也,殆寒涼發散太過乎?檢閱前方,果皆芩、連、羌活、瓜蔞、海石之類。

病家問:“既系寒病,何以煩躁欲食冷物而譫語不能寐也?”予應之曰:“寒病有常有變,凡惡寒手冷,下利清谷,口中和而不渴者,此其常也;若躁擾不安,欲臥冷地,欲食冷物,則其變也。何謂之變?以其寒病而反現熱象也,其所以現此熱象者,因陽氣 虛寒,龍雷之火浮越於外,古人所謂陰盛格陽,又曰內真寒而外假熱之病也。治宜引火歸原,否則涼藥入口則立斃矣。”

乃與四逆湯:乾薑、附子各二錢,加肉桂八分,黨參、白朮、熟地、棗仁、茯神各三錢,煎成冷服,果躁擾漸寧。接服一劑,能安睡矣。自是神安能食,不復罵詈,復以歸芍六君子湯調補數日而痊。(袁桂山治案)

怎樣辨認陰火呢?當然是陰陽辨訣。

重溫《醫理真傳》“欽安用藥金針”所言:“予考究多年,用藥有一種真機與眾不同,無論一切上中下諸病,不問男婦老幼,但見舌青,滿口津液,脈息無神,其人安靜,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熱飲,二便自利 者,即外現大熱,身疼頭痛,目腫口瘡,一切諸症,一概不究, 用藥專在這先天立極真種子上治之,百發百中;若見舌苔幹黃, 津液枯槁,口渴飲冷,脈息有神,其人煩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專在這先天立極之元陰上求之,百發百中。”

這段話實在太精彩,太重要了。 

其玄機在於:在陰證前提下(舌青,滿口津液,脈息無神等),“即外現大熱,身疼頭痛,目腫,口瘡,一切諸症,一概不究”——不被這些假熱、假象所迷惑,一律專主扶陽;反之,專主益陰。

患者的整體表現是“陰象”“陰色”“寒形”,局部表現的若干腫痛火形,屬假象、假火。

形象些說,就像萬綠叢中一點紅或幾點紅,大背景是陰象、陰色,局部有點“腫痛火形”,要 “一切諸症,一概不究”。

不能因為這一點紅或幾點紅,就說整個大草原都是紅色的。

總而言之,要抓大背景——陰象、陰色,識大體,顧大局。 

成語“吳牛喘月”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假火:江淮地區之牛, 因南方多暑熱而畏熱,怕太陽炎曬,晚上見到月亮也疑是太陽,乃至見月而喘。不知道月亮雖有太陽之光亮,卻無炎熱之實,這是假熱。 

此外,《十問歌》裡有“再兼服藥參機變”之訓,那些久治不愈的“腫痛火形”,可以說多數都是陰證。

因為所謂“久治不愈”,意味著前之所治大致可以推斷在用清熱瀉火之法,果是陽證,怎麼也應該見一點兒效,何至“久治不愈”?即從反面也可以推斷非為陽證,乃是陰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