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鹹菜白粥一直是我國傳統早餐的代表,很多人都是習慣早餐就來一碗白粥就鹹菜。
我國也一直有“喝粥養胃”、“以粥養生”的說法,除了白粥,還有很多肉粥、菜粥、藥膳粥等等花樣粥品。
當我們身體不適或者生病時,總會被提醒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於是一碗燉得軟糯糜爛的白粥成了很多朋友心中的養病“寶典”。
“生病了要喝粥”也成了許多人的常識,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科學,有關喝粥的幾個真相,可能會顛覆你的常識認知。
除了手術後身體虛弱、胃腸功能有損傷等病人需要吃流質食物以外,其他長期靠喝粥來養胃的朋友,卻不一定是好事。
長期喝粥不一定養胃,反而還會傷胃,有胃病的朋友如果長期喝粥,還會加重胃部疾病。
如胃酸分泌過多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喝粥會促進胃酸分泌,加重病情。
其次,長期喝粥還會傷害到我們的消化系統,使得胃部消化功能衰退減弱,若有糖尿病、高血糖的朋友,粥這種食物還不利於控制血糖的穩定。
如果要按健康營養的標準,白粥是遠遠達不到的,一碗白粥裡面包含了大量的水分和碳水化合物,其他人體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都沒有。
甚至喝粥太多,多餘的碳水化合物最終還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令人發胖。
在不少人的觀念裡,往往會將“生病”和“喝粥”聯繫在一起,認為生病了就該喝粥,別的都要少吃,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張文宏醫生曾經想“糾正”這個傳統想法。
他認為,生病的朋友應該多補充蛋白質,多吃肉蛋奶,粥要少喝,結果受到了許多網友的質疑和反對。
其實真相確實是這樣,科學研究表明,人在生病後,身體的恢復需要靠充足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的幫助,因此需要比平時更加註意營養的吸收。
如果在生病後光喝白粥,會導致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無法得到及時補充,從而影響身體的正常恢復。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並非所有粥都是健康的,有2種粥喝了不但不養胃,反而還會傷胃、致癌,最好少喝。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在2016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65℃以上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
而我們很多人都習慣了吃飯喝粥都是“趁熱吃”,趁熱吃有時候未必是件好事。
目前已有研究證實,長期喝太燙的粥會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的發病風險。
因為燙粥會刺激食道和胃黏膜,容易導致炎症和損傷,進而使得患癌的風險增加。
為什麼說吃鹹菜配白粥傷胃呢?原因其實大部分在於鹹菜上。
鹹菜通常是通過醃製的過程製成的,醃製過程中會使用較高濃度的鹽水或調味料。
過量的鹽分攝入可能對胃黏膜產生刺激作用,引發胃酸分泌增加,導致胃部不適、胃灼熱感、胃痛或消化不良等症狀。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指出,喝粥也是有講究的,要注意好三點。
1、平時熬粥,不如把精白米熬的大米粥換成糙米粥、紫米粥,或者加入各種雜糧,可以大大提高粥的營養價值。
2、適量喝粥,早餐喝粥一小碗即可,必須配合多種其他食品,讓腸胃留些空間給其他食物,均衡飲食。
3、糖尿病人不適合喝白米粥,因為血糖反應太高。建議用澱粉豆類和各種雜糧混合煮粥,可以在降低血糖反應的同時,維持較高的飽腹感,有利於控制體重和血脂。
說到底,我們應該認清一個真相就是:人的身體是需要豐富多樣的食物和營養來源的,生病了更加需要多點營養來幫助康復。
如果單純地把“生病”和“喝粥”這樣簡單掛鉤,不僅是錯誤的認知,還會傷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1]範志紅.喝粥的是是非非[J].家庭醫學(下半月),2012(02):48-49.
[2]有關喝粥的幾個真相[J].農村百事通,2020(12):50-51.
[3]王昕.喝粥也要因人而異[J].農村新技術,2017(06):62.
圖片來源pixabay、pexels圖片網、第一財經日報,侵權聯刪。
【互
動】
#看圖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