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廊087 首發 | 哈達新作:理性剋制的輕復古公寓,留白之處見生活

設計廊087 首發 |  哈達新作:理性剋制的輕復古公寓,留白之處見生活

現代家庭的復古表達

明朗之中藏有經典

營造之處亦有隨性



櫻海

時尚總是循環,現代人也永遠保持著一顆熱衷復古的心。一些中古好物,或是歷經歲月選擇而流傳下來的經典,凡是遇見,就很難拒絕其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的迷人魅力。


但將自己的家打造成復古生活場,需要權衡的細節就變得多了起來。例如審美與功能的取捨,格局是否能承載想達到的效果等等。幾番功課做下來,業主交給那漠含風設計團隊的需求清晰卻也含糊——打造一個70%復古的家。


有過多糾結於數字,設計團隊選擇先將生活場景逐一安置在既有的空間中。而這處戶型方正的房子,也以較為罕有的回形走廊串聯每個空間的佈局,給出了極大的留白可能。



先安置生活,再營造氛圍,以家的秩序引導風格的形成。最終,這個家的樣子如你所見,復古的品質感中自有三分現代日常,現代的明朗效果下襯出七分復古主張。




空,予生活以留白
房子位於北京一處公寓頂層,充足的採光與寬闊的視野為此間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靜謐的街區氛圍,與低密度的居住環境,更是頗得嚮往鬆弛生活的業主喜愛。小家的打造,也將延續著這由外及內的生活氣息。

家的每個空間都由一個回形走廊串聯,良好的採光讓其不顯閉塞,而特意選擇的灰色鋪滿走廊牆面及定製的木質線條,以暗表退,呈現走廊空間的非主動性與它的服務屬性,營造與其他空間明暗有別的節奏變化。



走廊為空間的整體語境創建了一個物理線索,也形成了空間切換時的過渡場域,人的心境不自覺地在既定的節奏中沉澱、放空,生活因著這份不緊湊而進一步鬆弛。


出於實用性考慮,設計團隊選擇保留空間原有的一些硬裝材料、細節及大部分牆體,並作留白處理。功能空間也循此原則,簡單也慎重地組織排布開去,打造出了猶如靜臥於塞納河畔的巴黎式住宅生活樣板。


前廊兩端連接起餐廚與起居空間,巨大的矩形開口毫不藏私地展示著兩處重要的生活場景;臥室與書房等靜區隨著走廊向內依次排開,生活場景由動到靜,從公開到私密,逐一安置。而更多有關家的氛圍感營造,則在此基礎上破土而出,靜待長成。



和,集風格於

在留白之上,空間中的新與舊、復古與現代發起了一場和諧的對談。讓家跨越了風格的限定,在光影流轉中靜守生活本真,成就一處不可複製的情感聚合場。




空間原有的吊頂與大理石地面均得到了保留,僅對破損嚴重的局部進行了修復與還原。略顯年代感的設計與紋理,恰好是新家期待萬分的歷史痕跡。舊物在新的場景下煥發活力,是時間的聚合效應,也是空間精神的延續。


前廊以一個玻璃玄關臺勾勒出現代風格的輕盈設計,再用來自意大利的中古單品Sculpture Chair強調經典的分量,而一高一矮的組合,也在平衡視覺效果的同時留給人更加靈動的空間初印象。



前廊向左,擁有極佳採光的客廳承擔了日常最多的家庭互動。圍合式的沙發組擺放形式,讓情感更加凝聚,也形成了比較自由的洄游動線。場景之外尚有活動空間,鬆弛的生活主題在此處進一步得到強調。



兩個深藍色的單人沙發,在自然光下散發著深邃的神秘氣質,經典的復古造型搭配很具現代語境的藍,一如空間對於這組矛盾體的調和。對面一張量身定製的中古風書桌將這場新舊對談繼續深入,非洲柚木以其獨特的木材香味與低調優美的自然紋理,沉澱著空間中的厚重感。



而客廳空間的平衡,則由兩者之間的方形羊毛地毯掌控,它像Camille Pissarro的畫布一般,隨著時光變遷描繪著生活的點滴,張弛有度地暗示出屬於這個家的最佳生活尺度。

藝,融審美入日常


空間以簡單的灰白打底,黑與木色點綴其間,更多的色彩變奏,則交給牆上的畫作與狀似散落實則精心佈置於家中的藝術藏品。



無論是玄關的畫作組合,還是餐廳裡頗具特色的兩幅畫作,都有恰到好處的細節處理,應和著當下的空間氛圍:覆膜裝裱的畫作呼應著玄關中現代且輕盈的部分;餐廳寫意感的“聽雨”,藝術中帶有禪思;最獨特的尚屬僅有復古畫框,內裡空白的裝飾畫作,設計師希望以此來承托起整個空間感受,至少在這個當下,畫不應該是這裡的主角,人們的關注點應該更多地放在家中,與身邊的人。


餐廚空間一反現下流行的開放式設計,更加註重功能的剝離與獨立。矩形開口連接餐廚的動線,也讓兩個空間互為對方的最佳框景,天然大理石餐桌造型延續Carlo Scarpa的意大利理性主義風格,來自ziinlife由木質、金屬和皮質組合的餐椅則強調著典型的中古審美。廚房中間的島臺,是餐廚空間的點睛之筆,為涇渭分明的空間帶來曖昧地帶,也是男女主人日常小酌的心儀之處。


繼續向家的內部探尋,主臥空間舒適大方,復古樣式的梳妝檯與床頭櫃彼此陪伴,造型簡潔的床卻現代感十足。懸於床頭的畫作也是特意定製,兩個英文拼合成的圖形代表著男女主人互相依存和依戀,大面積的留白更加突出深與淺兩個藍色的幾何圖形,同樣的依偎感設計,讓整個空間在素雅之中充盈著情感維度的陪伴。


位於整個家最內側的一處房間被賦予了書房的功能,是男主人居家辦公的主要區域,也是夫妻二人共享讀書心得的私密場所,溫馨又簡潔。位於角落的art-deco風格花架上放置著設計師曾經的雕塑習作,尺寸合宜,也是偶然之喜。兩幅尺寸相異的畫作分掛對側牆面,一簡一繁,一冷一暖,平衡著場域的氣質,也調和著此間的情感張力。


鬆弛的家中,那些疏密有度的傢俱和藝術品陳列,讓居住者輕鬆地就能放下繁雜情緒,既沉浸於明朗而復古的空間氛圍中,又能清晰地感知到專屬於現代審美的秩序與理性。


在其間漫步,就像在欣賞一首協奏曲,人們在樂曲的間歇處回味音符的美妙,這是一種無關乎風格與主義的視聽享受。

家中的留白也是一樣,容人沉浸、呼吸與感知,那專屬於家的生活營造。
項目名稱 | 櫻海
項目樓盤 | 北京泛海國際
項目面積 | 265平方米
完成時間 | 2023年3月
主創團隊 | 哈達、劉國霞、邊曉一
運營機構 | 雲上設計師俱樂部


哈達 Ha Da

藝術工作者、室內設計師


那漠含風設計創始人。曾從事雕塑學習和創作多年,後轉投設計行業。少數民族的獨特背景、多種語言的環境、以及豐富的求學經歷和工作經歷,使他擁有了多元融合的獨特美學,擅於發現不同文化中的共通性和差異性,並以此作為靈感源泉進行創作。

那漠含風設計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精品私宅和商業空間,同時涵蓋原創傢俱等領域,其洗練的折衷主義風格具有高度的識別性。力求滿足功能性的同時展現更多的包容性,作為民族、音樂、繪畫、建築多領域的美學提煉和交融之地,創造出均衡的視覺感受和空間秩序。那漠含風設計不盲目跟隨潮流,始終從客觀需求和文化角度出發,使作品擁有恰到好處的時代氣息和歷久彌新的的經典氣質。

文 | 開心    攝影 | 哈達

   圖片版權 | 哈達

新媒體編輯 | Ruirui

本文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

歡迎轉發朋友圈;

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繫留言獲取轉載、投稿方式。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