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訪當天,話題#戚薇說130斤的我觀感欠佳#登上熱搜。這是戚薇生完二胎復工後參與的首個綜藝,她在宣傳微博文末的括號裡坦白地添了一句話,“錄節目時130斤的我,觀感欠佳,各位海涵”。關於自己體重的微博會上熱搜,她始料未及。
她說:“為了更好的上鏡效果,我確實需要再瘦一些。但我很擔心這句話讓其他女孩錯判我的意思。普通人如果沒有上鏡需求,不必把公眾對於演員的要求映射到自己身上。”
那天她第一時間看了很多評論,她本以為此次會引發大家的容貌焦慮、身材焦慮,但大家無論是對她的體重還是對這個話題的態度都很溫和。放下手機,戚薇感受到,時代的風真的在變化。
別人眼裡的“啥都沒耽誤”
如今回憶起來,她還能感覺到命運的巴掌呼到自己臉上那一瞬的錯愕和窒息感:原來完美的時間點只是一種想當然,很多時候你想要的完美就是不會真正實現。面對必須完成的工作,必須負責的人,她知道“走出來”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須做到的事。幸好,當所有的情緒無法言說時,還有李承鉉在她身邊。“有我在,沒關係,寶寶會換一個方式再回來找我們的。”
有過這樣的經歷,再看到大家形容她“有事業、有真愛、有孩子,過上的是啥也沒耽誤的人生”時,戚薇會一針見血指出,耽誤的都是大家沒看到的。“如果你活成大家很想要的很順利的樣子,當然很好。可是,在大家所看到的那些表象之外,肯定會有一些取捨、遺憾、不順。”她說,“但正是在一次一次打臉的過程中,我們反覆打破自己,反覆重建,而成長有時就從中而來。”
出道16年來,種種經歷也讓她在面對自己的事業時,學會了“執著”與“放手”。從一首像《外灘十八號》那樣的歌、一部像《北京女子圖鑑》那樣的作品、一個像《天上飛》那樣的舞臺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底氣。但所有的女演員是不是都會有一個影后夢?戚薇點頭笑了。“當然!像楊紫瓊得了奧斯卡影后,那是一個全世界都為你鼓掌的時刻,也是讓很多演員都為之憧憬的時刻。”隨後,她的語氣變得格外鄭重,“但抵達它的路徑是無法規劃的,我們應該做的是認真做好手上每一件事。”
認領每一個新角色
凱拉·奈特莉曾把生產形容為“分娩之戰”,生過兩個孩子的戚薇,相當於曾兩次奔赴戰場。但對她來說,真正的戰場在生產之後。“兩胎從懷到生,整個過程我基本沒有崩潰哭泣,唯一的兩次崩潰,都是因為餵奶。”戚薇說。第一胎,是因為出奶慢。面對嗷嗷待哺的Lucky,她著急地瘋狂吸奶;這一次面對Seven,她已經做好了出奶會慢的心理建設,但當出奶還是不快的時候,她依然會很著急。
有一天,她吸完奶後,想把兩個瓶子裡的奶合成一瓶。但在倒奶的時候,她的手抖了一下,灑出來一點點。一想到自己吸出來的奶本來就超級少,那麼珍貴,卻被自己灑了,她當場就坐在那裡開始狂哭。“我怎麼這麼笨!”那一瞬間,各種委屈洶湧來襲,她直接崩潰了。
這種狼狽的經歷,對很多選擇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都不陌生。一些人會假想,女明星當起媽媽,是否會比一般人來得輕鬆?但在戚薇這裡,平衡這門功課她也做得很吃力。當年生下Lucky後,她跟李承鉉沒有請月嫂,而是選擇自己帶孩子,這讓身邊的朋友都覺得匪夷所思。他們的考慮是,要當好父母,就得從最初開始學習跟孩子相處,要親自去養育她。
“現在倒回去想,都覺得超級辛苦。但我現在仍然覺得那個很難熬的過程是有價值的。”戚薇說,“因為我覺得,這幾年對親子關係是非常寶貴的階段。在陪伴這件事上,我們儘量親力親為,她跟我們一起睡,做作業也是我們自己去輔導。”
而二胎Seven出生後,她的一天更是被填滿了。曾經他們用來社交、用來跟朋友相處的時間大大減少,現在正在減少的還有旅行的時間。在戚薇眼裡,這是必須做出的階段性“犧牲”,但她始終相信,那段向外的時間會回來的,他們能一點點找回之前的生活節奏。
但在她心裡,哪怕成為媽媽,也有一定不能做出的“犧牲”。“我們不能因為任何一個新的社會身份,就丟掉最初的自己。”她曾目睹過媽媽那一代人如何為了孩子家庭付出,她內心很感激,但因此更認為媽媽也應該有自己的世界和生活。正因如此,雖然她覺得給孩子餵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在感興趣的工作到來的那一刻,她還是選擇了當斷則斷。“斷奶對媽媽來說是一件很揪心的事。你總覺得,你欠孩子一口奶。哪怕喂到1歲的媽媽,她還是會覺得,我明明可以再多喂一天。”
在Seven6個月大時,戚薇斷奶了。她如此開導自己:你生育的階段已經過去了,你要站回到你的社會角色,你不只有媽媽這一種身份,你需要負責的不只有你的孩子,你還有你的團隊、你的合作者,還有你想為之努力的屬於自己的人生。
真愛不是遇到的,是養成的
只要戚薇和李承鉉一同出現,旁觀者基本必被“撒狗糧”,以至於很多人會在他們的合影或視頻下評論說:如果你們都分開了,我就不相信愛情了。被視作倖福樣板,戚薇倒沒什麼壓力,但她一直想找機會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把別人的愛情跟自己對感情的信念去畫等號。
“每一個幸福的瞬間都在於當下,但這個當下能維持多久,我們只能盡力去經營。就算有一天不好了,你也不能因為最後不好的結果去否認曾經的美好。”
在戀綜《心動的信號》中,她貢獻過許多金句,比如,“戀愛的核心就是暴露問題”“心動就是把一切條條框框都摔碎的瞬間”。在生活裡,她也總是扮演熱心姐姐的形象,據說主意出到了全世界。
人們期待她用自己和李承鉉為例講解如何遇見真愛,她說,“真愛永遠不是遇到的,而是養成的”。比如,因為擔心語言溝通問題,她從沒想過自己會跟外國人談戀愛。但認識李承鉉後,居然發現當身邊人都不太聽得懂他說話時,自己卻完全能聽得懂,這種出乎意料的默契給了感情萌芽的可能;比如,在接受對方前,她曾要求雙方互相坦白所有情感經歷。最開始李承鉉並不是那麼理解,但戚薇告訴他:我要知道這件事,不是為了未來跟你翻舊賬,也不是要讓你為過去檢討,而是想了解你在沒有我之前的人生是怎麼過的,想確認我到底能不能接受你。
“戀愛中所有的試探,其實都是為了過自己那關,要自己說服自己。”而如果沒有通過戀愛測試就進入婚姻,戚薇覺得那將給人生畫上一個很大的問號。“婚姻不應被拿來試錯,婚姻有更高的要求,它是把兩個人變成一個人的過程。我跟鉉哥至今都還未能做到,我們依然在努力。”她說,她憧憬那一天的到來:兩個人坐在搖椅上,可能一句話都沒說,但又像聊了一整天。在一切都不必言說的默契中,她和他的宇宙將融為一體。
金色刺繡復古長裙、 白紗褶皺連體衣 Thom Browne▐
【戚薇的REAL TALK】
COSMO:你曾在Vlog裡告訴大家懷上Seven是因為“在自己生理期的最後一天,爸爸有點把持不住”。是什麼讓你決定把這件事分享給大家?
戚薇:我希望用我的親身經歷,去為大家科普安全期並不安全這件事。其實我也可以不跟大家這麼直白地探討這件私密的事,但如果說法太含蓄,讓信息沒有傳達到位,就達不到效果。我是已婚狀態,我的人生可以有這樣的容錯率,但不是所有女孩,在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有這樣的容錯率。
COSMO:復出後,什麼樣的角色格外吸引你?
戚薇:我不是一個高產的演員,我選擇的故事一定要有一個吸引我的點,可以是人物、故事、題材,也可以是團隊。我特別想嘗試Killing Eve裡“小變態”那個角色,我想看到在這樣一個有超級大發揮空間的角色上,我可以把她裝到有多滿。
COSMO:未來面對孩子們的戀情,你會告訴他們的最重要的道理是什麼?
戚薇: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我都希望他們可以在戀愛中把他們的五官打開。所謂的五官就是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還有身體。比如說,你看到的,聽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你需要看他在對你的這件事情上是怎麼做的。鉉哥他可能會開車出去“跟蹤”,直接用他的那些小聰明,去觀察他們相處的方式,會去跟對方過過招之類的(笑)。
策劃:程功
攝影:韋來
統籌&造型:Sally AN
編輯:李李安Lilian
文字編輯:宮哲怡
採訪&撰文:凌青
視頻導演:Lollipop心怡(Double film)
視頻攝影&剪輯:木安(Double film)
視頻調色:蔡嘉
視頻online:張瑋
髮型:劉雪亮(MQ STUDIO)
化妝:蕭峻
置景美術:Mia(一顆葡萄工作室)
服裝助理:李孟孟、小瑜、房子
編輯助理:夢函、Anita
設計:張遲遲
影棚提供:WAYS
封面珠寶提供:De Beers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