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戰爭歷來是人類社會解決紛爭時最激烈、最極端的方式,是歷史上許多重要事件的轉折點,重大的戰爭甚至會持續影響後世百千年發展,過程中展現出來的戰略水平、武裝編成、兵器樣式與製造技術、後勤保障、地緣關係等,能夠很好地反映當時社會的軍事、政治、經濟、工業和交通等水平。
縱觀不同文明的歷史,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戰爭的歷史。
然而充當歷史記錄者的史官和歷史文人,絕大部分都不太精通軍事。
他們只能儘量忠實地記錄歷史戰爭,卻很難知其所以然,往往省略戰爭細節,其軍事水平也遠不及他們筆下的風雲人物,無法精準地分析歷史戰爭的成敗緣由。
如《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他認為諸葛亮雖是治國良才,卻不太會帶兵打仗。陳壽自然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史學家,可他對諸葛亮的軍事水平評價卻是錯誤的。事實上,諸葛亮的軍事水平非常厲害。
而自戰國後,當權者越來越意識到文武雙全的全能型人才對自己的威脅過大(容易造反成功),於是為了方便掌控人才,實行“文武分職”以分化臣子權力(春秋時期,文武不分家),讓文官處理內政,武將負責統帥軍隊。所以後來的武將大多沒什麼文化,即使他們身經百戰,卻無法將戰爭的過程栩栩如生地寫下來。我們也很難再看到像《左傳》那樣精彩、細緻地刻畫戰爭的史書。
加之中國文化中的“文以載道”的教化傳統,史書也需要發揮教化作用,在涉及戰爭的成敗分析時,往往歸結於“奸臣”“小人”作祟,而不是單純地從軍事角度進行戰術分析。
種種因素累加,中國歷史在戰爭史方面的記載是缺失的,或者說是片面的。
我們通讀完幾千年歷史,也都弄不明白中國古代戰爭究竟是怎麼打的?
作者以戰術角度切入,覆盤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歷史戰爭事件,結合全綵中國歷史地形圖,專業且透徹地分析了謀臣武將的戰略戰術的功與過,甚至勘正史籍資料存在的謬誤,真正做到從軍事角度客觀解讀一場戰爭的勝敗緣由,還原歷史名流的真實軍事水平!
作者是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軍事觀察員,之前是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水平很高。
很多人研究歷史,尤其是軍事史時往往容易陷入兩個誤區:
歷史學這門學科是講究考據的,但一直以來有一個誤區——所謂的考據變成單純地找出處,只要是古人說的,就變成真理。如我們前文提到的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便成為很多人判斷諸葛亮軍事水平不行的依據。
舉個常見的例子,我們翻開各種涉及軍事的歷史書可以發現,一般對外線作戰的優勢是這麼描述的:利用外線作戰的優勢,在幾個戰略方向對敵分進合擊,使敵難以應付,最後形成合圍。
對內線作戰的優勢是這麼描述的:利用內線作戰的優勢,集中優勢兵力,對敵各個擊破,打破敵人合圍。
但是當我們把這兩段話放在一起看,就覺得不對勁了——怎麼外線作戰的優勢就是內線作戰的優勢?這到底哪個是哪個的優勢呀?
奇怪的緣由是,許多歷史作者寫文章時是唯結果論,根據最終的結果,誰打贏了他就給誰找幾條理由列上去,表面上看確實是這麼回事兒。但深究起來,能否成立就不一定了。
事實上,外線作戰和內線作戰並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誰對誰有優勢,只在於誰能夠把握其中的規律,正確運用。
但究其原因,是史籍對古代戰爭過程記載的不完整,加之絕大部分讀者都不懂軍事,所以對古代戰爭歷史部分缺乏分辯能力。
於是作者以自己幾十年的軍事素養為基礎,提筆從戰術視角分析中國古代戰爭,聚焦每場歷史戰爭背後的戰術原理,分析其軍隊部署、協同、指揮、行動、後勤、地緣等情況,開創以戰術講解戰爭之先河!其中之精華,集結在他“十年磨一劍”的新書《這才是戰爭:將略》中。
本書以戰術角度切入,覆盤中國古代歷史上經典的歷史戰爭事件,如漢中之戰、夷陵之戰、興勢之戰、陳慶之北伐、韓信“背水陣”等,結合全綵中國歷史地形圖↓
專業且透徹地分析了謀臣武將的戰略戰術的功與過,以及戰爭背後的歷史人文故事,並建設性地給出可能會有更好結局的戰略建議。
對於歷史資料的考究,本書也做得非常詳實,儘可能還原真實的歷史情況。
即使是不太懂古代軍事的人,也能很好地看懂戰略分析。
又考慮到軍事指揮官們在制定軍事戰略時,地理條件往往是決定總體戰略的關鍵因素。所以,對戰爭的分析與理解離不開地圖。
於是本書邀請了地圖專家李不白,結合內容繪製了精美的彩色歷史地形圖。
這種歷史地形圖可以直觀地看出地貌分佈特徵、山川走勢、地緣關係等,比一般的地圖更容易辨認,帶來身臨其境的沉浸感。
結合內容的講解,更能讓讀者深刻理解戰略戰術的制定緣由、侷限性與合理性。
為了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本書採用四色印刷,最大程度呈現地圖的地形紋理。
同時採用不傷眼睛的亮度內文紙和高質感的外封特種紙,讓紙質閱讀更加舒適、更有溫度。
如果你也愛讀歷史,建議你入手這本寶藏書,讓你多個視角重新看歷史,培養以戰術審視華夏三千年歷史的思維,錘鍊歷史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