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真有那麼慘嗎?皇帝被俘是小事,損失20萬精銳是大事

土木堡之變真有那麼慘嗎?皇帝被俘是小事,損失20萬精銳是大事

土木堡之變在歷史上只不過是一次很普通的事件,但卻是明朝歷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個事件,因為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核心事件。為何這麼說呢?可能有人會說,是因為皇帝被俘虜了,真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對明朝來說,皇帝真的沒那麼重要,因為明朝最有名最硬氣的一句話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所以明朝又有“烈明”之說。

所以作為明朝的皇帝,其實是很悲慘的,從小開始就要受到“當傀儡”的教育,長大後還要有隨時為國捐軀的覺悟,在明朝,如果想當一個好皇帝,那就做好累死自己的打算;縱觀明朝歷史,除了朱元璋和朱棣這兩位手握生殺大權的強勢皇帝外,其他的明君幾乎都是英年早逝;也不是說沒有皇帝想改變,但結局卻都是突然離奇死亡,而且還要背上昏君之類的罵名。

好了,回到主題,為何土木堡之變對明朝影響這麼大?其實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損失了20萬軍隊。可能又會有人要問了,明朝不是號稱有兩百萬大軍麼?怎麼區區20萬軍隊就讓明朝由盛轉衰呢?何況這20萬軍隊還沒損失完呢,據記載,土木堡之變,明軍傷亡過半,陣亡三分之一,餘者潰散。但是要知道,明朝軍隊雖然多達兩百萬(可能),但是除掉吃空餉和地方守備軍隊,真正的機動部隊並不多。

更何況,明英宗朱祁鎮所率領的,是鎮守京師的中央軍,乃是精銳中的精銳,大明王朝軍隊的精華。這20萬軍隊派出去,哪怕是由一個比較普通的大將統領,只要中規中矩、不驕不躁,也能橫掃天下,大明王朝鼎盛時期的精銳部隊,就是有這份實力;可惜,可能也是該明朝衰弱了,原本明朝和北方草原上的蒙古餘部分分合合,也算是打過多年交道了。

戰爭嘛,勝敗本也是常事,何況當時蒙古瓦剌的也先大汗也算是個難得的人物,征服女真、降伏朝鮮,使得逐漸沒落的草原勢力有了振興的趨勢;所以明朝邊軍偶爾戰敗也不算什麼。但是年輕氣盛的明英宗朱祁鎮卻是揮兵北伐,這揮兵北伐不要緊,畢竟當時朝中可堪一用的大將還是挺多的,但朱祁鎮不肯諸多大臣的勸阻,卻偏偏聽從太監王振的建議,非要御駕親征。

想來朱家的皇帝也算是有血性,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個馬上皇帝,在滅元后,還前後總共組織過十三次北伐,打得蒙古餘孽不斷北撤;後來明成祖朱棣稱帝,但他也是個靜不下來的人,反正朝中事宜有兒子朱高熾打理,自己只要把持大的方向就行了,所以經常撂挑子去親征,明成祖朱棣一共北伐過五次,使得明朝成了瓦剌和韃靼的宗主國。

明宣宗朱瞻基雖然繼位後很少親征了,甚至還採取了部分收縮的政策,但在他當皇帝之前,可是沒少和爺爺朱棣上戰場,而且據說朱瞻基之所以早逝,就是因為早年在戰場上受過重傷。朱祁鎮作為朱瞻基的兒子,自然也是嚮往父親和祖父的英姿,並且也覺得蒙古人不過如此,加上可能也是厭倦了朝中的那些大臣們的“聒噪”,所以執意親征,並且還帶走了最精銳的20萬中央軍。

這出征之後,如果規規矩矩的,也不會有什麼事,畢竟也先雖然猖狂,但聽說朱祁鎮率20萬精銳過來,也是怕了;畢竟之前蒙古人可是被朱元璋、朱棣打得很慘的。但也先並沒有撤走,而是不斷派人去打探明軍的虛實,而壞就壞在兩點上,第一是當時有很多漢人被也先收買,其中不乏朝中重臣以及軍中大將;第二就是朱祁鎮太由著王振胡來了。

原本朱祁鎮可能只是想散散心,威懾下也先就回北京的,但王振非要去家鄉炫耀一番,結果耽誤不少時間,也先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瞭解了明軍的虛實。就在也先趕過來的時候,明軍在土木堡這個地方又遭受大雨,可能很多人認為大雨沒什麼,但大雨對明軍卻是非常致命的,因為明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步兵,加上糧草輜重什麼的,很難行走;而更為關鍵的是火器沒法使用。

而也先的部隊基本都是騎兵,而且用的都是弓箭和彎刀;所以雖然也先的部隊只有3萬,但靠著種種優勢,依然輕鬆的擊潰了數量龐大的明軍,明軍一潰千里,能回到關內的可能就一半,其他的要麼被殺,要麼成了俘虜;而且還有很多大臣將軍都死於混戰中,而朱祁鎮這個皇帝也成了俘虜,不過這朱祁鎮也還算是有勇氣,寧死不降。

也先擊潰明軍後,知道明朝都城北京防備空虛,就馬上率軍去進攻北京城;當時明朝很多大臣都主張逃到陪都南京去,幸好于謙站了出來,立朱祁鎮的異母弟朱祁鈺為帝,是為明景帝,而後鼓動全城百姓抵禦蒙古軍隊如今,而且發佈勤王令,號召諸地藩王來圍剿蒙古軍隊;幾經交手後,也先見明朝援軍越來越近,而北京城又攻不下,只好灰溜溜的撤走了。

雖然明景帝朱祁鈺是一代明君,知人善任,勵精圖治,加上多項正確的改革,使得明朝有了中興之相,但由於在位時間太短,所以終究沒有恢復到明宣宗時期的盛況。朱祁鈺為何在位時間短?因為他是明君,就這麼簡單,明朝的明君都短命,加上朱祁鎮的復辟。總之吧,在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再也無力對外征伐,只能採取防守政策,所謂久守必失,明朝最後的滅亡,可能也是因為如此吧。

Scroll to Top