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都市快報推出關於國際高中升學的系列報道,講了很多家庭的故事。有一些家長指出,留學這條路,除去高昂的學費外,想要拼到頂級名校,“卷”背景必不可少,而這些都不是一般的家庭資源可以承載的。
不過,今天記者要分享的,是一個可供很多家庭借鑑的升學路徑。
前段時間,一位媽媽主動與我們取得聯繫,很坦誠地講述了她的故事。她的兒子小陶,上個月拿到了劍橋大學的預錄取offer。從2022年6月決定轉變賽道,到今年2月收穫劍橋橄欖枝,小陶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由於輾轉了多個機構、學校,加上短時間內拿出了亮眼的成績,因此也引來了一些質疑和猜測:為什麼三所學校同時發出了錄取喜報?他是不是機構用高額獎學金挖走的生源?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內幕”?
其實,小陶並不算是頂尖學霸,申請留學的過程也很簡單,走出了一條相對平凡的升學路,並沒有外界傳的那麼誇張。小陶媽媽向我細細講述了這一年來的故事,以及整個家庭在孩子成長道路上做出的種種教育抉擇。
以下為小陶媽媽的自述——
為了尋求更好的教育
我們舉家從台州遷來杭州
我們來自台州,2000年初,我第一次接觸到了電子商務,那時淘寶還沒有出現,我們夫妻倆白手起家,在創業路上走了十多年。
孩子小學階段正是我們工作最忙碌的時候,好在我們的公司離學校不遠,兒子放學後從學校走到我的辦公室,只需5分鐘。小陶的童年,穿梭在堆滿快遞的走廊,埋頭於辦公室一角的小桌板,看著一輛輛大貨車載滿包裹駛離倉庫,聽著辦公室裡此起彼伏的電話和鍵盤聲……
說實話,那幾年電商生意很忙,顧不上孩子的學習,小陶在四年級之前都沒有上過任何培訓班。一次家長會上,有個家長跟我說:“你兒子又考了雙百,不愧是數學小王子!”我那時才知道,原來孩子已經在學校裡小有名氣,也是在那時,我們開始關注孩子的學習。
小陶數學不錯,四年級起,我們在老師的建議下開始學習奧數,參加華盃賽、希望杯等奧數競賽,都拿到了獎項。一起學奧數的都是台州比較優秀的一批孩子,在跟這些孩子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大家的想法都比較一致:台州的教育天花板低,想要追尋更高的教育目標,就得換個城市。因此,去杭州,對於很多臺州牛娃家庭來說,是一件自然的事。
在北京參加“第七屆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
小陶的性格沉靜內斂,小學階段孩子專注學習的狀態,讓我們更加堅定:要為他打開一扇不一樣的窗,選擇一個不僅只有學習的中學生活。
2017年,我們一家三口離開臺州,也放下了公司大部分的業務。創業十多年,身體亮起了紅燈,我們的小家庭,決定在孩子小升初的階段,徹底轉變重心。
人生不設限
助推孩子抓住一切機會
來杭州之後,才發現人外有人,身邊優秀的同學太多了,這讓小陶感受到了很大的落差。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鞭策著他不斷努力,另一方面,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常給他做心理建設,紓解他的精神壓力。
初中學校在城西,我們就租住在學校邊上陪讀。孩子提出來要上補習班,我們就到處打聽,尋找好老師。最多的時候一天有3-4門課,孩子爸爸開車滿杭州跑,全程接送。我們家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把培訓班都安排在週六,週日完全空出來作為家庭日。到了週日,天氣好時一家人出門爬山遊玩,遇到下雨就在家裡休息。
初中的三年,孩子打下了紮實的外語基礎,在初升高的選拔中,孩子如願進入心儀的高中學習,獲得了更多的機會和更高的平臺。
爸爸陪伴在博物館參觀
高一那年,浙大“英才計劃”來學校宣講,孩子把宣傳冊帶回了家。我們立即上網搜尋了關於“英才計劃”的所有信息,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便鼓勵孩子盡全力參與。小陶也順利通過選拔,在浙大教授的指導下進行前沿領域的一些探索。
也是在學校和科協諸多老師的推薦下,小陶參加了“第十四屆全國量子化學會議”和“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入選第73屆“ISEF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中國代表隊。正是這些科創經歷,後來成為孩子申請劍橋時至關重要的科研背景。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是很幸運的“無心插柳”。眾所周知,“英才計劃”和國內高考升學並不掛鉤,孩子的爸爸經常跟他講,人生不要設限,多去嘗試,哪怕暫時看不到收益。我也很推薦現在高一的學生,有機會去參與一下英才計劃,對於高中生來講是極其難得的科創機會。
保送?高考?出國?
我們經歷了一段灰暗的時光
高中階段,孩子開始住校,為了能最快速度響應孩子的需求,我們又把家搬到了學校附近。這好像也成為了我們家的一個傳統,從小學到高中,一家人始終沒有分離。
但我們這個和諧的小家庭,也經歷了一段灰暗的時光。按照小陶的成績,如果選擇保送,能夠比較穩妥地進入一所頭部985大學,但是專業會受到限制,要告別他擅長的數理化,這讓小陶無法接受。他說,自己明明更喜歡理科,卻要拿短處跟別人的長處去比,相比之下,他更想自己去參加高考。
在上海參加“第四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小陶一直把目標定在浙江大學數學系,但幾次模擬考試下來,孩子的成績在全省5000名左右,按照往年的錄取情況,這個分數是不夠的,這也讓小陶一度陷入自我懷疑。
從家長的角度考慮,我們的確不願孩子經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艱辛,我們走過了十幾年艱難的創業路,不想讓孩子再經歷這樣的壓力。但孩子卻異常堅定:“為什麼你們可以靠自己的奮鬥換取現在的生活,我就不能為自己拼一回呢?”
夢想與現實,保送和高考,孩子一度陷入極度內耗。一方面是自己可能拼盡全力也無法達成的目標,另一方面家人的期許與自己的理想相違背。整個高一高二,一旦談到未來,孩子秒變刺蝟,劍拔弩張,母慈子孝瞬間成為泡影,當時家裡的情況可以用“雞飛狗跳”來形容。
轉機出現在去年6月,也就是小陶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在朋友圈裡刷到了留學培訓機構的一則喜報:比小陶高一屆的杭外學長,學術背景、成績跟小陶不相上下,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成功申請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他可以做到,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試試?出國,這個選擇擺在了面前。
跑遍杭州的留學機構
逐一試聽課程
當天我就向這個機構的老師瞭解情況,問了課程體系、學習週期、具體花費等信息。我的本意是讓孩子努努力,複製那位學長的路徑,讓機構給我們配置相同的教師團隊。然而機構婉拒:“那位同學成績好到驚人,他的經歷沒有參考價值,也很難複製,你一定要試試也可以,但難度很大,不能保證結果。”
在一位熱心的同學家長推薦下,我們又聯繫了幾家機構。一家在上海,考慮到所有的授課和溝通都需要遠程線上進行,我們放棄了;另外幾家在杭州,都是頭部的A-Level培訓機構,我們逐一去試聽了課程,也跟老師進行了多次的深入交流。
週末在浙圖自習
別說牛津、劍橋了,當時我們提的目標是香港大學,A-Level目標成績4A*,但這些機構都認為,時間太緊張,當時距離10月考試季只有三個多月,而我們只有高一時考的7分雅思成績,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此外,機構開出的價格也高到令人咋舌,一套課程下來要掏出將近30萬。
局面又一次陷入僵局之時,我們與城西一所學校取得了聯繫,去做了一套測試題。小陶成績不錯,學校願意給出4A*的估分,之後我接到了一位姓姚的校長打來的電話,他在電話裡說,孩子的目標可以定得更高一些,不僅僅是港大,甚至可以衝擊帝國理工和牛津、劍橋。這是我們決定出國之後,第一次聽到有人為我的孩子提出“牛劍”的目標,我基本當笑話在聽。
但這次通話給了我們一家極大的信心,16分鐘的通話記錄,我保存至今。在跑遍了所有機構,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望之後,彷彿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稻草,孩子也表示願意全力以赴。
掌握主動權
三個月備考“進度拉滿”
其實我們自己也知道,正常1-2年A-Level課程,三個多月的時間學完並且拿到4A*的成績,難度有多大。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別無選擇。
在與學校的前期溝通中,我們像“逼宮”一樣,不斷追問校長和任課老師,將如何安排各科課程進度。我們也和孩子討論,制定學習計劃和考試計劃。這可能也跟我們的創業經歷有關,一旦定下了目標,就會不遺餘力去查詢驗證所有可行性,先盡人事,再聽天命。
7月份小陶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夏令營課程,在10天時間裡以非常快的進度迅速學了一遍A-Level的物理、化學、數學等課程。這段時間裡,老師會在教室進行大班授課,學生如果覺得自己都掌握了,可以去隔壁小教室自學答疑。小陶的自學能力不錯,也很喜歡這樣的學習狀態,孩子說,教數學和物理的老師是浙大博士後,很厲害,再難的題目三言兩語就能讓他豁然開朗。
一天所刷的卷子厚度
夏令營結束後的整個暑假,我們聽從學校的規劃,讓小陶在家自主學習。有問題就通過視頻方式連線老師,老師結合重難點安排線上答疑。孩子爸爸也很用心,小陶每一科、每一張卷子的分數,爸爸都列了詳細的表格進行記錄和統計,以評估孩子最終的實考得分。七、八月份,小陶每天都有6-8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備考進度拉滿。
小陶爸爸做的統計表格
9月開學後,我們正式向高中學校請了假,全力衝刺10月份的考試季。這段時間的作息跟學校裡差不多,早上7:10出寢室,晚自習20:30結束,小陶按照自己的節奏一邊學習,一邊準備入學文書。
英國大學開放申請後,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孩子自己填寫了UCAS系統,正式申請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曼徹斯特大學等學校。後續又申請了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國立和南洋理工。申請全程沒有找機構,都是孩子自己動手完成,這使我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
花費不超過13萬元
達成了遠超預期的目標
10月考試季,小陶報了17門,其中有一門因為和劍橋的自然科學入學筆試“NSAA”考試時間衝突,最終考了16門,拿到11張滿分。劍橋的入學模擬考試滿分27分,小陶做歷年真題時每次都能到25分以上,我們開始對劍橋有所期待。
其實大家都知道,除了標化成績、文書、筆試面試,衝擊牛劍還存在很多不可預測的偶然性。我們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準備。從9月入學開始,學校一直對孩子進行每天一小時以上的化學、數學、物理等模擬面試訓練。12月5日,面試結束,學校老師和孩子都表示:很順利。
在漫長的等待放榜的日子裡,我們和孩子陸續經歷了陽康,孩子還回學校參加了學考和首考。緊接著無縫銜接進入1月份A-Level全球統考,這一次是11門,一直考到臘月二十九。
劍橋是1月25日(大年初四)放榜,我們一家人早在前兩天就已經坐立難安了。那天我們一直待在家裡沒有出門,下午孩子有點按捺不住,開始刷英國大學生論壇。傍晚6點多,錄取結果還沒出來,為了緩解緊張氣氛,我提議先去外面吃飯,就在餐廳外等位的時候,劍橋的offer來了。
劍橋預錄取offer
孩子最先在系統裡刷到了錄取信息,顫抖著打開,看到offer的那一刻,他喜極而泣,我們倆抱著又哭又跳,那一晚經過我們身邊的人們,肯定無法理解我們正經歷著怎樣一種喜悅。緊接著,我們給老師、學校、親友傳遞喜訊,那頓飯我們吃得食不知味,坐在裡面哭哭笑笑,一直待到餐廳關門。
短短半年,對於我們這個家庭來說,是一場太過於冒險的經歷,這一路上,我們也經歷過迷茫和慌亂,但最終和孩子一起努力,達成了遠超預期的目標。
從去年6月選擇出國,到取得offer,所有的花費加起來不超過13萬元。至於有些自媒體揣測的“買學生”,看完我們的經歷,相信這些謠言也不攻自破。我們的每一筆學費、雜費、夏令營費、考試費,都是和所有同學一樣交納的,學校沒有給我們任何額外的承諾。
小陶曾經跟我講,不想要一眼能望到頭的安穩生活,不想被別人定義自己的人生。我也越來越在孩子的身上,看到當年我們奮鬥的影子。通過我們家庭的故事,我想告訴更多的父母、孩子:只要你堅定了目標,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請努力抓住一切機會,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林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