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健康:新殖民主義“新”在何處?

畢健康:新殖民主義“新”在何處?
作者:畢健康
來源:《歷史評論》2022年第5期

“新殖民主義是以這樣一個原則為基礎的:把從前聯合在一起的大塊殖民領地分割成許多難以生存的小國。這些小國沒有獨立發展的能力,在國防乃至國內安全方面, 都要依靠以前的帝國國家。它們的經濟體系和財政體系,像在殖民地時代一樣,都同以前的殖民統治國的經濟和財政體系聯結起來。”
二戰後,世界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難以為繼。然而,西方並不甘心,仍竭力維持對第三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控制,加強價值滲透,以多種新手段維護其殖民利益。由此,殖民主義轉向新殖民主義。與殖民主義相比,新殖民主義剝削方式更隱蔽、花樣更繁多,不過兩者在本質上毫無二致。

侵蝕主權

資本的本性是增殖,資本主義自誕生之日起就衝出歐洲,向全世界擴張。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幾乎被西方殖民者瓜分完畢。兩次世界大戰後,殖民主義秩序土崩瓦解,殖民者只能無奈選擇“撤退”。列強在放棄直接政治統治的過程中,軟硬兼施,通過扶植親西方的“溫和派”上臺、參與獨立國家憲法起草、訂立各種條約協議等方式間接控制新生國家,極力架空這些國家的主權。

在向新殖民主義轉變中,列強為牢牢控制即將誕生的獨立國家,不顧地理、民族、自然資源、經濟構成和發展狀況,人為將其分割成眾多小國,使之極難生存和發展。非洲深受其害,非洲政治家、思想家克瓦米·恩克魯瑪指出,“新殖民主義是以這樣一個原則為基礎的:把從前聯合在一起的大塊殖民領地分割成許多難以生存的小國。這些小國沒有獨立發展的能力,在國防乃至國內安全方面,都要依靠以前的帝國國家。它們的經濟體系和財政體系,像在殖民地時代一樣,都同以前的殖民統治國的經濟和財政體系聯結起來”。或反其道而行之,把民族、宗教矛盾交織的幾塊殖民地合併為一個國家,尼日利亞即是如此。這種分而治之或合而治之的伎倆,使這些國家先天發育不良,從建國之日起便矛盾重重、四分五裂,為西方插手其獨立後的政治留下後門。

西方列強在新生國家尋找和培植“盟友”,以維護政治控制。新殖民主義論代表人物傑克·沃迪斯認為:“如果舊殖民統治制度,實質上是外部帝國主義和地方前資本主義之間的聯盟,那麼新殖民主義通常代表一種新聯盟,即外部帝國主義與地方資產階級、部分小資產階級之間的聯盟。”例如,喬莫·肯雅塔曾是堅持獨立鬥爭的肯尼亞民族英雄,英國殖民總督帕特里克·雷尼森對其恨之入骨,汙衊他為“死亡與黑暗的領袖”,並將其打入大牢。但是,英國經過細緻審查,認為肯雅塔是“遠離激進的政治家”,可以合作。1958年英國政客詹姆斯·卡拉漢與尚在獄中的肯雅塔會面,結果肯雅塔在政治上越來越“溫和”。

軍隊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專政機關,軍事條約、聯盟和基地成為列強推行新殖民主義的關鍵武器。英、法等在“殖民撤退”過程中,利用有利政治地位,與將要獨立的殖民地簽署軍事條約和協議,控制後者的軍隊。所謂共同防禦或軍事同盟,即允許殖民者在新生國家繼續擁有軍事基地、駐紮軍隊,並通過軍事援助、提供武器和軍官培訓等手段,繼續控制獨立國家的武裝力量。例如,加納雖然在1957年實現獨立,但其軍隊直到1960年仍由英國軍官指揮。

一些國家獨立數十年後,脖子上依舊牢牢套著新殖民主義政治枷鎖,有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獨立是一種幻覺:非洲的新國家是‘新殖民地’。”20世紀70年代以來,竭力推廣“華盛頓共識”的西方新自由主義勢力瓦解民族獨立,蠶食國家主權,渲染髮展中國家面臨完全融入全球化或遭受邊緣化的選擇。西方主導下的一些國際組織,大力倡導新自由主義改革,打著“善治”、“發展”旗號,直接干涉發展中國家的重要決策。可以說,西方列強在原有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後,仍運用多種手段,在國家治理和重大決策層面,不遺餘力地侵害新興國家的獨立自主和發展權益。

控制經濟

發展是解決國計民生問題的總鑰匙,資金短缺、投資乏力,發展就淪為空話。西方國家竭盡全力編織一張遏制發展中國家資金鍊的大網,將其圍困於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各式各樣的官方“援助”是第一招。從財政“援助”到項目“援助”,從經濟“援助”到軍事“援助”,從雙邊“援助”到多邊“援助”,種類繁多。但事實證明,這些“援助”成為“吊在發展中國家脖子上的磨盤石”。所謂“援助”主要由“無償援助”和“低息優惠貸款”組成,西方將其美化為“高尚的人道主義事業”,但大量援助款項卻用於支付援助國派出人員的高額薪金和津貼,以及被迫高價採購援助國商品和技術。大量“援助”項目或半途而廢,或經濟回報率低,或不能出口創匯。看似優惠的低息貸款,實則變成受援國沉重的債務負擔。

外債陷阱是經濟控制的第二招。通過放債控制落後國家和地區,是殖民滲透的一貫套路。20世紀60年代中期,恩克魯瑪就指出,高利率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手段。1982年墨西哥債務危機爆發,暴露出第三世界外債問題的嚴重性。1982—199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每月向西方債權國還本付息10億美元,然而到1999年,其債務存量反倒增加了一倍多。

利用跨國公司是經濟控制的第三招。西方跨國公司是維護不公正不合理國際經濟秩序的新殖民主義主體。跨國公司以雄厚經濟實力和技術優勢,利用跨國經營和控制上下游產業鏈的地位,壓低發展中國家農產品和原材料等大宗貨物出口價格,提高製成品價格,獲取超額利潤,從而維繫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經濟依附,包括生產依附、技術依附、進口依附和出口控制等。據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統計,20世紀70年代後期,第三世界國家近80%的出口農產品受西方跨國公司控制。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發展援助、緊急貸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金融危機或促進了發展,但不幸淪為經濟控制的第四招。從根本上說,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戰後國際經濟秩序的產物,旨在維持西方主導的國際經濟格局。恩克魯瑪斥之為新殖民主義的“工具”:“新殖民主義的另一種圈套就是通過一些國際組織進行‘多邊援助’;這些國際組織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金融公司等。”西方隨時揮舞制裁大棒,動輒切斷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流向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流,限制受援國發展。

不平等的國際貿易是經濟控制的第五招。西方國家通過大宗原材料(或農產品)與製成品,尤其是高科技產品的國際貿易剪刀差,收割發展中國家的外貿盈餘。僅在1986—1990年,非洲出口額增加7.5%,卻因價格因素損失了500億美元的出口收入。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測算,如果沒有貿易條件惡化造成的損失,199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和地區的人均收入將高出50%。

經濟控制的第六招是西方對國際貨幣體系的控制和美元霸權。美國依仗超強經濟實力,於1944年建立佈雷頓森林體系,奠定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法定”地位。長期以來,美國通過美元發行,在全世界“徵收鑄幣稅”,剝削髮展中國家。外匯魔咒成為束縛許多中小國家的緊箍咒,出生於肯尼亞的美籍學者阿里·馬茲魯伊一語道出非洲人民的悲哀:“一種新的符咒迷住了(非洲),野心受到鼓動,貪婪被喚醒,利慾薰心。這一新符咒名叫外匯,獲取可兌換貨幣變成了國際權力的形式。”原非洲經委會執行秘書阿德巴約·阿德德吉曾痛心指出:“‘外匯’這個妖魔一直在困擾著南方國家的經濟。”

滲透價值觀

近代以來,西方殖民者以傳教士為先鋒,企圖改造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人民的宗教信仰,從文化價值層面進行深度滲透。殖民者秉持“白人優越感”,心懷根深蒂固的“歐洲中心論”,竭力在各殖民地推廣西方語言,進行西化教育。

正是藉助這樣的方式,西方逐漸在不發達國家培養出一代代蔑視本土文明、缺乏文化自信、心儀資本主義文明的“新精英階層”。長期以來,西方反覆宣揚,亞非拉國家需要“西方知識”,離不開“外國資本”,發展中國家應發揮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立足於農業和旅遊業而非工業。如此這般,以“學術”話語和“科學”理論,對發展中國家的知識精英進行洗腦,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在戰後的世界霸權爭奪中,美國打著“反殖民”旗號,在價值觀滲透上得心應手。冷戰期間,美國大肆渲染共產主義威脅,把社會主義國家妖魔化為極權專制國家,在國際上搶佔話語高地。冷戰結束後,當反殖和反共話語不再具有欺騙性時,“民主”、“人權”、消解發展中國家主權的“保護的責任”等,成為價值觀滲透的新話語,非洲“民主化”浪潮在其影響下“蔚然成風”。

一如英、法這樣的老牌殖民國家利用其語言、知識、殖民統治時期的“在場”和殖民撤退後的人脈優勢,西方以自身發展優勢和知識控制為後盾,推行新殖民主義文化,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價值滲透。

新殖民主義之“新”,在於資本主義大國放棄了對原殖民地的直接政治統治,但與殖民主義“一脈相承”的是,它通過不公平的國際分工和國際經濟秩序,以及價值滲透、話語霸權等,使發展中國家的主權“虛幻化”,經濟長期陷入落後狀態。可以預料,隨著時間推移,新殖民主義還將披上其他外衣。只要資本主義不滅亡,新殖民主義就有生存土壤,新殖民主義就不會消亡。

作者單位:中國歷史研究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中國社科院學術期刊官方微店,訂閱《歷史評論》《歷史研究》和《中國歷史研究院集刊》。
編輯:湘 宇
校審:水 壽
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訂閱號
歷史中國微信訂閱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