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健步走,你走對了嗎?

科學健步走,你走對了嗎?

很多人喜歡茶餘飯後出去走走,活動活動筋骨。健步走可以增加骨密度,增強骨和關節、韌帶及肌腱的力量,防止骨、關節、肌肉及肌腱損傷,降低骨質疏鬆發生的危險,是一種簡便有效的鍛鍊方法。

健步走主要靠下肢運動,不斷對腳部進行刺激和按摩,而人的腳部集中了與身體所有器官相連的經絡穴位,其中,位於足底部的湧泉穴與人的睡眠有極大關係,人走路時不斷刺激和摩擦湧泉穴有助於鎮靜安神和緩解失眠。

雖然健步走益處多多,但你真的走對了嗎?

其實,不少人根本沒走對,走了幾個月後甚至還患上膝關節炎,鍛鍊效果大打折扣。那到底怎樣走才科學有效?

什麼時間走?

曾有研究者用小鼠做了一個關於運動時間與生物鐘的實驗。結果令人十分吃驚,因為研究者原本預計早上運動最有利於生物鐘的調整,但實際情況則是下午跑步調整生物鐘的效果才是最佳的。下午跑步能讓身體合成更多有利於生物鐘調整的蛋白質,而且能夠讓這些蛋白質更有效地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

一些老年人在晨練時容易突發心血管疾病,這是因為人體一天中交感神經活動最強的時段是從早上6點到中午12點,這段時間也因此成為冠心病的高發時段。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早晨,有心臟問題的人從室內出來一時適應不了室外急劇下降的氣溫,可能發生血管痙攣、收縮,造成心跳加快等。最終,多方面原因綜合在一起促使血壓升高,引發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嚴重甚至致命的後果。

所以,最佳鍛鍊時間提倡在下午4點或5點前後,既符合人體生物鐘,且該時間段光線好、視野好,又避開晚飯前後一小時不宜鍛鍊的時間段。如果白天沒時間,你也可以選擇在吃完晚飯1小時後健步走,但要注意運動強度,若強度過高,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妨礙入睡。

穿什麼走?

有彈性的運動鞋+寬鬆透氣的衣服。

一雙合腳的鞋:儘量選擇頭部較寬鬆的運動鞋,配上一雙棉質運動襪,不要穿皮鞋、高跟鞋及布鞋等。鞋底一定要選防滑的、彈性及緩衝能力較好的,這樣能減輕對膝蓋和腳踝的衝擊,因為在健步走的過程中,膝蓋、腳踝要承受的衝擊力最大,會達到體重的幾倍,鍛鍊時選好鞋子可以減少對膝蓋和腳踝造成的慢性損傷。

一身寬鬆透氣的衣服(尤其是褲子):健步走的衣服一般應該透氣、寬鬆,如果是夜晚走,衣服顏色最好以鮮豔為主,或有反光條裝飾,可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容易出汗的人可以帶一條小毛巾隨時擦汗。喜歡聽音樂的人可以戴上運動手機臂包,若戴耳機音量應以能聽清旁邊人正常講話聲音為宜。

注意:健步走最好少帶不必要的物品,如果一定要帶,也要注意控制重量,以行走時不覺負重吃力為宜。有些健步走者揹著雙肩包等物品,如果背太重的東西,膝蓋承載過重,時間久了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傷。

在哪裡走?

塑膠路比柏油路好,跑步機和柏油路差不多,柏油路比水泥路好,水泥路比青石板路好。儘量選擇全程塑膠跑道,該跑道“硬中帶柔,剛柔並濟”,還帶點彈性,有助於緩解衝擊力。要當心石子路或木棧道,路面可能會高低不平或破損缺失,易發生意外,如崴腳。

走多快?

健步走按照速度可分為慢步走(70~90步/分)、中速走(90~120步/分)、快步走(120~140步/分)及極快速走(140步以上/分)。推薦健康成人進行中等強度體力活動,也就是中速走(90~120步/分),運動時應該以心率加快、身體微微出汗為宜。速度最好因人而異,根據年齡和體力來進行最佳選擇,或者循序漸進由慢漸快,不要引起呼吸和心率過快,造成不適感。

走路姿勢要注意抬頭挺胸,保持頸部與肩膀放鬆,雙手微微握拳、手肘彎曲約90°,肩膀前後擺動幅度不要超過耳朵,手臂自然前後擺動帶動步伐。

走多少步?

普通成人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能可以保持健康和降低慢性疾病風險。其實,有氧運動除了主要由氧氣參與供能外,還要求全身主要肌群參與,運動持續較長且是有韻律。但注意不要鍛鍊過度。

基於人群的研究顯示,男性需要每天步行11000~12000步,女性需要每天步行8000~12000 步,每次30~40分鐘的健步走為宜

健步走能給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人帶來健康和快樂。無須設備,場地不限,時間自由,還有什麼比這更方便的運動呢?只要邁開雙腿走起來,就能獲得健康。

“邁開腿、管住嘴”,讓我們積極地走起來吧!

內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主辦《生活與健康》雜誌總第256期疾病保健欄目

原      文:《科學健步走 你走對了嗎》(節選)

作      者:司馬蕾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