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要提速中環等重大項目。近日,多位家住蕭山、富陽以及大江東等地的橙友,向我們諮詢杭州中環的建設進展。
我們瞭解到,目前,中環的多個路段都在加速推進。
作為“東半環”組成部分的104國道杭州河莊至衙前段工程初步設計已獲批;從運溪高架路南端繼續向南延伸,至富陽的320國道餘杭華塢至富陽高架段,計劃今年年底開工建設。
還有更多好消息。中環提速推進的同時,部分與中環相交的主幹道路也謀劃提檔升級。如餘杭境內東西向交通幹道天目山西路,將打造“開放式”數字快速路,以後開車從天目山西路進出錢塘快速路或中環會更加順暢快捷。
中環示意圖 製圖 高薇
杭州中環的“東半環”,104國道杭州河莊至衙前段是其主要組成部分。目前工程初步設計獲批,為之後的開工建設奠定了基礎。
這一段工程的起點位於錢塘區境內,規劃濱江二路與江東三路交叉處,與江東三路相接,向南延伸,經蕭山區南陽街道、瓜瀝鎮等地,與正在建設的104國道紹興柯橋段相接。可服務於大江東、杭州大會展中心周邊、臨空經濟示範區和蕭山區東部區域。
項目按一級公路標準設計,採用高架橋結合地面道路的形式建設。高架橋全長約22.8公里,為雙向六車道或八車道,設有6座互通式立交,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地面道路全長22.9公里,為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方便車輛進出蕭山機場,機場高速收費站將進行改造,通過南陽互通,中環還可以和建設中的杭紹甬高速相接,杭紹甬高速上的車輛也可以直接“流動”進入中環,前往大江東、臨平以及蕭山南部等地。
預計本月底,這一工程就要啟動前期建設。
過了104國道杭州河莊至衙前段工程南端的終點,中環就進入了紹興柯橋境內。
作為中環“東南角”的柯橋段,目前正加緊建設,預計今年內建成通車。
中環柯橋段總長約25.9公里,部分路段的上層為高架快速路,下層為地面道路,均是雙向六車道;還有部分路段為地面道路或隧道。
這是中環建設進展較快的一段,僅用6個月就完成了初步設計及施工圖批覆等工作,於2021年底全面開工建設。
這一段建成通車後,將方便紹興市民開車前往杭州市內的蕭山、錢塘等區域,並可以通過中環,快速通達至相距更遠的臨平、富陽和未來科技城等地,將杭州快速路網的服務範圍拓展至柯橋,加速紹興的融杭發展。
再來看杭州中環的“西半環”。
目前“西半環”的未來科技城至良渚路段,也就是運溪高架路,已經建成通車。不少城西市民提前享受到了中環帶來的便利。
預計今年年底,由運溪高架路南端繼續向南延伸的320國道餘杭華塢至富陽高橋段,也將開工建設。
320國道餘杭華塢至富陽高橋段,起於餘杭運溪路與城南路交叉處,向南延伸,經餘杭街道、中泰街道,富陽區銀湖街道,終點在富陽320國道與高樺線交叉口。全長約18.2公里,採用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局部路段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設置互通式立體交叉5處,隧道養護站1處。
這一段建成後,中環的“西半環”將更加完整,餘杭與富陽間將形成一條免費通行的快速通道。對於經常需要開車往返餘杭、臨平與富陽之間的市民來說,這是個好消息。
同時,中環的“北半環”,也就是從良渚附近的運溪高架路向北延伸,再折向東延伸至臨平的320國道杭州博陸至仁和段工程,已進行規劃選址公示,正在持續推進。
在眾多與杭州中環相交的道路中,天目山西路是很多人關注的。
它是城西的交通幹道,與錢塘快速路相連,可通往市中心、城東、下沙等地,道路兩旁分佈著大量的居民小區,交通流量較大。由於支小路較多等原因,目前這條路的通行效率不算高。
為提升其通行效率,餘杭區交通部門謀劃將天目山西路打造成一條“開放式”數字快速路——這一項目以留下樞紐為起點,沿天目山西路延展,西至之江實驗室附近,將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邊緣計算、AI+”等科技手段,建設“一路通、安全行、智慧管”三個模塊特色數智應用。
這一數字快速路項目,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開工,工期約1年。
建成後,在天目山西路上開車,遇到紅燈的概率可能會大大減小,通行效率明顯提升,開車更為順暢,享受“不是快速路,勝似快速路”的體驗。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黃煜軒 通訊員 王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