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九年(635年),退位多年的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因感染風疾加重,病逝於太安宮。
唐高祖李淵與唐太宗李世民,這對父子的恩怨至此告一段落,而圍繞唐高祖陵墓的工程,李世民與大臣們展開了新的討論。
大唐開國,禮制蕩然,百廢待興,李淵在位時來不及為自己“作壽陵”,退位後陵墓也未動工,直到他臨終時,此事才提上日程。
李淵遺詔聲稱,“園陵制度,務從儉約”,而李世民為了打造孝子形象,認為父親的陵墓“務在崇厚”。於是,大臣們分成兩派。
秘書監虞世南等人上書建議遵照李淵的遺詔,實行薄葬;宰相房玄齡等則提出一個折衷方案,即以東漢光武帝劉秀原陵“高六丈”的規格來營建唐高祖的帝陵。
最終,李世民採用房玄齡的觀點,“封土為陵”,在今陝西三原縣的徐木塬營建唐高祖獻陵,僅用5個月就完工。
唐代帝陵分為“封(積)土為陵”和“因山為陵”兩種形制,前者深鑿墓室,堆積封土,後者依山而建,以整座山巒作為陵墓的主體。作為唐代第一座帝陵,獻陵封土為陵,規模比不上其子孫的陵墓,既象徵李唐王朝的篳路藍縷,也隱喻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地位的下降。
送別父親後,李世民邁著雄壯的步伐,奔向貞觀之治的頂點。
但是,就在李淵魂歸獻陵的第二年,李世民最心愛的女人與世長辭。英明神武的唐太宗不得不考慮自己的身後事,他開始營建唐代第一座因山為陵的帝陵,也是唐代關中十八陵中規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帝陵——昭陵。
最愛歷史新書《疑案裡的中國史2》上市
抽絲剝繭求真相,今日4.8折,歡迎入手
👇
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往往有一個靠譜的賢內助,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就是這樣一位關鍵角色。《貞觀政要》曰:“長孫皇后之賢,自三代而下之絕無僅有者也。”
文德皇后長孫氏是隋朝名將長孫晟之女,擁有隋唐女子巾幗不讓鬚眉的特點,做事幹練,能謀善斷。
在李世民與哥哥李建成爭奪皇位的鬥爭中,當時的秦王妃長孫氏沒有置身事外。她和哥哥長孫無忌,以及李世民的心腹房玄齡、尉遲敬德等人都支持李世民發動政變,奪取太子之位。
玄武門之變時,長孫氏更是親臨前線,親自為秦王帳下將士助威,整頓軍容。將士們都被她一介女子的英雄氣概鼓舞,更加堅定地站在李世民一邊。(“將士入宮授甲,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李世民即位後,長孫皇后深居後宮,卻以國事為重,善於勸諫,力行節儉。
當太子李承乾的乳母因太子宮中所用器物太少,向皇帝申請更多經費時,長孫皇后不僅嚴詞拒絕,還嚴肅地批評道:“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揚,何患無器用邪!”
當敢言直諫的大臣魏徵惹怒唐太宗,險些喪命時,又是長孫皇后站了出來,她身著朝服,向太宗道賀:“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徵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唐太宗聽後,不禁轉怒為喜。
德才兼備的長孫皇后堪稱後宮楷模,也是貞觀之治的幕後英雄,而她的離世,促成了唐太宗營建昭陵。
貞觀十年(636年)六月,時年36歲的長孫皇后病逝於長安。
彌留之際,長孫皇后特意叮囑唐太宗說:“我死後,不要厚葬。所謂‘葬’,就是‘藏’,自古聖賢崇尚節儉,實行薄葬,只有無道之世,才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話。我只希望因山而葬,不需起墳,不用棺槨,所用的器服皆用木瓦。若能如此儉薄下葬,便是說明陛下不忘妾。”
於是,唐太宗命人在九嵕山開鑿一處石窟,用“因山而葬”的方式安葬長孫皇后,同時也將九嵕山作為自己的陵寢選址,等到駕崩後再與長孫皇后合葬。昭陵的營建由此開始。
長孫皇后的香魂飄向九嵕山後,唐太宗仍然深深思念,他在長安城中修築高臺,以望向昭陵。後來,魏徵規諫唐太宗不可悲傷過度,荒廢國事,唐太宗才把高臺拆除。
最愛歷史《疑案裡的中國史1+2》套裝
精選經典疑案,全套購買, 價格優惠
👇
唐太宗選擇在九嵕山營建昭陵,不單單是因為愛妻長孫皇后“因山而葬”的遺言,還有他個人的考量。
九嵕山在今陝西禮泉縣,地處涇河之陰、渭河之陽,與秦嶺的太白山、終南山等山峰遙相對峙。其山勢突兀,有九道山樑匯聚,群山拱衛,穩固牢靠,河水環繞,取之不竭,符合古代陵墓的風水條件,也可比喻九州一統,天下大同。
可見,九嵕山在文化上滿足帝王對陵墓堪輿的追求,在政治上又能體現唐太宗的文治武功。
清代學者畢沅在《關中勝蹟圖志》中引用《昭陵石跡考》雲,九嵕山“地脈從崆峒來,渭繞其前,涇環其後而出其東,岐、梁西峙,仲山、嵯峨東障,南則終南、太乙,天外列屏。”
自唐以來,建於九嵕山的昭陵在歷代帝陵風水最佳榜單中都名列前茅。
史載,貞觀十年前後,李世民曾對身邊的侍臣說:
昔漢家皆先造山陵,既達始終,身復親見,又省子孫經營,不煩費人工。我深以此為是。古者因山為墳,此誠便事,我看九嵕山孤聳迴繞,因而傍鑿,可置山陵處。朕實有終焉之理。
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下《九嵕山卜陵詔》,仿照秦漢皇帝生前建造陵墓的制度(作壽陵),在九嵕山營建昭陵。昭陵由貞觀朝富有藝術細胞的將作大匠閻立德(著名畫家閻立本之兄)負責設計並督建。
李世民在詔書中宣稱,他的陵墓將“務必儉約”,“於九嵕之上,足容一棺而已”。但是,從長孫皇后首葬到太宗駕崩,昭陵不間斷地建造了13年,其規模之宏大、工程之浩大與唐太宗口中所說的節儉不免有些背道而馳。
《舊唐書》記載,閻立德奉命營建昭陵之初,曾因“怠慢而解職”。有學者考證,所謂“怠慢”,是因為閻立德起初設計的皇陵不夠宏偉,難以表現唐太宗的豐功偉績和帝王氣象,閻立德被貶官後再次起用,重新設計,才奠定了昭陵氣勢雄偉的格局。
因此,唐太宗口中的“務必儉約”恐怕只是一句空話。
據《關中勝蹟圖志》等史料記載,昭陵四周有城垣環繞,陵園包括墓道和地宮、陵山棧道、朱雀門、獻殿建築群、寢宮建築群、北司馬院、東青龍門、西白虎門及垣牆角闕建築群等部分。文獻記載,墓道到墓室深約75丈(230米),華麗的墓室中藏著唐太宗鍾愛的鐘(鍾繇)、王(王羲之)書法真跡。
獻殿位於陵山南側朱雀門內,是可供後世子孫上陵祭拜以及陳列死者生前用物的地方。史載,唐玄宗時期,宦官高力士代表朝廷到昭陵獻殿獻祭品,還看到唐太宗用過的小梳箱,感嘆道:“此先帝首創義旗,新王皇極,遂身服用,惟留此物。”
往事越千年,昭陵獻殿遺址尚存,當地群眾俗稱為“磚瓦嶺”。
在靠近山頂的地方,閻立德修建了房舍、遊殿,寓意是供死者的靈魂遊樂。唐太宗死後,守陵的宮女一度通過與墓道口連接的棧道上山,“供養如平常”。後來,閻立德等大臣為了加強昭陵防盜,才上奏請唐高宗毀掉棧道。
從此,“陵寢高懸,始與外界隔絕”。
貞觀十一年(637年),文德皇后長孫氏葬入昭陵數月之後,唐太宗下詔:
自今以後,功臣密戚及德業佐時者,如有薨亡,宜賜塋地一所,給以秘器,使窀穸(埋葬)之時喪事無闕,所司依此營備。
由此確立了昭陵乃至此後唐朝帝王陵園的陪葬制度。
據史料記載,九嵕山下,昭陵“陪葬諸王七,嬪妃八,公主二十二,丞郎三品五十有三,功臣大將軍以下六十有四”,合計154人,墓葬分佈在面積達30萬畝的昭陵陵園中。
陪葬墓的墓主大都是貞觀年間的皇親國戚或重要功臣,他們多數享受“國葬”的榮譽。許多大臣以陪葬為榮,他們的子孫得到許可,死後也可從父祖而葬。
唐太宗去世時,突厥出身的大臣阿史那社爾甚至上書請求以身殉葬。唐高宗不允許,阿史那社爾又在唐朝當了幾年官,死後因之前平定龜茲有功而陪葬昭陵。
昭陵陪葬墓,從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到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的百餘年間陸續營建。陪葬者中最早的是溫彥博,最晚遷來的是廢太子李承乾之墓。
溫彥博以口才流利著稱,在高祖、太宗兩朝得到重用,曾勸諫唐高祖不要放棄對高句麗的統治,後官至宰相。李淵每次宴請群臣,一定要叫上溫彥博,宴會上經常環顧四周,對侍臣說:“何如溫彥博?”
貞觀十一年,溫彥博去世後,李世民自責地說,都是因為朕沒能讓溫彥博閒下來,他才會為國家耗盡心力,勞累過度而死。史載,溫彥博為官清廉,死後家中竟然沒有像樣的地方停放靈柩,只能在親戚的房子操辦喪事。或許是有感於溫彥博對大唐的忠心,唐太宗讓其成為陪葬昭陵的第一位貞觀名臣。
溫彥博墓碑為書法家歐陽詢所撰,筆力遒勁,千古不朽,現藏於昭陵博物館。
昭陵中,最晚來到李世民身邊的陪葬者是他與長孫皇后的長子李承乾。李承乾曾被立為太子,在唐太宗出巡時擔任監國,大臣們“皆以為明”。然而,原本前途無量的李承乾後來因種種失德之舉失去父親的信任,還掀起了一樁謀反案,最終被廢為庶人。
唐太宗廢李承乾時,痛心疾首地說:“朕受命上帝,為人父母,凡在蒼生,皆存撫育,況乎冢嗣,寧不鍾心。一旦至此,深增慚嘆。”李承乾被廢后,性格溫和的唐太宗第九子晉王李治(即唐高宗)被扶上儲君之位。
此後,李承乾在黔州度過餘生,永遠地離開了大唐的政治中心。直到唐玄宗在位時,李承乾的嫡孫李適之官拜宰相,多次上書請求,讓去世多年的父祖歸葬昭陵。唐玄宗念其有功,於是追贈李承乾為恆山愍王,陪葬昭陵,並補辦了隆重的葬禮。
這名歷經蹉跎的廢太子,在揹負了數十年罵名後,還是回到了父母的身邊。
▲唐昭陵圖,出自元《長安志圖》,圖中可見大量陪葬墓。圖源:網絡
昭陵陪葬墓中,以魏徵、李靖、李勣三人的墓最為突出。
魏徵墓位於昭陵西南的鳳凰山上,是昭陵陪葬墓中僅有的兩座因山為墓的墓葬之一。其墓主魏徵是貞觀年間剛正不阿的諫臣,史書評價其為“前代諍臣,一人而已”。
魏徵早年參加過瓦崗軍起義,後來成為太子李建成的部下,並多次勸說李建成先下手為強,除掉秦王李世民。在兄弟鬩牆的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召魏徵責問道:“你為什麼離間我們兄弟?”
魏徵從容地答道:“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李世民早就聽說過魏徵的才能,見他敢於直言,就不忍處死他,反而加以重用。
貞觀初年,唐太宗勵精圖治,魏徵多次進諫,涉及的政事多達二百餘件。
在君臣關係上,魏徵告誡唐太宗,“上無信,則無以使下;下無信,則無以事上”,又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在擇官用人方面,魏徵向唐太宗提出的選官標準是“才行兼備”“進君子,退小人”“進六正,退六邪”。
在為君之道上,魏徵認為唐太宗應該“戒奢以儉”,強調“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百姓為國家之本”。
作為貞觀之治的重要推手,魏徵敢於犯顏直諫,為唐太宗出謀劃策。故而,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逝後,李世民追思不已,對大臣們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令人感慨的是,魏徵去世後不久,他曾經舉薦的兩名大臣就捲入謀反案,一些佞臣藉機誣陷魏徵。李世民一氣之下,不僅解除了女兒衡山公主與魏徵之子的婚約,還命人推倒了魏徵的墓碑,磨去上面的文字。
兩年後,唐太宗徵遼東後班師,反思此次出征決策中的失誤,才想起了魏徵,於是又派人前去祭奠魏徵,另立了一塊平反的碑。
從大臣死後的待遇上,也可以看到帝王的反覆無常。
唐太宗晚年心性大變的表現之一,還有他對開國功臣李勣的態度。
李世民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後,命李勣輔佐,可到了臨終之際,又擔心李勣日後不服李治,便對太子李治說:“你對李勣沒什麼恩惠,朕現在將其貶到外地為官,如果他毫不遲疑地離京赴任,等朕死後,你就任命他為僕射(宰相),如果他還在徘徊觀望,你就把他殺了。”
所幸李勣得到詔令後,“不至家而去”,打消了唐太宗的疑慮,逃過一劫,後來也得到了唐高宗的重用。
昭陵陪葬墓中,衛國公李靖的墓“依漢衛、霍故事”,被築成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積石山(在今青海境內)之狀,以表彰他對東突厥、吐谷渾用兵立下的赫赫戰功。英國公李勣的墓是陰山、鐵山(今遼寧鐵嶺山)、烏德鞬山(即于都斤山,今蒙古國西南杭愛山)之狀,旌表其大破東突厥、高句麗、薛延陀等的功績。
有唐一代,二李齊名,《舊唐書》有所謂“近代稱為名將者,英衛二公,誠凌煙閣之最”的評價。
李勣生前躲過了唐太宗的猜忌,卻避免不了死後的懲罰。武氏掌權後,李勣之孫李敬業(徐敬業)在揚州起兵討武,不久後兵敗被殺。武則天大怒,使徐敬業全族連坐,追奪李勣官爵,命人將陪葬昭陵的李勣墓“掘冢而暴其屍”,完全不顧當年高宗立武氏為後時李勣“與物無忤”的支持。直到唐中宗復位後,才為這位開國功臣重修墳墓。
此外,昭陵的陵園中還有高士廉、房玄齡、馬周、尉遲敬德、秦瓊、段志玄等文臣武將的陪葬墓。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一代雄主李世民駕崩,之後長眠於昭陵,廟號太宗。
唐代皇帝的陵寢制度正式確立下來,此後的關中唐陵基本上都是以昭陵為定製。
貞觀之治已隨風消逝,唐太宗李世民的靈寢依然在陵園的高處俯瞰著眾臣,一座帝陵,埋下了一個時代。
最愛歷史新書《疑案裡的中國史2》上市
抽絲剝繭求真相,今日4.8折,歡迎入手
👇
號稱“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戎馬倥傯,自稱“吾十有八舉義兵,二十四定天下”,似乎頗為自矜。
他將伴隨其征戰四方的六匹“駿馬”也帶進了昭陵。這六匹戰馬分別叫: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學者葛承雍認為,其名字都出自突厥語。
唐太宗建造昭陵時,命閻立德、閻立本兄弟雕刻六塊高1.7米、寬約2米的駿馬石刻,分東西兩列,置於昭陵北麓司馬門內,此即“昭陵六駿”。
閻氏兄弟採用當時佛教藝術盛行的“高肉浮雕”工藝,使得昭陵六駿顯得磅礴大氣。六匹駿馬,或四蹄飛躍,或昂首疾行,其在戰場上的英姿,在石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它們在昭陵中,沉睡了一千多年。
除了昭陵六駿外,一同列置在司馬門內的雕像,還有“十四國君長石刻像”,其雕刻是貞觀年間臣服於唐朝的蠻夷君長,包括:
突厥的頡利可汗、突利可汗、阿史那社爾、李思摩,吐蕃松贊干布,高昌、焉耆、于闐諸王,薛延陀、吐谷渾的可汗,新羅樂浪郡主,林邑王範頭黎,婆羅門帝那優帝阿那順等,今僅存阿史那社爾、松贊干布、高昌王鞠智勇、焉耆王龍突騎支四座石像的題名像座。
據學者考證,“十四國君長石刻像”曾被搬至享殿前列置,但可能是出於省工,沒有將石像底座一起搬遷,導致石像極易倒下,後來忍受風吹日曬,又遭遇社會動盪,石刻或被無知者打碎,或被深埋於地下。到了1965年,考古工作者僅在昭陵司馬門西側土中發現四個石刻的底座。
如果說“十四國君長石刻像”的消失是歲月留下的痕跡,那“昭陵六駿”的流離失所就是人為造成的悲劇。
▲[唐]《步輦圖》,描繪吐蕃使臣朝見唐太宗。圖源:網絡
到了近代,中華不振,任人欺凌,昭陵六駿無法繼續守護它的主人。
1913年,法國古董商格魯尚,聽說昭陵六駿的大名,派心腹戈蘭茲來中國打探情況。戈蘭茲通過收買幾個村民,潛入昭陵,將六駿中的其中兩尊打碎,打算就這樣偷偷運送出國。由於石刻沉重,難以輸送,幸而被鄉民及時追回,但二駿從此離開昭陵。
這兩尊石刻,就是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
這兩匹“駿馬”,展現大唐精湛的浮雕工藝,都是名副其實的國之瑰寶。
颯露紫石刻,有一人一馬,再現邙山一戰丘行恭陣中救主之舉。
公元620年,唐軍出兵河南,進攻洛陽的王世充。
邙山之戰,李世民率數十騎出陣,親探對方虛實。沒想到李世民這回玩脫了,他的的坐騎在交戰中連中數箭,轉眼就要陷入絕境。
隨行的侍臣丘行恭急忙翻身下馬,不顧生命危險,為李世民的坐騎拔箭,兩人連斬數人,突圍而出。回到營中,李世民的戰馬颯露紫箭傷不愈,倒地不起。
雕像中,侍臣丘行恭身穿戰袍,俯首拔箭,颯露紫低頭站立,栩栩如生。
拳毛騧石刻,作按轡緩行狀,昂首揚鬃,氣宇軒昂,馬身有從不同方向射來的箭,真實還原當年李世民率軍與劉黑闥在洺水作戰時激烈的戰況。
流落民間的颯露紫和拳毛騧,經過一番週轉,被賣給文物販子盧芹齋。美國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建成後,以“借展”的名義巧取豪奪,將颯露紫和拳毛騧這兩件駿馬雕像強行留在博物館。這樁違法的“買賣”,並不受法律保護。
▲1953年,“六駿”在西安碑林,其中二駿為複製品。圖源:網絡
颯露紫和拳毛騧被掠奪後,另外四駿險些也慘遭厄運。1918年,又有洋商來到西安,託人偷運“四駿”。
洋人企圖將四尊石刻經由渭河運往洛陽,再從洛陽用火車運至上海,最後故技重施運到美國販賣。得到風聲的當地鄉民怒不可遏,無論士紳,還是農民,都自發地組織起來,打響一場國寶保衛戰。
西安一家古董店的老闆老馬,及其兒子馬振華通過多方途徑,得知運送路線,帶領部分民眾,分頭行動,成功攔截,阻止了洋商水運“四駿”的計劃。隨後,“四駿”被轉移至陝西圖書館,暫時得以安定。
抗日戰爭期間,“四駿”得到保護,為防止日軍轟炸和搜刮,一度被掩埋進地下。
1953年,陝西省博物館成立,對這四尊石刻進行接收。從此之後,“四駿”安家落戶,再無丟失之憂,但它們的另外兩個兄弟,卻仍流落海外,天各一方。
國勢衰微之際,就連一代雄主的長眠之地,也不得安寧。
昭陵之中,另一件國寶的命運,也令人唏噓。
李世民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頭號粉絲,他說:“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即位後,李世民下詔在全國高價求購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流落四方的墨寶一時齊聚京城,卻唯獨不見《蘭亭序》真跡。
後來,李世民打聽到《蘭亭序》真跡由永欣寺的辯才和尚保管,但老和尚不承認,於是,李世民命一個叫蕭翼的官員,去智取《蘭亭序》。
蕭翼是個聰明人,他要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又不想為難藏《蘭亭序》的僧人,便向李世民提出兩個請求:一是不要公開派自己前往,讓他以平民的身份拜訪;二是向李世民借了幾幅“二王”的書法字帖。
之後,蕭翼脫下官服,裝扮成一個落魄書生,千里迢迢來到永欣寺。
蕭翼先跟辯才套近乎。他知道老和尚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就找機會和辯才聊下棋,說彈琴。
辯才與蕭翼見面交談後,一見如故,十分投機,遂結為好友。此後數日,二人一同撫琴、投壺、賦詩,玩的項目都很高端,接著就聊到了字畫。
蕭翼見時機成熟,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將借來的“二王”書法真跡拿出來給辯才欣賞。這些作品本來都是皇家珍藏,難得一見。
辯才不知事情原委,見蕭翼如此大方,竟一時高興,說出了自己私藏《蘭亭序》的秘密,他打開暗格,取出《蘭亭序》真跡給蕭翼看,進行友好的“學術交流”。
之後有一天,蕭翼見辯才外出,抓住機會溜進寺廟,盜走《蘭亭序》真跡,隨後快馬加鞭,返回長安覆命。
辯才回來後,見《蘭亭序》被盜,才知道自己錯信蕭翼,被這個狡猾的小子給坑了。
李世民得到《蘭亭序》真跡後,自知手段不光彩,還賞賜了一些錢財穀物給辯才。辯才用這些財物修建了三層寶塔,但因這件事受到刺激,不久便病逝了。
後來,畫家閻立本根據這一八卦,創作了《蕭翼賺蘭亭圖》。
▲[宋]佚名:《蕭翼賺蘭亭圖》摹本。圖源:網絡
李世民得手後,“寶惜者獨《蘭亭序》為最”,將《蘭亭序》置於座位之側,朝夕賞鑑,甚至經常夜半把燭,起來臨摹《蘭亭序》。
他對《蘭亭序》的喜愛,到了生則同榻、死則同穴的地步。晚年,李世民對太子李治說:“我死之後,你只要把《蘭亭序》用玉匣裝好放在墓室中,就算是你盡孝了。”
唐太宗去世後,大臣褚遂良也上奏說:“《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於昭陵。”
李治採納大臣的建議,遵從父親的遺願,將《蘭亭序》真跡隨葬唐太宗昭陵。
此即《蘭亭序》“陪葬說”。唐宋文獻中,如何延之《蘭亭記》、劉餗《隋唐嘉話》、李綽《尚書故實》、韋述《敘書錄》、錢易《南部新書》等,都採用這一說法。
但是,有人認為,《蘭亭序》入昭陵後一度重現人間,並經歷一番劫難。
李世民去世後過了200多年,唐末五代時,有個叫溫韜的軍閥,為後梁耀州節度使,在長安做了多年行政長官,此人最大的愛好,是盜墓。
《新五代史》記載,“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這是說,溫韜把唐朝皇帝的陵墓給掘了。
唐太宗昭陵最為堅固,溫韜命士兵費盡力氣打通了長達75丈的墓道,進入地宮後,見其建築內部恢弘壯麗,猶如人間宮殿。
溫韜進入墓室中,從李世民正寢旁的石函中取出一個匣子。打開一看,盡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貴字畫,其中最貴重的當屬三國時鐘繇與東晉王羲之這兩位大書法家的真跡。在墓中沉睡多年後,“鍾、王筆跡,紙墨如新”。
但是,溫韜這個盜墓賊沒什麼文化,他不通文墨,並不看重書畫本身,而只想要裝裱其內外的華美綢緞與金玉卷軸。
於是,溫韜讓手下把鐘王作品揭下來,只留下包裝,絲毫不關心真跡作品的去處。這完全是一種買櫝還珠的愚蠢做法。
之後,《蘭亭序》下落成謎,有的史料稱其散落人間,經過多番週轉,已不知在何處,有人則認為,其出土後未經保護,恐怕早已化為塵土。
如今能看到的《蘭亭序》,都是歷朝歷代的臨摹本。
還有人認為,《蘭亭序》也許仍在昭陵之中。
近些年,考古專家在陝西禮泉縣九嵕山,對唐太宗昭陵進行實地勘探時,發現許多陪葬墓已被盜,但昭陵本身並沒有大規模人為破壞的痕跡,地宮入口完好,而昭陵地宮尚未進行過現代考古發掘。
這麼多年來,昭陵文物中最有名的是原置於北司馬門的“昭陵六駿”,這屬於地面建築,唐太宗隨身陪葬物卻不見流傳,他生前收藏的“鐘王真跡”始終只存在於文字之中。
因此,有學者對新舊《五代史》中“溫韜盜墓”的記載提出質疑,認為昭陵並未被溫韜盜掘,《蘭亭序》真跡也許還埋藏在昭陵中的隱秘角落。這一猜想有待考古發掘的進一步探索。
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肯定料不到,他的陵墓竟如此命運多舛。
這位開創貞觀之治的一代雄主,晚年時和許多帝王一樣陷入了對長生不老的追求,一度長期服用丹藥。丹藥沒能延長李世民的壽命,他終究只能深埋黃土,但他的昭陵,成了一個傳說。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順手點個在看讓我知道您在看~
參考文獻:
艾公子 講歷史上16個懸疑大案,順利收官
上騰訊視頻搜“疑案裡的中國史”,看完整版
👇
錦繡人文地理新書《中國古都四千年》上市
天貓博庫旗艦店5折包郵, 長按識別二維碼
複製淘口令,打開淘寶即可下單,感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