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抗震中,丟下學生逃跑的北大才子老師“範跑跑”,現在怎麼樣了

汶川抗震中,丟下學生逃跑的北大才子老師“範跑跑”,現在怎麼樣了
德陽市東氣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用身體護住四名學生,而自己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那一刻。

映秀小學老師嚴蓉,在天搖地動之際數次往返教室,救出13名學生,而自己一歲半的女兒卻永遠失去了母親。

映秀中心小學張米亞老師,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展開雙臂化作羽翼,牢牢護住兩位學生,被發現時遺體已經僵硬,年僅29歲!
諸如此類的感人事蹟數不勝數,也正是這也“捨生取義”的人民教師,讓更多學生有希望能夠展翅飛翔,而四川都江堰市光亞學校的一位老師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沒有想著保護自己的學生,反而不管不顧丟下學生獨自“逃跑”。

可想而知,在事後這位老師的行為掀起了巨大的輿論風波,而他也被網友們戲稱“範跑跑”。

一些網友扒出“範跑跑”的履歷,發現他竟然還是北大的高材生,而他本人對此做出的回應更是激起了眾怒,最終的結果就是作繭自縛落入眾矢之的。
如今15年過去了,“範跑跑”跑丟了什麼?如今又生活得怎麼樣?有沒有為當初的行為而感到後悔呢?

一個人所做出的言談舉止畢竟與他所經歷的事情,以及從小生存的環境密切相關,那麼我們就從頭來看關於“範跑跑”的故事。
“範跑跑”本名範美忠,1972年出生在中國四川南部的一個小縣城,他所在的村莊在偏遠郊區,因此相對比較閉塞。

範美忠的家境並不好,父母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家裡還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姐姐,父母為了養活著一大家人就已經耗費了巨大的心血。

不過,雖然父母沒什麼文化,但是卻對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十分肯定,即使家裡條件再艱難也一直堅持要送孩子們去上學。
值得一提的是,範美忠從小就性格古怪,暴脾氣更是一點就著,也不喜歡與人交往,家裡的親戚都覺得送他上學也沒什麼意義,他根本就不適合在這個社會生存。
可範美忠畢竟是父母的心頭肉,雖然他性格上的缺點是事實,但父母並沒有因為這些閒言碎語而剝奪他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

說來也是怪,範美忠平時沉默寡言,看上去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到了學校裡還真就發掘出了潛力,不管是學東西還是背書都比其他同學要快,學習成績也是一直名列前茅。

除了學習以外範美忠最喜歡的就是看武俠小說,甚至為了這個愛好經常跑大老遠去縣城圖書館裡蹭小說看,幾乎能找到的武俠小說都看了個遍。

其實看武俠小說對範美忠來說更多的是精神寄託,他對外界、大城市的美好憧憬無處宣洩,只能靠沉醉在武俠小說中來釋放。

範美忠也確實可以被稱之為“才子”,是一塊學習的好料子,即使沉迷小說也沒有落下功課,這讓班裡的同學十分羨慕和嫉妒。

1992年,範美忠從隆昌二中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歷史系,幸運的是還趕上了最後一批公費生,可謂是雙喜臨門,連學費的問題也一併解決了。

而他其實想去的是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律系,夢想著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名法官主持正義,可沒想到成績比預想的要好,提前被北大歷史系錄取了。

雖然沒有考上夢想的專業,但範美忠沒有因此而鬱鬱寡歡,因為這些對他來說不是特別的重要,重要的是他考上了一所好大學,更重要的是他終於可以走出山村,到大城市裡增長見識。
有這樣一個爭氣的兒子,範美忠的父母也十分的驕傲,更不要說考上的是金字塔頂端的北京大學,夫妻倆特意“斥巨資”買了好酒好菜慶祝這個天大的喜訊。

從踏入北京的第一步起,範美忠就被大都市的繁華所吸引,而進入北大後,更是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得是眼花繚亂,這學校竟然比他們村還大。

大學期間對範美忠影響最大的就是他的個體意識得到了覺醒,簡單來說就是在範美忠的認知里人們更應該追求的是個體自由價值,這與他從小孤僻的性格撇不開關係。
1997年,範美忠從北京大學歷史系順利畢業,面臨擇業的壓力,他放棄了北京的高薪聘請,轉而回到老家四川,在自貢蜀光中學做起了高中歷史老師。
這也是一種人生選擇,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錯就錯在範美忠將自己的思想在課堂上散播,脫離了教材和教學方向。

一節課40分鐘的時間,範美忠有半個小時都在講與學習內容無關的課外知識,以至於學生們面對考試時什麼也答不上來。

成績下滑最擔心的自然是學生的家長,而家長們得知這位北大畢業的高材生的授課方式後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滿,並且狀告到了學校領導那裡。

學校領導本以為在這偏遠地區,能有位北大畢業的高材生拋棄名利來任教是件天大的喜事,而此事一出讓校領導著實傻了眼。
更棘手的是,一開始校領導經過研究覺得範美忠能力強,直接讓他接手高三的畢業班,可在這個節骨眼上卻出了這麼一檔子事,也難怪學生家長們會情緒這麼激動。

可是如果貿然更換授課老師恐怕會對學生們的學習造成更嚴重的影響,高考在即,校領導還是決定先與範美忠進行溝通協商。

畢竟範美忠的能力在那裡擺著,只是教學方式可能不被學生和家長們接受,正所謂再好的刀也要看怎麼去使用,如果能夠說服他轉變教學方式就可以皆大歡喜。

然而讓校領導們沒想到的是範美忠十分的固執,堅持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的教書育人,而不是讓學生們每天為了那些知識點而學習,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探尋自我的價值。
任憑學校領導怎樣勸說都沒有任何的作用,範美忠依舊我行我素,不肯做出改變,最終學校也只能將其辭退。

這個結果也在範美忠的意料之中,但是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給學生們輸出的價值觀比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嘗試理解自己?

失去工作的範美忠陷入了迷茫之中,輾轉各大城市從事編輯和寫作的工作,他寫出的文章文風犀利,雖然觀點激進犀利,不太容易被人接受,但他也收穫了不少的粉絲。

就在範美忠在寫作的道路上穩步前進時,他卻突然銷聲匿跡,重新拾起課本做起了教書匠……

其實在忙碌奔波的這些年裡,範美忠也思考過自己究竟是不是真的不適合教師這份職業,又或者說是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們難以接受?

最終範美忠還是選擇了肯定自己,將原因歸結到觀點難以接受上面,對於失去了教師工作他也感到十分的惋惜。

直到2005年下半年,一位朋友聯繫到範美忠,並且給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四川都江堰光亞學校需要一位語文老師。

範美忠思索再三還是決定嘗試一下,於是跟光亞學校的校長卿光亞取得了聯繫,經過了簡單的溝通後,雙方對彼此都十分的滿意。

光亞中學作為一所與國際接軌的學校,更注重的是人性化教育,這與範美忠的想法不謀而合。


而範美忠作為北大畢業的高材生,校長卿光亞對他十分的重視也很器重,最重要的是很欣賞範美忠的教學方式。

就這樣,範美忠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不過經歷了幾年的沉澱後他的行事風格也不再那麼特立獨行,完全按照教學要求來展開工作。

而且範美忠好像找到了做老師的感覺,不僅講課生動有趣,課下跟同學們的關係處得也很好,是師生們公認的好老師,可就是這樣一個好老師也並不是十全十美,學生們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是源於一次火災。

這天夜裡,學生們早已熄燈就寢,而範美忠為了方便也住在學校寢室裡,就在他半睡半醒之間隱約聞到一股奇怪的氣味,像是什麼東西被點著了。
範美忠起身一看,發現樓道里已經開始往外冒濃煙,他這才意識到寢室裡發生了火災,已經有不少學生開始逃生自救。

而範美忠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衝了出去,全然不顧學生們的安危,事後他自己也反思過這種行為究竟有沒有什麼不妥。

最終,範美忠得到的結論是,自己本就是一個追求個體的人,在這種生死攸關的瞬間怎麼會做出犧牲自我的事情,而他沒想到的是就是因為這個想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以至於落入了眾矢之的。

2008年5月12日,這個令人們刻骨銘心的日子,四川汶川發生了災難性的地震,並以摧枯拉朽之勢向周邊蔓延。
當天下午,範美忠正在教室裡跟學生們暢談紅樓夢的有關情節,正在教室裡來回踱步聲情並茂的訴說時,突然間整棟教學樓似乎晃動了一下。

範美忠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地震,畢竟是高材生,這點常識不可能沒有,四川因為處在板塊交接地帶,時常會發生地震,不過大都是些小震,而且這次的晃動也並沒有很劇烈,便沒有往心裡去。

範美忠還安撫學生說道:“同學們不要緊張,大家在這裡生活了這麼長時間肯定都經歷過輕微地震。”

話音未落,範美忠正打算繼續講課時,似乎有一雙大手握住了教學樓並來回地搖擺,頃刻間地動山搖,他幾乎是瞬間就意識到這次地震不同於往常,撒腿就衝了出去,甚至沒顧得上跟學生們說趕緊逃命。
範美忠其實在運動方面沒什麼天賦,身材也沒有很健碩,但地震來襲生死攸關之際,他的潛能被最大化的激發,三步並作兩步剎那間就衝到了樓梯口。

不知是因為慌亂還是分神,範美忠在下樓時突然跌倒,一下滾到了樓底,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衝出了教學樓,朝空曠的操場飛奔。

等到範美忠跑到操場時發現空無一人,自己是第一個逃生的人,想到這裡心裡還有種劫後餘生的慶幸。

片刻後,教學樓裡大批的學生湧了出來,範美忠看到自己班的學生後不僅沒有關心有沒有受傷,有沒有被困的學生,反問道:“地震了你們不知道跑嗎?”
學生們本就沒什麼閱歷,經歷這樣的事情理智早就被恐慌代替,在這樣慌張的情形下,沒有老師的指揮,在反應過來後能夠及時跑出教學樓脫離危險已經實屬不易,沒想到範美忠還反過來責問他們為什麼不跑,頓時心裡感到十分的委屈。

地震發生後逃生的家長開始焦急地聯繫孩子,一些學生將範美忠的行為向父母抱怨,引起了更大的反響,更有學生感覺心裡不痛快到網絡上吐槽。

就在全國的人們眾志成城支援四川,解放軍和消防員們第一時間出動搜救被困人群時,範美忠的名字刷爆網絡,網友們更是給他取了個極具諷刺性的外號叫做“範跑跑”。

大部分的網友都在對範美忠的行為進行譴責,也有一些人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求生是人的本能反應,應該給予他更多的理解和寬容,對於捨命救人的英雄理應感謝,而對於範美忠也沒有必要太過苛責。
本來這件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就會逐漸被人們淡忘,畢竟更多人關注的是災情和救援工作的進展,可範美忠的一篇文章卻讓這件事推向輿論浪潮的頂尖。

事發十多天後,範美忠在天涯論壇上面發表了一篇名為《那一刻地動山搖——“5·12”地震親歷記》的文章,而範美忠也因此改變了原本的人生軌跡。
範美忠這篇文章洋洋灑灑6000多字,不僅作為地震的親歷者敘述了自己從地震發生到逃生的經過,還對網絡上的聲音予以了回應,併為自己的行為做出瞭解釋。

可是網友們卻不買他的賬,反而輿論攻勢更加猛烈,因為範美忠在文中的一段話讓人看了實在是難以理解,甚至十分的憤怒。
文中寫道“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於犧牲自我的人!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髮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如果過於危險,我跟你們一起死亡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危險,我不管你們你們也沒有危險,何況你們是十七八歲的人了!”

範美忠確實夠真實,不管別人如何看待,他還是堅持把想法表達出來,但這種想法卻讓他連僅有的小部分支持者也失去,網友們一邊倒的態度,對範美忠這種思想進行了批判。

尤其是在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抗震救災的大背景下,範美忠的逃跑事件在人們看來完全是背道而馳,熱點也被無限地放大,一些網友的情緒也更加激動,從苛責演變成了辱罵。


輿論逐漸發酵,以至於被外媒報道出去,不同的國度網友們的態度卻是出奇的一致。

《悉尼時報》指出,範美忠也許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無法原諒他繼續做一位人民教師,“範美忠的行為已無法去說服孩子。”

《俄羅斯今日報》認為,作為中國人的範美忠比莎朗·斯通更可恥。“因為他在關鍵時刻拋棄了責任,拋棄了良知,拋棄了自己的學生,同時也拋棄了人們對他的信任。”

除此之外一位在美國執教7年的老師更是直言說範美忠這種行為在美國會被解僱,而且很可能不會再有學校願意聘請他成為老師。
其實人們苛責、無法原諒的並不是範美忠個人的行為,而是範美忠老師不顧學生安危獨自逃跑的行為。

加上人民教師的頭銜後再回過頭來去看範美忠的那篇文章,網友們自然不會認同他所說的那種“自由主義”,甚至還會因為他為自己脫責而感到憤怒。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叫做“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名合格的老師除了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文化水平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

正是因此網友們才會覺得範美忠拋棄學生獨自逃跑的行為不僅損害了老師這份職業的形象,更是有失師德,以至於引來了北大歷史系黨委書記寫下《北大以範美忠為恥》對他進行批評。


在這樣的輿論風暴下,光亞中校繼續聘用範美忠成為了網友衝擊的重點,校長卿亞光認為看待一位老師應該全方面,不應該因為這件事而去質疑他的教學水平,並表示不會將範美忠開除。

範美忠對於卿亞光的欣賞十分感動,但還是抵不住家長們的抗議,作為父母在經歷了這樣的事情後肯定不願意再把孩子交到這樣的老師手中。

此事甚至驚動了教育部,以至於直接取消了範美忠的執教資格,不僅丟了工作,以後也沒辦法成為了老師,迫於壓力範美忠還是離開了亞光中學。

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範美忠隔絕世事,將心思全都放在了家庭上,每天陪著兒女和妻子。
範美忠的妻子自然理解丈夫的行為,作為妻子她更希望丈夫不去冒險,因此範美忠迴歸家庭後,妻子沒有抱怨過他一句話,反而理解他的委屈與心酸,為了養家一個人在外奔波掙錢,只為了能夠陪丈夫度過最艱難的時光。

可家裡畢竟有兩個孩子花銷很大,範美忠為了家庭也不得不重新迴歸社會,他不想兩個孩子跟著受苦,更不想家庭的重擔全都壓在妻子的身上。

令範美忠欣喜的是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北京開化教育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聘請他擔任人文素質講師,而範美忠的簡介中冠以的稱號竟是“中國第一文科教師”。

這個消息已經傳出後,再次引起了軒然大波,迫於輿論的壓力,以及種種原因範美忠未能如願以償,最終於這份工作失之交臂。
走投無路的範美忠與妻子商議過後決定自己辦一所私立學校,為了避免外界的議論還特意開在了崇山峻嶺之中。

隨著消息公佈以後,確實有不少父母將孩子送到範美忠開辦的私立學校進行學習,其中不乏有一些成年人,也是範美忠的忠實粉絲,為了能夠跟著他學習,特地跑到大山裡進修。


如今已經過去15年了,範美忠也早已釋懷,尤其是在研讀《莊子》以後,整個人都變得溫和了許多,不再執意要去辨出個黑白分明。

總的來說,範美忠事件之所以能夠引起這麼大的反響,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肩負著教師的責任,在人們的心中人民教師是神聖的,如果他不是一個老師,網友們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怨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