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乾裂,真相不是皮膚缺水,多半與這4個原因有關!

雙腳是我們機體重要的組織,只要是我們起床的那一刻起,雙腳就是我們身體移動的動力,也是容易出現問題的。

很多人換季的時候,就會出現腳後跟乾裂的現象。如果此時不能及時進行皮膚保溼,就有可能導致局部乾裂的症狀越發嚴重。

甚至走路時還會異常疼痛。其實引發腳後跟乾裂的原因有很多,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身體缺水會發出哪幾種信號?
01
皮膚粗糙無光澤

身體持續缺水時,會導致自己的皮膚逐漸變得乾燥和黯淡,甚至還會失去光澤。且由於細胞缺水老化,還會造成皮膚天性都下降,容易發生皺紋等現象。

02
疲憊

當身體缺水的時候,血壓就會下降,從而導致氧氣含量也下降。如果人身體中的氧氣變少,肌肉和神經功能就會減弱,從而產生疲憊的感覺,此大家不要等到口渴了以後再喝水。

03
口乾舌燥

在身體缺乏水分的情況下,此時口腔就會有不良症狀出現,經常會感覺到口乾舌燥明顯。口腔部位如果出現這些不適感,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一般補充足夠的水分之後,此時口腔的乾燥感就會消失。否則在口腔乾燥嚴重的情況下,皮膚也會出現缺水的表現,失去彈性及光澤。

04
消化不良

身體缺水導致垃圾堆積在體內,食物在水中溶解、粉碎、分散的過程稱為水解。將這些分解後的營養成分,送往細胞的同樣還是水。

而且,把吸收的營養轉換成能量的過程也需要水。所以當身體乾燥時,消化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腳後跟乾裂,並非是皮膚缺水導致,或許有其他原因?

01
缺乏維生素

如果體內缺少維生素A或者維生素E,那麼就會發現自己的皮膚變得很乾,腳上的皮膚也是如此。

所以為了防止出現腳後跟起皮,要注意保證維生素的攝入,必要時可以口服補充維生素的藥物。

02
真菌感染

這種原因是因為運動過多,又不注意鞋子部位的衛生,汗水在鞋子裡發酵,又捂住腳,久而久之真菌就在腳部發酵,從而引起真菌感染,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腳氣。

所以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鞋子的衛生問題,經常換洗,保持乾燥通風。

03
皮膚疾病

遺傳、角化障礙性皮膚病,如魚鱗病以及角質代謝異常性疾病,如慢性溼疹都可以引起腳後跟乾裂。

04
生理衰老

人體內的器官會逐漸衰退,人體新陳代謝逐漸緩慢,導致體內毒素無法快速排出體外,體內激素分泌較少。從而產生皮膚極差的現象,因皮膚彈性過差因此發生腳後跟乾裂的現象。

如何改善腳後跟乾裂?

01
注意個人的衛生習慣

比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穿透氣的襪子和鞋,並勤洗襪子,勤洗腳。每天一定要穿著襪子,甚至穿著睡覺,可以減少水分散失,讓角質彈性增加。

也可以加強保養品或者藥品的吸收,維持足夠的溫暖非常重要。可以改善局部的循環,讓足夠的氧氣和養分到達末梢,改善皮膚的發癢、發炎症狀。

02
白醋泡腳

白醋泡腳的好處非常多,比如美白、增強皮膚彈性、利眠、防止皮膚開裂等。使用方法很簡單:在洗腳盆中倒入40度左右熱水,再倒入白醋,熱水與白醋比例大概為10:1。

坐在椅子後者沙發上泡大約20-30分鐘即可,記得每天堅持。時間長了,腳步皮膚也變光滑了,睡眠質量也會改善。

03
塗抹乳膏

平常在泡完腳之後不要擦乾腳,直接塗上一些軟膏來進行治療,比如蛇油膏、凡士林等。因為這些藥膏中的油脂,可以保護角質層,從而緩解疼痛。

然後可以給腳套個塑料袋或者包一層保鮮膜,穿上襪子睡覺。第二天早上起床脫掉襪子,取下保鮮膜和塑料袋,然後再把腳洗乾淨,之後塗一層油脂。

結語:平時要注意保護雙腳,儘可能避免長期行走,同時要做好皮膚的補水和保溼工作。記得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這樣才能更好的預防和改善腳後跟乾裂的問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