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5300 字
閱 讀 需 要 14 min
1950年7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佈《解放戰爭四年綜合戰績》,其中記載國民黨軍起義846950人,接受和平改編293030人,合計1139980人,其中起義投誠的國民黨軍將軍的數量多達1043名。相對於國民黨的軍隊總數,其“含將量”簡直大得驚人。僅在1948年,國民黨軍中的中將一職數量就超過了900人,少將之類更是不勝枚舉。造成國民黨軍中“將比兵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國民黨軍中廣泛存在的軍閥主義和派系鬥爭導致將官數量劇增,另一方面則是國民黨到處亂髮“委任狀”來拉隊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後者中亂髮“委任狀”的事情,是國民黨軍拉攏地方武裝的重要手段,也是造成國民黨軍迅速敗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委任狀”是拉隊伍的法寶
“委任狀”自清末以來一直存在。清朝被推翻後,中國各地陷入軍閥混戰之中。所謂“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各路新舊軍閥在混戰中都不忘收編各路武裝分子,這些人中有土匪流寇,也有殘兵敗將。為了統一進行管理,委任狀這種象徵著一方勢力對收編武裝認可的東西就逐漸流行起來。比如典型的“三不知將軍”張宗昌,此人綽號由來是他一不知自己有多少兵,二不知自己有多少錢,三不知自己有多少老婆。雖然這位將軍看上去渾渾噩噩,但他對抓兵、抓權卻是頗有一套。他的“絕招”是用金錢收買和濫發委任狀來收編各路綠林好漢和土匪惡霸,居然在短時間內搞出了30路軍,總共20多萬大軍。老百姓評價他的部隊是“司令滿街走,參謀多似狗”,不過這僅僅是舊中國的一個縮影。由於各種委任狀北洋政府能授,各個割據政權能授,各路軍閥自己也能授,最後是全國遍地各種將官和督軍的委任狀。等到蔣介石形式上統一中國後,他也想對此進行整頓。1933年,蔣介石在一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紀念活動上的講話中說道:“我們的軍隊同列強相比,戰鬥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多到數不清了。”在此情況下,國民黨開始了一輪整軍運動。
平心而論,這次的運動是有一定效果的。從1934年開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銓敘廳開始正式改革國民革命軍的軍銜體系。1935年3月30日,《上將任官施行條例》公佈。此規定國民黨軍的軍銜分為:
將官: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蔣介石
在這個體系下,特級上將僅限蔣介石一人,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僅限40人。不過,當時國民黨軍的原“上將”人數實在太多而員額又有限,這些人又不甘心被降為中將而群起不滿。於是在1936年,國民黨又出臺了一個《陸軍中將加銜條例》,這裡面又多了一個“預備上將”,即待遇是中將,但可以穿上將制服,且優先獲得晉升機會。這種做法部分緩解了國民黨高層將領的不滿情緒,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亂。由於全面抗戰的開始,原有的軍銜體系在作戰過程中造成了很大問題。比如,1943年常德會戰時期,王耀武已是第29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74軍軍長,是中將軍銜;他下面的74軍副軍長李天霞是中將軍銜;74軍下轄的第57師師長餘程萬也是中將軍銜,三個不同級別的將領都是中將軍銜,造成了相當程度的混亂,於是,國民黨又搞出了“雙軍銜”的系統,即職務軍階和銓敘軍階兩套體系。職務軍階,俗稱臨時軍銜,是由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頒發,目的是根據作戰需要,職務的晉升變更隨時授予,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名義頒發。銓敘軍階,俗稱正式軍銜,1937年停止了銓敘軍銜授予,直到1948年才恢復。
值得一提的是,職務軍階的委任不是委任狀,是任職令,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簽發。銓敘軍階委任是國民政府簽發委任狀,並在國家大型報刊刊登向全國公佈。也就是說,銓敘軍銜靠的是國民政府主席簽發的委任狀,而委任狀標註的是海陸空等軍種再加軍銜等級,沒有部隊番號和職務。職務軍銜是直接賦予的任職令,要同時標註部隊的番號、職務和軍銜,比如1944年3月14日,李天霞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00軍中將軍長。但實際上他的這個“中將”不過是個虛銜,直到1945年2月20日,他敘任陸軍少將,才是實打實的少將。實際上,李天霞被任命為中將軍長時,軍銜還是上校。這種荒誕的現象影響了後來很多歷史研究者,比如所謂的“南京保衛戰犧牲的17名將軍”,實際上只有蕭山令一人是陸軍少將,其他人都不是正式的將官,而且後來也沒人被追授將軍。
明白了國民黨的這套雙系統,就很容易瞭解後來國民黨為何會出現委任狀滿天飛的情況了。在抗戰時期,出於全民抗戰的需要,國民黨已經開始向在敵後的各種武裝頒發委任狀來進行收編,以便壯大抗日力量。應該說這些委任狀對抗戰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部分土匪武裝在得到了“委任狀”的收編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抗日活動,給了日軍一定程度的打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本性暴露無遺,把抗日重任扔在一邊,專門禍害老百姓。更有甚者還投靠日偽,成了殘害中國人民的幫兇。其中的典型就是曾為禍山東地區一時的劉黑七。
劉黑七,原名劉桂堂,是中國近代史上留下累累罪行的土匪頭子。此人以心狠手辣和反覆無常聞名,他最早在1915年潛入山中落草為寇。1928年投靠何應欽,所部被編為新4師,任師長。1930年中原大戰中投靠閻錫山,任第26軍軍長。1931年投靠張學良,為第6混成旅旅長。旋又投奔山東韓復榘。1932年從山東竄到熱河。1933年春投靠偽滿,任偽滿第3路軍總指揮。6月又通電參加察綏抗日同盟軍,8月被何應欽改編,任察東“剿匪”司令。1934年回山東,為韓復榘擊敗,隻身逃亡天津,寓居日租界,1935年復出,在宣化招兵買馬。1936年投靠日本侵略軍。1937年任“皇協軍”前進總司令。1938年又反正開進魯中山區,投靠于學忠,被一紙委任狀委任為新編36師師長。1939年移駐平邑縣,勾結日軍,瘋狂襲擊八路軍和抗日根據地。在此人的瘋狂襲擊下,八路軍幹部和工作隊被殺數百人,普通群眾更是慘遭毒手的不知凡幾。據粗算統計,僅僅三年死在劉黑七手下的百姓就多達一萬兩千多人。
後來,在八路軍的剿匪戰鬥中,劉黑七在費縣附近被擊斃。得知這個巨匪已死,國民黨方面氣急敗壞地表示八路軍打死了他們的“抗日英雄”,還給他舉行了規模盛大的追悼會。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國民黨還把劉黑七與甲午戰爭中戰死在朝鮮的左寶貴相提並論,“明令褒揚,列入忠烈祠”。這只是抗戰時期的一個縮影,在抗戰中,國民黨號稱敵後有“百萬游擊隊”,大部分都是這種用委任狀招來的烏合之眾。連國民黨軍令部長徐世昌都感慨,這些“游擊隊”的所作所為就是“遊安全之區,擊無辜之民”“抗日無功,殘民有罪”。
少將是基礎,中將是低配
1945年抗戰勝利後,為了搶奪勝利果實,也為了擴大實力,國民黨再次祭出濫發委任狀這一招來收編各路地方武裝,造成了舉國混亂。眾所周知,由於中國共產黨敵後根據地的蓬勃發展,引發了國民黨的強烈不滿,他們開始通過給敵後的前日偽部隊和土匪頒發委任狀來收買人心,當然也鬧出不少笑話。比如抗戰勝利後,東北人民急切盼望著祖國的軍隊來到這裡,結果當國軍飛機到達長春後,爭先恐後湧向機場迎接的人們卻目瞪口呆,他們看到飛機上下來的竟然有一些“熟面孔”。這幫人原是偽滿的“鐵石部隊”,被派到華北去打八路軍,現在被國民黨委任為“保安第二總隊”。“國軍原來是漢奸”這個驚人消息一時間傳遍長春,很多人如同被澆了一桶冷水般對國民黨徹底失望。至此,空降長春成了中國近現代史上極為奇葩的一幕而被載入歷史。
除了把偽軍納入麾下,土匪惡霸也在國民黨的委任範圍內。比如曾經的抗聯叛徒、曾任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軍長的謝文東,因為手下有上千土匪偽軍的兵力,直接被國民黨一紙委任狀封為國民黨第五集團軍陸軍二級上將總司令。如果單看軍銜,謝文東比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中將還高了一級。不過,謝文東的這個二級上將相當“水”,不就是一個唬人的虛銜。除了謝文東,國民黨方面為了利用土匪搶佔東北和禍亂我軍後方,用大肆濫發委任狀的辦法一口氣弄出了有 “總司令、總指揮”名頭的32個土匪頭目,掛著“軍長”委任狀的有33個,“師、旅長”委任狀的則多達158個。著名戲劇《智取威虎山》裡“座山雕”的原型、匪首張樂山的委任狀上寫的職務是“國民黨先潛軍第二縱隊第2支隊司令”,也算是個少將旅長。糾集了近10萬土匪流氓和日偽殘黨的姜鵬飛,則被一紙委任狀任命為陸軍新編第27軍中將軍長,專門用來在我軍後方進行破壞活動。不過,這些土匪流寇雖然一度對我軍造成了相當大的麻煩,但在我軍剿匪運動的打擊下,紛紛如鳥獸散。等東北民主聯軍穩定在松花江一線後,則抽出三分之一的主力分散剿匪,發起重大剿匪戰鬥212次,殲滅了78000餘人,繳獲長短槍2萬支、機槍618挺、大炮52門、收復城鎮118座。國民黨在東北地區企圖用委任狀來打敗我軍的圖謀,至此徹底破產。
比如臭名昭著的湖南大土匪頭子張平,在1949年國民黨大潰敗之際,張平接到一張國民黨委任狀,任命他為“暫編第十一師”少將師長。在得到“收編”後,張平立刻自封為古丈縣縣長,組織了兩千多土匪繼續與人民為敵。張平還吹噓:“我將組織三十萬湘西健兒與共軍作戰!”他調集同夥,在古丈縣附近構建了三道防線,企圖阻擋我解放軍對該地區的解放。但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張平匪幫迅速被擊潰,張平本人雖然僥倖逃脫,但是惡貫滿盈的他很快被附近村民舉報藏身地,隨後被解放軍剿匪部隊擊斃。除了張平外,湖南地區還有諸如張玉琳、張倫麒、陳光中等被國民黨委任出來的各路司令和將官。雖然這些人曾經囂張一時,最後也盡數被人民解放軍消滅。
國民黨在敗退之前到底發了多少將軍以上級別的委任狀,現在已難以考證,因為這種委任狀甚至鬧到了中將級別的將官可以私自發放,這導致各種數據非常難以精確統計。據多個資料相互印證,估計至少有3000多個少將和900多箇中將被以委任狀的形式任命出來。這些濫竽充數的將領讓國民黨將官的含金量大大貶值,甚至鬧出了笑話:“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國民黨軍頭是什麼軍銜,那麼他大約是個中將或少將。”
回首國民黨濫發委任狀的歷史,雖然國民黨可以利用這種方式暫時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招納這些毫無政治信仰的地方武裝,對國民黨本身的戰鬥力提高意義不大。這些烏合之眾軍紀渙散,國民黨又沒有足夠的政治能力去改造他們,最後的結果就是亂七八糟的部隊不但沒有成為“黨國干城”,反而處處敗壞國民黨的名聲。
參考資料:
《中國近代土匪史》 邵雍,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4。
《論建國初期的剿匪鬥爭》 石玉山,軍事歷史研究,1998,(1)。
《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南軍區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史研究部, 1964.01。
《國民黨軍史》 史曉華,張慶軍,戚厚傑著,團結出版社 ,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