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避風寒的飲食之道

北方的春天,是多風的。風旺於春,它吹生了萬物,吹出了一片生機勃勃,但如果風氣過旺,超出了人的忍受範圍,就成了邪風,會使人生病。

況且,春天的風中還夾雜著一些冬季殘留的寒氣,只是這些寒氣人們往往感覺不到,不太注意而已。

這樣說來,“避風寒”,就成為了我們春季養生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何避風寒呢?是躲在家裡不出去嗎?不太現實,也沒這個必要。是多穿點衣服嗎?前賢早就說過“春捂秋凍”,不用過多重複。

其實,避風寒在飲食方面還有許多講究,這一點非常重要,但是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

01

不過度捱餓,也不暴飲暴食

飲食的諸多講究中,不暴飲暴食又首當其衝。

人不吃飯不行,在捱餓的狀態下,人的抵抗力是薄弱的,比較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須得飲食適量,胃氣振奮,水谷之精微轉化為陽氣,在體表抵禦外邪,人的抵抗能力才強。

然而物極必反,飲食如果過量,脾胃的負擔就加重了,人體固有的陽氣就要集中到中焦去負責消化,在體表的陽氣反而少了,抵抗力又會相應減弱,所以,在臨床上,常見夾食傷寒,且春季最普遍。

那麼,除了“切忌暴飲暴食”,還要注意些其他什麼呢?

02

清淡飲食,以養生生之氣

我們都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季養生,宜養生生之氣。

所謂生生之氣,是一種柔弱而又堅韌的生命力。因為柔弱,所以需要呵護;因為堅韌,所以它能百折不撓地向前發展,最終繁盛、剛強起來。我們看種子剛發的芽、樹木剛抽出的嫩綠枝條,就會感受到這股氣息。

正如剛剛發芽的種子不宜過多施肥上糞,只用給它自然的陽光、土壤和空氣,它就能茁壯成長,人體的生生之氣也是如此,因此,在飲食方面,要養生生之氣,恰恰不宜大魚大肉,五味雜陳,宜以清淡為主,多吃應季蔬菜

現在的人最容易蹈入一個誤區,就是:補充營養。不錯,人的健康離不開營養,吃不飽飯或者飲食過於單一會造成營養不良。但現在有幾個人吃不飽飯或是飲食過於單一呢?關鍵問題在於吸收有時候,過多補充營養反而導致吸收不利,這就好比車多了會造成堵車。

春天,大自然賦予人類生生之氣已經夠多了,這是無形的,人們只用好好去呵護它就可以了,無需用過多大魚大肉的有形之品去補充營養,給脾胃增加負擔。

況且,清淡飲食最養脾胃肝木旺於春季,肝木一旺就容易克脾土,造成脾胃虛弱,此時最宜給脾胃減負。飲食清淡,脾胃的負擔就輕。

   生氣旺,脾胃強,風寒自然不可侵。

03

少酸多甘:春季飲食總原則

雖說春季飲食要清淡,但在五味上還是要有所偏重的。春季飲食,以少酸多甘”為總原則。

春天是生髮的季節,人體需要發散,而酸味是收斂的,與季節不符合,所以要儘量少吃。

比如:春季烹飪中,要少放醋各種酸菜都要儘量少吃味酸的水果儘量少吃還有的水果,成熟後是甜的,但在成熟之前,味道往往很酸,也不要急於吃,必須等待它成熟……

與酸收相反,辛主散,可以幫助生髮之氣,可以適當多吃一些。辣椒、蔥、蒜等都是辛味的。

當然,過猶不及,辛散之品如果過多食用,也會導致真氣耗散過多。吃多了辣椒,會增加腸胃溼熱;吃多了蔥蒜之類,會使人頭腦昏蒙。所以,春天的飲食,辛味往往與甘味相配

甘甜養脾胃春天最需要的;而且,“辛甘發散為陽”,既助陽氣生髮,又不至於耗氣過多。所以,春天,甘甜的飲食可以適當多吃。

 陽氣生髮有度,風寒自然能避。

04

飲春茶,要因人而異

每年春天,市場上都會出現“明前茶”,也就是在清明節之前採摘的春茶。其實,所謂“明前茶”,主要是讓大家嚐個鮮而已,喝茶也是因人而異的。

綠茶苦寒,越早的春茶,苦寒之性越厲害

如果你吃了一個冬天的油膩肥濃,腸胃已有積熱,那麼,春天喝點綠茶,苦能下洩以降濁,寒能清熱以升清,升清降濁,那真是妙不可言,舒服極了。

如果你飲食有節,腸胃並沒什麼積熱,得到這清香翠綠的春茶,你也可以嚐嚐,只不過,要在飯後喝,不要讓苦寒之性傷害了脾胃乃至下焦。當然,如果你晚上喝了茶就睡不著覺的話,就不要在晚飯後喝茶了。

如果你體內有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話,就不要喝綠茶了,尤其不要在春天喝綠茶。

 須知苦寒敗胃,且耗傷陽氣。胃氣敗,陽氣傷,談何抵禦風寒?                                                                                                   

05

泡腳養陽,養心安神

除了注意飲食,春季還可以通過泡腳養陽,通利經脈,溫煦全身。特別是藥物泡腳,能讓藥物成分通過皮膚、經絡進入人體,從而發揮作用,溫通四肢。
 清艾軒的交泰足浴藥包,用《韓氏醫通》交泰丸配方:“黃連清心火,使心火下  行,肉桂溫腎,使腎陽上升,兩者合用,能使上下通達,心腎交泰。”再配合艾葉等其他藥材環環相扣,達到養心安神的作用。
特別針對經常熬夜,睡眠質量不佳者,可以有效幫助修復睡眠不好帶給人的損傷,改善睡眠、增加睡眠深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